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一种复杂的关节炎类疾病,引起痛风的主要原因是体内尿酸过高,达到饱和时,尿酸盐结晶就会在在关节处沉积。

因此,得了痛风之后,尿酸值就是病人最关心的指标了。

有些患者认为,只要尿酸值正常了,痛风就可以痊愈。真的是这样吗?

其实并不是,在临床治疗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病人,明明尿酸很正常,但也会发生痛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问上医”为大家详细讲解一下。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1)


尿酸高不一定会导致痛风

可以这么说:高尿酸是导致痛风重要的生理基础,而痛风是高尿酸血症的外在表现。

绝大多数情况下,控制好尿酸水平,就等于降低了痛风的发作几率。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2)

实际上,尿酸是一种微溶于血清的物质,当血液中尿酸浓度过于饱和时,就会析出微小的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物质会某些部位沉积,尤其是人体的下肢关节部位。

如果尿酸长期得不到控制,那么沉积在关节部位的尿酸盐就会越来越多。当体内的尿酸水平出现剧烈波动时,这些沉积在关节部位的尿酸盐浓度也会出现波动。

这种波动会引起体内免疫系统的反应,免疫细胞会吞噬尿酸盐结晶,而释放炎性物质,最终导致关节部位出现红肿、灼热、剧烈疼痛等反应,这就是痛风。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3)

虽然高尿酸是痛风的重要指标,但高尿酸患者中,只有5%~12%的人会得痛风,所以尿酸高并不等于会痛风。

但还有一种情况人们更难理解,那就是约有30%~40%的痛风患者,尿酸值在正常范围


尿酸值正常痛风却发作,有这四个原因

1.个体差异

一般情况下,人体内尿酸盐达到溶解度上限就会析出结晶,但总有人是例外。

这部分人血尿酸还达不到这个水平就会析出结晶,所以血尿酸在正常值痛风也会发作。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4)

2. 身体内环境的变化

正常情况下,尿酸盐的溶解度是在37℃的体温,PH值7.40条件下测得的。

因此,若体温温低了,酸碱度偏酸,就会影响尿酸盐的溶解,血尿酸达不到正常上限的水平就会析出结晶。

所以,受凉、外伤、局部血液循环不好都会造成体温、身体酸碱度的变化,引起局部痛风发作。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5)

3. 血尿酸的水平是动态变化的

高嘌呤饮食会引起尿酸水平迅速增高。但如果原本尿酸就偏高了,那高嘌呤饮食后血尿酸就很容易超过饱和水平而析出结晶。

而体内也有排尿酸机制,当时没检查,到抽血检查时血尿酸可能就已经降下去了,不那么高了。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6)

4. 痛风急性发作期吃了降尿酸药

还有一种情况,尿酸盐结晶、痛风石沉积在关节及软组织中已经是慢性状态,没发作痛风关节炎,但是一吃降酸药,血液中的尿酸降低了,关节内的尿酸盐结晶就会溶解,进入血液,这个过程反而会刺激局部组织发生炎症。

这就是为什么不在痛风急性发作期进行降尿酸治疗的原因,因为可以引起转移性痛风发作。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7)


所以,防治痛风要注意这四点

1. 避免受凉,注意保暖,不要剧烈运动。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8)

2. 碱化尿液

碱化尿液,有利于尿酸排泄。如果尿液的PH值在6.0以下,就不利于尿酸溶解排出。尿液PH值最好保持在6.2~6.9之间。

碱化尿液可以适当多吃一些含有小苏打的食物或饮用苏打水。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9)

3. 管住嘴

虽然吃的嘌呤在引发高尿酸中占比不那么大,但已经有代谢障碍的患者,即使只吃一点,那多吃进去的这一点,就会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会引起痛风急性发作。

研究表明,饮食治疗可以使血尿酸降低 70-90μmol/L,还是很有效的。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10)

4. 合理用药

痛风急性发作时,早期一般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止痛,不能用降尿酸药,以免引起痛风。但现在认为如果经过抗炎治疗已经得到了控制,就可以进行降尿酸治疗了,但不要降太猛。

尿酸降下来了痛风什么时候才不痛(尿酸达到了正常值)(11)


“问上医”-来自古城西安的医生团队,为您分享科学实用的健康知识。

更多降尿酸、防痛风知识,点击下列专栏即可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