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象棋棋盘中有一条分界线叫楚河汉界,棋盘的布局为楚河汉界两边各九条直线、五条横线。竖九横五组合成了“九五”至尊,至高至大至广,代表了皇位。这条界线之称出至楚汉战争,指的就是位于河南省荥阳市的鸿沟。当棋手对垒,摆上车、马、相、士(仕)、将(帅)、炮、卒(兵)形成的黑红两军相峙,形象地再现了楚汉当年争霸天下的历史面貌。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1)

中国象棋

鸿沟是中国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位于古代荥阳、成皋一带,现河南省郑州荥阳,为战国时期魏国开凿。

东周末期战国魏惠王十年(公元前360年)开始兴建,魏惠王在荥阳北开口(荥口),引黄水经圃田入大梁。秦时秦始皇疏鸿沟以通淮、泗,漕运淮河南北粮食至荥阳敖仓。鸿沟历经秦代(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魏、晋、南北朝(公元220年~公元581年),一直是黄淮间中原地区主要水运交通线路之一。

鸿沟北临万里黄河,西依邙山,东连大平原,南接中岳嵩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著名的古战场。在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3年)时期鸿沟又称狼汤渠。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2)

鸿沟位置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灌婴在淮北大破项羽,楚军最后主力拿下西楚都成彭城,刘邦从后方包抄,项羽救彭城追赶刘邦到荥阳,两军于荥阳成对峙之势,项羽粮草缺乏进退两难,无奈之下拿刘太公胁迫刘邦签订鸿沟协定。《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 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即以鸿沟为界,鸿沟以西属汉,鸿沟以东属楚,两军不得越界,互不侵犯。随后项羽释放了刘邦家人,向东撤军,后刘邦毁约追击项羽决战垓下。

鸿沟当时是刘邦、项羽两军对峙的临时边界,中国象棋棋盘界线由此历史典故而来,称为楚河汉界。而在现代汉语中,鸿沟一词的意思是比喻界线分明。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3)

网络图片

汉武帝元光三年(前132年),黄河决口于濮阳,菏水和汴水河道泥沙淤塞,鸿沟水系遭到严重破坏;特别是汉平帝时(1~5年),黄河水灌入鸿沟,淤塞更为严重;汉明帝永平十二年(69年),东汉著名水利专家王景和王吴共同治理黄河、汴水,汴河水运能力有所恢复,但其它河道未治理,鸿沟水运逐渐湮废。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4)

鸿沟现状

上图的峡谷就是如今的鸿沟,远处豁口处的沙床就是枯水季的黄河。现如今,鸿沟及汉霸二王城遗址设立楚河汉界古战场风景区,汉霸二王城遗址于1986年7月被河南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两座城的遗址位于荥阳市东北约17公里的广武山上,中隔鸿沟,遥遥相对。岁月沧桑风砂磨砺,在黄河的不断冲刷侵蚀下,汉霸二王城早已失去原貌,二城的北墙已塌入水中不见踪迹。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5)

鸿沟既可以用于水运,又能灌溉农田,在战国至秦汉魏晋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对促进郑州地区的经济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鸿沟与黄河交汇处的荥阳,由于水陆交通方便,春秋战国以后地位迅速上升。西汉至西晋、北魏时期,荥阳一直为郡治之所,管辖今郑州、开封的大部分地区。这时的荥阳,不但是郑州地区的中心,而且是中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西汉时期主管财政的大司农桑弘羊,就把荥阳列为“天下名都”之一,与蓟(今北京市)、邯郸、洛阳等著名城市并列。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6)

景区景色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7)

景区刘邦与项羽的大型头像

为何称楚河汉界(楚河汉界今何在)(8)

汉霸二王城遗址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历经2200年沧桑岁月,山河依旧,世道更迭。立于广武山颠,当年汉王刘邦舞剑高歌之声传透历史的迷障,犹如在耳,飘摇而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