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以后副作用(打开化疗的副作用)(1)

是时候捋一捋,化疗的副作用了。

以前总说让大家正确认识化疗,不要被化疗吓趴下,不过就是静脉输液而已等等之类,却还没有系统性正视过化疗的副作用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是时候捋一捋了。

化疗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血细胞减少。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俗称血中三系,均有可能减少。

最容易减少的当属白细胞,变化幅度也最大,源于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代谢周期比较短,容易受化疗药的伤害。一旦出现了白细胞明显降低,则需要应用升白药,有效成分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作用于骨髓,刺激造血。白细胞降低时,机体免疫力相应降低,容易引起不明原因的发热及感染性发热,有的时候还需要用抗生素预防严重的感染。

红细胞减少则直接表现为贫血,也就是血红蛋白下降,可以补充补血的保健品,或者口服铁剂,必要时注射促红素,但是效果并不像注射升白药那样立竿见影,好在化疗引起的贫血一般不至于太严重,因为红细胞的代谢周期比白细胞要长的多。

血小板的降低在一些特定药物的使用中比较明显,轻微的降低是不需要管的,可以自行恢复。轻微的降低,可以多吃一些红皮花生衣,升血小板的中成药,算作心理安慰吧。低于80以下,则需要注射白介素-11,用于升血小板,直至升至正常范围为止,药物注射的效果也没那么快,往往需要连续注射1周以上。严重的血小板降低,则需要输血纠正,成分输血小板往往需要预约,不能当天随要随给,所以一旦发现血小板持续降低,尚未触底,要及时的预约血小板,避免因血小板过低引起出血类并发症。

血中三系的轻微降低往往可自行恢复,无需干预。低到一定程度,需及时干预。严重的降低,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所以,化疗期间,医生会嘱咐病人,每周监测两次血常规。

血细胞降低病人一般不会引起主观上的不适,但恶心及呕吐就不一样了,轻微的恶心都会让人很难受,多因为化疗药引起消化道黏膜损伤导致,消化道黏膜比较脆弱,损伤后容易被激惹,所以化疗期间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脂肪的消化是食物当中最高级的,需要消化道付出的更多,所以高脂肪的食物会更容易引起消化道的不适和腹泻,所以化疗期间也强调病人低脂饮食。为了改善食欲减退以及恶心,清淡的食物和少食多餐会有所帮助。现在的化疗,百分百的医生都会在化疗输液的前后加入预防性止吐药物,甚至化疗结束后,还会再嘱咐病人预防性应用口服止吐药,为的就是减轻主观上的难受感,可以明显减少对化疗的恐惧。

疲乏,几乎所有的化疗患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疲劳和乏力。这个是综合作用的结果,化疗药毕竟是细胞毒性药物,这个副作用没什么特异性,只能选择多休息。所以,我们都要理解化疗病人的缺乏活力。

严重便秘,通常由肠道堵塞引起,尤其是服用止疼药,肠蠕动减弱。所以顽固性便秘,要控制止疼药的服用,多饮水,多吃蔬菜,必要时服用乳果糖等泻药。促进胃肠动力的药也可以用,比如吗丁啉和莫沙必利。

神经毒性可以变现为患者的身体麻木、刺痛等。如果出现了神经毒性,需要及时的告知医生,轻者可自行缓解,有的时候需要调整化疗药的用量。此外还有皮肤毒性,表现为皮疹和色素沉着,对症处理,避免晒阳光。

综上所述,化疗期间病人需要遵医嘱服用医生开的预防恶心的药物,适量的体育运动可以控制副作用,比如恶心。清淡食物和少食多餐能改善食欲。与病友的交谈,可以获得心里的安慰和支持,也可以参加一些支持性的团体,比如找康复科的医生帮忙,包括缓解焦虑的情绪、改善睡眠、减轻疼痛等。

化疗引起的脱发发生率是比较低的,10%左右的水平,至少对肺癌来说是这样,而且脱发完全是可逆的。

化疗期间是否可以继续工作,取决于工作的性质和化疗的副作用,一般不建议继续参加工作,等治疗全部结束后,病情稳定,往往可恢复正常工作。化疗期间暂停工作,是保证生活质量的必要前提措施。

化疗期间可以参加社交活动,保证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以弥补病人的社会缺失感。但如果血细胞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接触人群使得感染的风险增加,则不建议。

化疗期间显然是不能哺乳和生育的,化疗结束半年以后可以考虑怀孕,这一点需要咨询生殖医学的医生。

如果要咨询病情,建议使用“好大夫在线”搜索李少雷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