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起的输液瓶、需要被消毒的教具

以及一个个光着小脑袋

戴着口罩的学生……

在这个乍看与普通教室无异的课堂上

坐着的其实是一群年龄不一

长期住院的血液病患儿

在武汉儿童医院

这所“病房学校”里

唯一的专职老师潘晓霞说:

“我最开心的,是学生不必再来上课”

儿童医院开了一间“病房学校”

她是唯一的专职老师

“病房学校”只有一间教室

位于医院住院部血液肿瘤科病区

去年6月,“病房学校”正式启用

潘晓霞作为唯一的专职老师

除了教授语言、数学、科学之外

还要兼顾负责学生的心理健康等

“孩子们也很喜欢这里

哪怕是挂着吊瓶

也不愿错过和小伙伴一起上课的机会”

这是一群可爱的老师:希望学生不再来上课(1)

下午3点是“病房学校”的上课时间

课堂上,潘晓霞经常会被打断:

有时候是针头掉了

有时候是迟到的孩子来了

有时候是孩子累了

有时候是课堂纪律需要维护

但是,潘晓霞总会耐心地和孩子们沟通

“我像在外面上课一样要求他们

要遵守课堂纪律,也会布置作业

毕竟他们还要回归社会

要把秩序感和规则感建立起来

当然我也会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这是一群可爱的老师:希望学生不再来上课(2)

是老师,更是心灵抚慰者

“用我的行动帮助别人,值!”

为了鼓励孩子们积极治疗

潘晓霞会组织课程为他们解压

“通过一些素质类、艺术类课程

希望帮他们发泄积压的情绪

处于一个相对轻松、快乐的状态

这样,身体免疫力会更好”

阳阳(化名)小朋友两岁时

被确诊神经母细胞瘤

这是一种存活率很低的疾病

2021年,阳阳到武汉儿童医院接受化疗

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

会来到“病房学校”上课

潘晓霞回忆

“他复发的时候情况不是很好

医生找家长和我谈话

想让孩子在最后的时光

幸福、开心、放松地离开”

这是一群可爱的老师:希望学生不再来上课(3)

“去海洋馆”是阳阳的心愿

但由于抵抗力弱

他不能进入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

潘晓霞请医生评估阳阳的身体情况

经过多处沟通协调,制定行程

终于带着阳阳和家人

一同前往只属于他们的海洋馆

“我们无法左右一些人离开

但是能够给留下的人一些希望

让他去成为更好的人”

潘晓霞说

“用我的行动去帮助别人

这一切都值得”

三年时间,她的学生超三百人

“希望这份爱会一直传递”

潘晓霞出生于广东湛江

学习的专业是小学教育

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

就是到杭州作为病房学校的老师

三年多的时间,从杭州到武汉

她的学生超过三百人

其中不乏一些已经康复出院

回到家乡的孩子

这是一群可爱的老师:希望学生不再来上课(4)

在潘晓霞眼中,最开心的事

就是孩子们结束治疗后

不必再来上课

“我会跟他告别,送礼物和毕业证书

慢慢他不再跟我联系

说明已完全融入社会”

对于未来,潘晓霞坦言

“即便我以后不再当老师

这份爱与温暖

也会一直传递下去”

综合《遇见你》、广州日报(记者:程依伦)

总台记者/王亚民李姜楠 冯成 刘东立 庞清珊 马荣达 徐曼

来源: 央视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