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中国有八大菜系,小编不禁好奇,咱们莆田菜属于哪个菜系?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1)

中国八大菜系

莆田味究竟是什么味?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莆田人,关于莆田的美食,随口就能说道:有卤面、海蛎煎、土笋冻、枫亭糕、焖豆腐、炒米粉......

今天小编就来论一论什么才是莆田人的味道。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2)

插蛏

鲜——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鱼汤、虾丸、鱼饭、蟹羹,就连最常见面食里都少不了海蛎、花蛤、对虾的搭配,莆田人的饭桌永远离不开海鲜,就像生活中离不开的新“鲜”朝气,啊湾们天生敢于尝试未知、敢于挑战空白,不管是什么样的环境,多么苛刻的条件,聪明勇敢的莆田人总能找到出路,“东庄熬药膏,忠门倒木材,仙游做家具,北高烧金银......”坊间的顺口溜虽然不那么准确,却实实在在刻画出一代代莆田人敢闯敢拼的身影。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3)

莆田卤面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4)

油炸咸鱼

咸——

几乎全国每座城市中都能找到莆田人经商的身影,抛开利益不谈,莆田人的汗水真真正正的滋养了各地经济商业的发展,汗是咸的,这股味道也深入了莆田人的菜里。印象最深的是小时候妈妈做的煎鱼,用海盐细细腌制风干,要吃的时候过油煎熟,味道很咸却很下饭好吃,并且可以放很久不怕变质。同样的还有“妈祖面”也叫“线面”、“长寿面”,清水不用加盐煮熟,浇上一勺葱油,自有一份说不出的美味。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5)

长寿面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6)

用长寿面做好的供斋

香——

很多人说莆田人都有一股地瓜腔,这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莆田人无论身在何处,过年总有一份回家的热切。在回不了家的日子里,年纪大的喜欢找妈祖的神邸庙宇祈求内心的安稳,年纪轻的喜欢在电脑或电话的这头对着思念的人儿诉说心里的牵挂,但不论什么 年纪的人更多的却都是饭桌上每顿少不了的味道——粥,记得每年过完年离开家乡时,大包小包里总能看到薯片(不是油炸,只是地瓜切片的简单晒干)和薯纤(地瓜切丝简单晒干)这两种“不好拿又不值钱”的食材,长辈们总喜欢在煮白粥的时候加进这些,小时候挑食总不喜欢它们,长大了再吃到却感觉这就是家里的味道。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7)

地瓜丝和地瓜片

艳——

有人说“莆田人都好面子”,我只能说这些人只看到了表面,就像莆田人常吃的海蛎煎一样,表面的确光鲜亮丽,但内里丰富的滋味必须要亲身体会才能了解。说到面子,多少莆田人都是“在外辛苦一整年,回家热闹一个月”的生活模式,要知道我们莆田人的财富也是一点一滴辛辛苦苦挣来的,我们比很多人更知道金钱的来之不易,可是回到家乡的却依然愿意花费巨大去聚亲朋、宴邻里,这绝不是简单的“炫富”能解释的,相反,也许他们想表达的应该是“汗水和辛酸留给自己,荣耀和喜庆分与乡邻”那种不愿意让亲朋担心,想要让乡邻安心的想法,莆田人就像一道门一样,面对着你竭力权力的展现美好,却将在外经历的所有风雨担当在背后。

家常莆田菜(菜说莆田味)(8)

海蛎煎

相对于网络上现在因莆田系医疗污名化的腐朽味道,这些融合敢闯敢拼的“鲜”,肯干能做的“咸”,念念不忘的“香”和深刻内敛的“艳”于一体的味道,才是我们莆田人真正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