1951年秋至1952年春,解放军剿匪来到广西六诏山区及西林、隆林一带。他们不仅剿匪,还当起了“盐贩子”。他们货真价实,生意兴隆,连山上的土匪也到他们手上买盐。买着买着就下山缴械投降了。解放军赢得了“卖盐巴的大军”的赞誉。

一块银元在民国农村能买什么(一两食盐一块银元)(1)

解放军进入云南

这里邻近越南、云南。虽然盛产名贵药材及八角茴香等特产,群众生活却比平原地区困苦多了。缺衣少食,缺水缺盐。散居在山上的瑶族、苗族,生产还处于“刀耕火种”的落后状态。他们防火烧荒后,用竹扦在山坡土层上掘个坑,点种苞谷,望天收,难得半饱。有的住在高山以采药、狩猎为生,他们被汉族地主驱离溪涧,用水要用“瓦罐背篓”背二三十斤,走几里十几里山路。有的妇女都没有裤子穿。更触目惊心是山民们脖子上普遍长有大小不等肉瘤,这是严重缺碘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一块银元在民国农村能买什么(一两食盐一块银元)(2)

墟场卖高价盐

这里土匪猖獗、交通闭塞,食盐由国外“马帮”贩运过来。旧政府食盐专卖。在广西东部交通便利的地方,一斤盐只要几个铜板,这里却是一两盐巴(16两一斤)要一块边洋(云南使用的银币)。当地“白黑”二物最值钱。走亲访友提的最贵重的物品不是白色的“盐巴”,就是黑色的“大烟”。

一块银元在民国农村能买什么(一两食盐一块银元)(3)

旧盐警徽章

部队进驻此地后,开展剿匪,减租减息。也注意到缺盐缺碘的危害。(党政人员按人发给食用半年的的典片,还从广东运来大批海带、紫菜、海鱼等富含典食品供军政人员食用)还特别注意解决驻地群众少盐缺碘的特大困难,认为这是重大政治问题。

一块银元在民国农村能买什么(一两食盐一块银元)(4)

解放军宣传新政策

部队后勤除运送补给外,还从粤湘临省大量采购含典的海盐、海菜及药品,用火车运到南宁,然后用骡马、汽车,派出警卫部队,护送到驻地。各团、营在墟场开设供应商店,平价限量出售食盐(每月一人一斤)与日用品。乘墟场赶集时大量抛售平价食盐及海菜。开始是一斤食盐一块边洋,(特困户凭各村寨工作队证明免费供应)后来跌到一块边洋五六斤食盐。即使如此,也为国家回笼了大量资金。买到食盐及日用品的苗、瑶族少数民族无不称赞“大军”。称解放军为“卖盐巴的大军。

一块银元在民国农村能买什么(一两食盐一块银元)(5)

马帮

当地“盐挑子”(私盐贩子)很快没有了市场。山上的土匪听说解放军平价供应食盐,公平收购山民的兽皮、药材(民族地区减租减息)还给穷人分田分地。除了土匪头子,一般土匪在家属的呼唤下,纷纷下山缴械投降了。

一块银元在民国农村能买什么(一两食盐一块银元)(6)

土匪纷纷下山投降

各界人士对解放大军,提供平价食盐齐声赞扬。以致解放军干部丢失了光洋,枪支。少数民族兄弟主动送到解放军部队。

“大军卖盐巴”不仅取得了经济效益,与清匪反霸、生产自救紧密结合,更重要的是取得了更好的社会效益。百姓都说“搭帮大军平了盐价,百姓这下得福了,我们再也不愁买不起盐了,再也不怕生大脖子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