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损伤是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可见于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临床各科室,尤其是重症监护病房,一旦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死亡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费用增加。同时由于肾脏是药物代谢的重要器官,合并急性肾损伤后,药物治疗选择受到一定的限制。那么什么是急性肾损伤,急性肾损伤又是依据什么来分期的。

早期肾损伤该怎么办(如何认识急性肾损伤)(1)

急性肾损伤是指肾功能突然(48小时内)减退,定义为血清肌酐绝对值增加≥26.4微摩尔/升(µmol/L)[0.3毫克/分升(mg/dl)],或血清肌酐超过基础值的50%(即目前血清肌酐值为基础,血清肌酐值150%或以上),或尿量减少[<0.5毫升/公斤体重/小时(<0.5ml/kg.h)],持续6小时以上。

由急性肾损伤的定义我们知道,血清肌酐水平上升幅度和尿量减少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是诊断急性肾损伤的重要依据。

急性透析质量研究组联合美国肾脏病学会、国际肾脏病学会、欧洲重症监护医学会及危重病监护医学会依据血清肌酐上升的幅度及尿量减少的程度和时间将急性肾损伤分为3期。

1期急性肾损伤

血清肌酐绝对值增加26.4微摩尔/升(µmol/L)[0.3毫克/分升(mg/dl)],或血清肌酐上升至基础值的150%~200%;或尿量减少[<0.5毫升/公斤体重/小时(<0.5ml/kg.h)],持续6小时以上。

2期急性肾损伤

血清肌酐上升至基础值的200%~300%;或尿量减少[<0.5毫升/公斤体重/小时(<0.5ml/kg.h)],持续12小时以上。

3期急性肾损伤

血清肌酐上升>300%,或血清肌酐≥353.6微摩尔/升(µmol/L)[4.0毫克/分升(mg/dl)],且至少快速 (48小时内) 增加44.2微摩尔/升(µmol/L)[0.5毫克/分升(mg/dl)];或尿量减少[<0.3毫升/公斤体重/小时(<0.3ml/kg.h)],持续24小时以上,或无尿持续12小时以上。

血清肌酐或尿量只要满足其中标准之一,即可以诊断。3期急性肾损伤即可以考虑替代治疗,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不仅可以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还可以清除炎症因子,重建免疫平衡,在重症感染、 重症胰腺炎、创伤等情况下可以依据病情,而不是依据急性肾损伤分期来启动肾脏替代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