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小规模纳税人有非常多的优惠政策,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特别好,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小规模纳税人跟一般纳税人优劣?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小规模纳税人跟一般纳税人优劣(企业选择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比较好呢)

小规模纳税人跟一般纳税人优劣

很多人觉得小规模纳税人有非常多的优惠政策,保持小规模纳税人的身份特别好,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一般纳税人身份有一般纳税人身份的优势,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则可以享受更多的税收优惠,比如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减免企业所得税、减免地方“六税两费、免征文化事业建设费等”。

一般情况下,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经营的货物销项税税率为13%,而小规模纳税人经营货物销项税税率为3%。国家对增值税纳税人进行分类,分为小规模纳税人和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为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及以下;一般纳税人则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500万元以上。

如果销售额未达到500万元也可以成为一般纳税人吗?

根据相关规定,年应税销售额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一般纳税人登记。

假如公司连续四个季度销售额超500万的小规模纳税人企业,需要要登记为一般纳税人。则该小规模纳税人身份转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后不得享受小规模纳税人优惠政策。

我们在选择企业的一般纳税人身份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身份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

一、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去考虑

作为一般纳税人时,不考虑固定资产的进项税,不考虑其他特殊业务。

一般思路:增值税税负率=实际缴纳增值税税额➗不含税的实际销售✖100%

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不是税负的实际负担人。企业拥有一般纳税人身份,可以将税负转嫁出去,而小规模纳税人由于不能抵扣进项税额,购进货物的进项税额便成为材料成本的一部分,从而增加了产品的成本,随着产品的出售这部分成本又转化为营业成本,进而从某种程度上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负。

企业究竟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身份也要结合当下的最新政策并进行相应的测算去规划自己的业务。

目前的小规模纳税人利好政策是:自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 % 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适用3%预征率的预缴增值税项目,暂停预缴增值税。

上文提到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减免了,因附加税的计税依据是实际缴纳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不交增值税和消费税也就不需要缴纳附加税。

那什么是小微企业呢?怎么样才能符合小微企业的要求呢?

小微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 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这里从业人数,包括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 派遣用工人数。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全年的季度平均值时,应当根据(季初值 季末值)/2求得平均数,那计算全年的平均值则是用全年各季度平均值之和/4。这些指标的来源主要是按照《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金融业企业划型标准规定》中的规定。

我们看看下面这个例子:

蓝天2022年销售货物(不含税)为430万,会计制度健全,于2016年登记成一般纳税人,销售适用税率13%,11月购进货物360万,电费3.1万均为不含税,都取得专用发票,人工支出9万,其他费用11万,每月收入支出费用较为稳定,附加税合计12%,企业想转登记为小规模纳税人,是否可行?

【解析】该企业当期进项为(360 3.1)×13%=47.20

当期进项税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为47.20 /430=10.98%,由于该企业适用13%的税率,因此选择一般纳税人更合适。

一般纳税人增值税=430×13%- (360 3.1)×13%=8.7

利润=430-360-3.1-9-11-8.7×12%=45.86

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 (2022年4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 % 征收率的应税销售收入,免征增值税500万元以下免征增值税)

利润=430-360×1.13-3.1×1.13-9-11=-0.3

上述这种情况下,选择小规模纳税人,虽然2022年有免税政策,但是选用小规模纳税人身份却比一般纳税人身份利润却少46. 16。因此,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选择一般纳税人更合适。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选择一般纳税人身份还是小规模纳税人身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企业需要提前根据自己公司实际的情况科学做好规划。

二、公司上下游客户的情况

上下游供应商中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占比?

本企业向一般纳税人供应商采购货物金额占比如何,90%或70%?

向小规模纳税人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如何,0%或50%?

客户是否要求供应商为一般纳税人?

下游企业的要求是否经过税务成本测算?

一般情况下下游客户为工业企业而非终端消费者,都是国内13%开票的销售。这个时候客户在不含税采购金额相同的情况下,供应商一般纳税人是最合算的。当客户贸易方式多样,采购物资又非主要材料等情况下,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三、企业的发展规划

如果企业预计销售额很快即可超过一般纳税人的限额,分拆,化整为零也是一种方案。比如说把一个公司分业务进行分类拆分成几个小公司去做。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未来的合作方对这个公司的要求,比如有些大企业就是一定要求需要与具备一定规模的一般纳税人合作,拒绝与一些小公司合作。假如你的合作方都需要一般纳税人身份,那这时候你就得多为自己的合作方考虑了。

综上,企业应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如企业价值最大化、上下游客户的情况及需求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等,未雨绸缪科学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纳税人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