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时刻满满都是正能量:暖评咚咚咚(1)

“咚咚咚……”徐雨文的心脏跳动声清晰而有力,此时这颗年轻的心脏已经在另一个人的身体里存活了5年。5年后再次听到女儿的心跳,熟悉又有点陌生,徐雨文的妈妈徐萌仙早已泣不成声。这是让人泪目心碎的一刻,也是让人感动欣慰的一刻,正是徐雨文带了这个头,成为开化第一位器官捐献者,到目前为止这座小城已经进行了11例器官捐献。从一个身体到另一个身体,生命的火种就这样接力燃烧。

身为父母,可以想象徐萌仙在终于下决心捐献女儿器官时内心经历了多大的纠结。先不说中国人传统观念里的死要全尸、入土为安,单是看着被病痛折磨了一年多的女儿,在终于解脱之后还要带着一身的刀伤去另一个世界,我相信不管是谁都很难做这个决定。徐萌仙和她的老公只是衢州开化小城的普通农民,大爱无疆、高风亮节,这样宏大的词语也许很适合当表彰辞,但是也容易让人忽略其中那些痛苦纠结的抉择和温暖感人的细节。据当时媒体的报道,当徐萌仙这一决定传到家乡时,父亲骂她发神经了,让她以后别回娘家;朋友打电话来斥责,说她的心比狼还狠;乡亲邻居对她指指点点,说她出卖女儿的身体。我相信,最终促使这对乡村夫妇顶住巨大压力做出这样的决定的,除了最质朴纯粹的善念,还有更加豁达积极的生死观。

人们常说人死灯灭,万念皆空,但是死亡有时也不意味着一切永远归于黑暗和沉寂。“虽然我的文文走了,她的心脏还活在这个世上,只是我不知道她在哪里,但现在她活得很好,我也觉得很欣慰了。”在徐萌仙看来,她17岁的女儿还活着,不信你听她的心跳声,“咚咚咚……”是多么有力啊!也许正是这样的信念,让徐萌仙战胜了纠结和痛苦,在捐献同意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我们也相信,这位永远17岁的女孩其实是在用另外一种方式活着,因为这个世界还有一个专属于她的心跳频率。更让人动容的是,徐萌仙和丈夫在女儿去世一个月的纪念日,也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意愿书,自愿身后无偿捐献所有器官。女儿成为开化器官捐献第一人后,这个小城至今已有11例器官捐献,生命的火种就这样接力燃烧,延宕开去。

其实在中国,选择身后自愿捐献器官、遗体的仍是少之又少,像徐雨文这样能够成功捐献的更是凤毛麟角。除了捐赠者自己或者家属自己的意愿之外,劝捐员的幕后工作往往被很多人忽视。我曾经亲临一位老人的遗体捐赠现场,老人刚刚故去,劝捐员一接到亲属发来的消息就赶紧联系车辆,在现场既要照顾家属情绪,又要快速利索地完成捐赠工作,整个过程肃穆安静、忙而不乱。更多的时候,他们去劝捐,遭遇的可能是白眼、谩骂,甚至推搡。这背后,其实仍然是传统观念的羁绊,以及对捐献程序、手续的不了解和误解。

再看一组数据,2015年,中国成功完成肝脏移植2000多例、肾移植5367例,但2015年肝脏移植需求者新增4000多人,肾脏移植需求者新增了1万多人,供需差距进一步扩大,仅肝脏移植就有500多人同时在同一家医院等待,肾脏移植有2000多人在同一家医院等待。我国器官捐献率不到百万分之三,而一些国家已经达到百万分之四十。有专家曾说,就移植手术本身而言,我国的移植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问题在于器官供体稀缺。如何让这些尚有希望的人继续活下去,除了找到更多的捐献者,恐怕无解。

从徐雨文一家,到已逝著名歌手姚贝娜,再到罹患渐冻症的北大女博士娄滔,还有那些默默无闻却又忍受着白眼、谩骂的劝捐员,正是这些充满了爱和勇气、以及对生命有着更深刻认识的人们,将希望的火种献出、采集、传递,直至点亮另一个人的生命。他们已经做出了榜样,并且已经或者即将获得重生,那么感动之后的我们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