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营养建议、进食行为、常见问题处理及营养评价4个部分展开,针对小于6月、6-8月、9-11月及12-36月龄婴幼儿喂养建议。

(一)小于6月龄喂养建议:

1)建议小于6月龄婴幼儿纯母乳喂养;

2)母乳不足时,可采用婴儿配方奶喂养;

3)足月新生儿出生后数日(分娩后)即可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IU(10ug)/天,无需补充钙剂;

4)识别婴儿饥饿和腹饱信号,家长及时应答是早期建立良好进食习惯的关键;

5)正确使用生长曲线,定期评价婴儿营养状况。

一岁的宝宝合理的喂养建议(3岁的宝宝该如何喂养)(1)

(二)6-8月龄喂养建议:

1)母乳喂养仍是该阶段婴幼儿主要的营养来源;

2)坚持母乳喂养,引入富含铁的固体物质,如铁强化米粉或富含铁和锌的红肉类食物;

3)固体食物质地逐步过渡到碎末状,帮助婴儿学习吞咽、咀嚼,同时确保食物能量密度;

4)婴儿仍需补充维生素D,400IU(10ug)/天,奶量保证条件下无需补充钙剂;

5)正确使用生长曲线对婴儿营养状况进行评价;

6)6月龄时定期查血常规筛查缺铁性贫血。

一岁的宝宝合理的喂养建议(3岁的宝宝该如何喂养)(2)

(三)9-11月龄喂养建议:

1)乳类仍是婴儿喂养的主要来源;

2)摄入富含铁和锌的食物,食物品种应逐步多样化,逐渐过渡到成人食物;

3)食物质地转换、婴儿学习咀嚼及自我喂哺的关键时期,喂养不当容易引起各个阶段的婴幼儿喂养问题;

4)婴儿仍需补充维生素D,400IU(10ug)/天,奶量保证条件下无需补充钙剂;

5)12月龄筛查缺铁性贫血;

一岁的宝宝合理的喂养建议(3岁的宝宝该如何喂养)(3)

(四)12月-36月龄:

1)1岁后应选择易消化的家常食物,食物质地适宜,可少量添加盐与油,进食的规律与家人一致;

2)有条件母亲(乳量充足、儿童不依恋)可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

3)注重进食行为训练,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避免偏食、挑食行为,15月龄后应脱离奶瓶;

4)幼儿应摄入维生素D 400~600 IU(10~15 I山g)/d,包括食物以及维生素D补充剂来源。至少500 ml/d奶量,保证钙营养需求;

5)正确使用生长曲线评价幼儿营养状况;

6)每年进行血常规检查以筛查缺铁性贫血,预防缺铁性贫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