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34岁,为备孕查体,图1的常规心电图,图5-图7是动态心电图片段。图2-图4的分析见:间歇性预激一例(1)

预激怎么引起的(间歇性预激一例)(1)

图1心电图分析:

P波规律出现,在Ⅰ、Ⅱ、III、aVF、avL、V1-V6导联直立向上,avR导联向下,心率69bpm,由此判定其为窦性心律。

PR间期缩短且规律0.091s,QRS波增宽0.136s,QRS波起始有预激波(delta波),并且I、avL、V1-6导联预激波向上,avR预激波向下,由此判定其为心室预激波。

心电图诊断术语规范化中国专家共识(2019)中有:心室预激波、预激综合征2种术语。

心室预激波的诊断通常仅需体表ECG,ECG显示PR间期短和δ波通常足以确诊。

诊断WPW综合征通常要求ECG显示心室预激波的患者有涉及旁路的心律失常,但部分患者初始表现为心律失常而没有已知WPW型病史。对于心律失常合并极快速心室率的患者,应疑诊为WPW综合征。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心室预激波。

预激怎么引起的(间歇性预激一例)(2)

图5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

窄、宽2种QRS-T波群形态,R1-R3、R9-R15是窦性心律,房室传导正常,心室除极正常。

R4-R8的PR间期缩短且规律,小于0.12s,QRS波增宽>0.12s,QRS波起始有预激波(delta波),并且II、III、avF、V2-5导联预激波向上,avR预激波向下,由此判定其为心室预激波。

需要鉴别点: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合并干扰性等频性房室分离。

无预激时:II、III、avF、V4-V6导联T波倒置,avR导联T波低平。

预激时:I、avL、V2、V3导联ST-T异常。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间歇性心室预激波。

3.ST-T改变。

预激怎么引起的(间歇性预激一例)(3)

图6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律。

II、III、avF、V4-V6导联T波倒置,avR导联T波低平。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2.ST-T改变。

预激怎么引起的(间歇性预激一例)(4)

图7心电图分析:

基础心律为窦性心动过速。

窄、宽2种QRS-T波群形态,R1-R7是窦性心律,房室传导正常,心室除极正常。

R8-R21的PR间期缩短且规律,小于0.12s,QRS波增宽>0.12s,QRS波起始有预激波(delta波),并且II、III、avF、V2-5导联预激波向上,avR预激波向下,由此判定其为心室预激波。

无预激时:II、III、avF、V4-V6导联T波倒置,avR导联T波低平。

预激时:I、avL、V2、V3导联ST-T异常。

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动过速,

2.间歇性心室预激波。

3.ST-T改变。

预激怎么引起的(间歇性预激一例)(5)

讨论

1.预激和室性自主心律的鉴别

图5为什么不是加速的室性自主心律合并干扰性等频性房室分离?室性心律和窦P并存时多呈房室分离的状态,PR间期一般不固定,等频的很少见。

干扰性等频性房室脱节是指心脏存在两个起搏,一个控制心房,另一个控制心室。两个起搏点发放的激动所形成的各自节律的频率相等或近乎完全相等,两种心律的一系列激动在房室交界区产生绝对干扰,形成了等频性干扰性房室脱节,但是这种现象持续时间一般不长,窦性节律下降以后,称为单一的室性自主节律。适度描记较长时间,以利于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心室预激波是指窦性激动(或室上性激动)经旁路预先下传引起心室除极产生的预激波。

间歇性心室预激波是指间歇性出现的心室预激波。

产生机制:旁路前传心室预先引起心室除极,产生心室预激波,旁路前传中断时,预激波消失。从图中可见间歇性心室预激波。预激波是室性融合波,是窦性激动经旁路和正常房室传导系统下传共同引起心室除极产生的室性融合波。预激波的大小与旁路前传心室激动心室所占成分大小有关,也取决于房室结-希普系统前传功能。

2.WPW心电图的ST-T改变的判断

WPW型与对其他疾病的ECG解读 — 经旁路电传导时发生的激动顺序异常可引起复极顺序异常,从而导致ST-T波异常。继发性ST-T波变化的向量或方向通常与δ波和QRS波相反。由于存在WPW型时激动顺序异常,可能不一定能可靠地诊断出累及心室的异常,如缺血、梗死、肥厚和心包炎。

WPW心电图的ST-T改变是继发于心室内除极顺序的异常,不一定具有病理意义,要密切结合临床整体资料考虑,必要时采取消除预激波的方法,观察心电图的原貌以助判断。

(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第5版)

图5-图7多时间段的观察,预激时的ST-T改变和无预激时的ST-T改变完全不同,充分体现了预激对“正常”ST-T的“掩盖”性。

相关知识点:

一、WPW综合征

又称经典型预激综合征,属显性房室旁路。其解剖学基础为房室环存在直接连接心房与心室的一束纤维(Kent束)。窦房结激动或心房激动可经传导很快的旁路纤维下传,该旁路导致心室肌提前激动,预先激动部分心室肌,同时经正常房室结途径下传激动其他部分心室肌。

心电图特征:

1.PR间期缩短<0.12s;

2.QRS波增宽>0.12s;

3.QRS波起始部有预激波(delta波) ;

4.P-J间期一般正常;

5.出现继发性ST-T改变。

需要注意:心电图delta波的大小、QRS波的宽度及ST-T改变的程度与预激成分的多少有关,少数预激综合病人的QRS波时间可<0.12秒。

二、间歇性预激

医生应区分间歇性预激与预激的每日变化,后者由自主神经张力的变化引起AV结传导相对于旁路传导的改变所致。

真正间歇性预激的特征是:在心率无任何显著改变的情况下,在连续心电图记录的过程中,δ波突然消失、QRS波时限正常化、PR间期延长。该结果通常是如下情况的一种可靠征象,即AV旁路束的顺向不应期相对较长,不能频繁传导冲动

预激间歇性或永久性消失可能提示旁路的基线不应期相对较长,更容易受年龄相关的退行性改变及自主神经张力变化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