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讲解电影(带你走进电影诞生的世界)(1)

我从上学那会就很喜欢看电影,喜欢用几个小时的时间,短暂地逃离自己的人生,去经历一场奇遇。

只是有的电影好看,有的电影难看,为了能发现好电影,我们普通观众得学会分辨好导演,好演员,好剧本,好服化道,甚至是好的片名。

近年来被难看的电影给看出ptsd了,锻炼出来的火眼晶晶总有看走眼的时候……

后来的我,还是会偶尔踩雷,但是几率在我看了编剧、导演的著作之后,总算有所提升,我知道为什么有的电影好看有的好难看,而这些书中就有一本西德尼·吕美特的《导演》。

我们经常说一部电影难看,导演其实是要负很大责任的,他需要给电影去做定义,这部电影是关于什么的,只有当它的界限划分清楚,所有的工作才能开展,一切决定才能水到渠成,而不是我先拍,拍完了之后,再去找意义,所谓存在即合理,这很可笑,甚至是本末倒置的。

好的电影始终有一条核心,一个主旋律,而不是天马行空得想到哪里算哪里,拍了什么看什么。

作者用电影来作比喻,让我们能更理解,所谓电影的定义,比如:

《核子战争》:机器战胜了人类;

《十二怒汉》:倾听;

《海鸥》:为什么每个人都会爱上错误的人?

《不设限通缉犯》:谁来为父母当年的激情和承诺买单?

等等诸如此类的好电影,就像是命题作文里的议论文,围绕主题,发散思维,堆叠论据,最后得出结论。

哪怕现在的电影有再多的花里胡哨的剧情,眼花缭乱的特效,都不能丢失掉它的初心,毕竟电影是电影,不是意识流小说,不是导演自己的颅内高潮个人秀。

除了喊cut的导演,编剧写的剧本就像电影的灵魂,可是这个灵魂却经常被各种扭曲,然后变得面目全非。

导演写出了那种困境,所有人都能对剧本有想法,然后进行各种大刀阔斧的删改,我们能看见的电影,已经无法想象是第几稿了,编剧坚持己见的会丢掉工作,委曲求全的会失去灵魂,我始终觉得让内行人去做内行事,而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当然,也不是说委屈求全的就一定是错误的选择,剧本需要打磨凝炼,互相尊重,互相理解,大家都是为了能够拍出一部好电影,如果初心是对的,退让就是有意义的。

除了讲述导演的本职工作,与编剧的磨合,作者还在演员、摄影师和美术、服装以及拍摄,剪辑样片等等,所有与电影有关的工作,让我们大开眼界,一饱眼福,我们不再是电影的观众,我好像一起参与了一部电影的拍摄,随着故事的推进,看见电影的诞生,它是一门艺术,是我们人类的宝贵财富和智慧的结晶,其中肯定会有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也有许多的方法和进步。

电影让我们看见人生的更多可能,也让我们看见自己的渺小,世界的广阔,一切都是值得被铭记,也值得被肯定的。

End。

#读书##阅读的温度##以书之名##全民荐书人##我要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