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白菜,大家想到的可能就是市场上常见的结球大白菜。实际上,在植物学分类上,“白菜”包括的蔬菜种类非常多,例如小油菜、乌塌菜、娃娃菜及散叶大白菜等都属于白菜。

而在白菜类蔬菜上,黑斑病是一种常见病害,白菜受害后品质降低,产量明显减少,菜农损失较大。今天,咱们就看看这种病害该如何识别和防治。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1)

发病症状

田间白菜苗期和成株期均可受到黑斑病病原菌的侵染,植株的叶片、叶柄、花梗及种荚等部位均可受害,以叶片和叶柄为主。

1、苗期发病症状

若种子带菌,田间种子出芽率明显降低,出芽后腐烂坏死(图1);或子叶形成黑色斑点(图2),并逐渐扩展为轮纹斑(图3)。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2)

图1、出芽后叶片腐烂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3)

图2、幼苗子叶发病形成黑色斑点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4)

图3、幼苗真叶发病

2、成株期发病症状

成株期叶片发病,叶片上产生小黑点,病斑逐渐扩大,形成黑褐色同心轮纹(图4),病斑周围有时有黄色晕圈(图5),病斑直径2~6mm;或从叶片边缘开始发病,形成褐色至黑褐色的轮纹斑。后期多个病斑汇合,有时中间穿孔或破裂(图6)。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5)

图4、黑褐色同心轮纹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6)

图5、病斑周围有黄晕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7)

图6、病斑穿孔

湿度大时,在病斑两面产生黑褐色至黑色霉状物(图7),发病叶片局部或整片叶发黄。白菜不同品种间症状表现相似,植株下部叶片常发病严重(图8),后逐渐发展到上部叶片(图9),致使整株枯死(图10)。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8)

图7、病斑上有黑色霉层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9)

图8、下部叶片发病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10)

图9、整株发病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11)

图10、白菜整株枯死

3、茎部、种荚及花梗发病症状 

茎部发病,病斑呈梭形,褐色至黑褐色,湿度大时病斑着生黑色霉层。种荚及花梗发病,形成近圆形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图11),有或无轮纹,潮湿时着生黑褐色霉状物,种荚瘦小,收获时能污染种子。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12)

图11、茎秆及种荚发病

病原菌

白菜黑斑病的病原一般由3种链格孢属的真菌构成,以芸薹链格孢为主,还有芸薹生链格孢和萝卜链格孢。

发生规律

1、初侵染源

白菜黑斑病病原菌的初侵染源主要为带菌种子和遗留在田间的病残体。病原菌也可在土壤中存活至少2年,条件适宜时可存活12年。田间除白菜以外的十字花科作物被侵染后,也会成为重要的初侵染源。

2、侵染循环 

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病原菌还可通过人类、家畜、昆虫(如黄曲条跳甲)及农事操作在田间短距离传播。

环境条件适宜时,病斑上能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并进行重复侵染,扩大蔓延为害。春夏季病原菌辗转为害萝卜、芥菜、甘蓝等十字花科蔬菜,并产生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秋季传播到大白菜上进行为害。在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白菜黑斑病病原菌无明显的越冬期,病菌可在田间辗转蔓延。

3、病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

黑斑病发生轻重及迟早与气候关系最密切。多雨高湿及气温偏低的地区发病较重。连续阴雨或大雾天气极易造成该病流行。田间平畦、密集栽培的田块发病严重;大水漫灌与低畦积水处的田块发病较重;底肥不足或追施未腐熟农家肥的田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种子处理 

黑斑病可以通过种子进行传播,播前对种子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防止病原菌的扩散。具体方法:种子用50℃温水浸泡20~30分钟,取出后直接用凉水冷却,干燥后播种,或用15%多菌灵·福美双悬浮种衣剂以药种比为1∶300的比例拌种后播种。

3、适期播种,合理轮作 

尽可能地避免早播种,各地大白菜的适合播期不同,北京提倡8~9月播种最好。轮作可以有效避免病害,如果同一块地重复种植十字花科作物,黑斑病会持续发生和扩散。提倡与非十字花科作物轮作2~3年,可扰乱病原菌在田间辗转为害,进而减少病原菌的侵染基数。

4、合理密植,控制水肥 

播种不要过密,尽可能留出打药行,以便后期进行防治。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性。增施肥料,特别是增施磷钾肥,避免后期脱肥。在病害流行期要适当控水,避免因田间积水,田间相对湿度过大。

5、清洁田园 

白菜病残体在土壤中需要3~4年的降解时间,但病原菌分生孢子能够从残株传播到附近植株,所以田间需要严格控制十字花科杂草和白菜残株。一旦发现白菜黑斑病病株,应及时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深埋,杜绝病原菌继续传播为害。

6、化学药剂防治 

在白菜黑斑病发病初期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复配制剂68.75%恶唑菌酮·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800~1500倍液,或42.8%氟吡菌酰胺·肟菌酯悬浮剂2100~3000倍液,或29%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500~2000倍液;或者选用单剂,如43%戊唑醇悬浮剂2600~3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200~1700倍液;或2%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300~400倍液,对植株进行均匀喷雾防治,每隔7天喷施1次,连喷2~3次。施药时,注意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以防植株产生抗药性。

防治黑斑病的方法(如何防治黑斑病)(13)

(作者:王莹莹,宋加伟,石延霞,张扬,李宝聚;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