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是金庸先生十五本武侠小说里中后期的作品,一共有40个回合,由于内容太多,我就把读书笔记分为几个阶段来写,今天是这个系列的最后一期,上回我写到了第三十一回合“绣花”,令狐冲帮助任我行干掉了东方不败,却发现任我行在重登教主之位后迅速异化。接下来,他将面对更多颠覆三观的事实?让我们马上开始本期的内容吧。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

玉玑子夺权

并派

这回合的主要内容讲的是令狐冲中了岳不群设下的圈套答应五岳剑派并派。其实这回合基本上全是对话和心理活动,虽然没有刀光剑影,却处处暗藏杀机。我们可以简单地把这回合的过程分为明线和暗线两个部分,明线的主角是左冷禅,无论是封禅台聚群豪、嵩山弟子的下马威还是泰山派“玉”字辈的夺权,都在告诉前来见证五岳剑派合并的众人,左冷禅对于五岳派合并以及夺得掌门之位势在必得,甚至隐隐有一种探囊取物的感觉;而暗线的主角是岳不群,从他上一场比武时使出冲灵剑法埋下伏笔,到这时候突然转变对令狐冲的态度暗示他重归华山,到最后用一套“天下大同”的说法将五岳并派的必要性提高到新的“政治”高度,都体现着他比左冷禅有着更深的预谋以及更大的野心。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

岳不群发表“并派演说”

与此同时,令狐冲虽然在这场“政治秀”中被岳不群牵着鼻子走且不自知,但他也凭借敏锐的直觉感受到了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林平之身上散发出的熟悉气息(与东方不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是桃谷六仙胡言乱语背后有高人指点(任盈盈在背后指挥),尽管如此,他依然只是感受到了而并没有准确把握这两个重要信息,结果就是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这在下一回合详细讲述。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3)

桃谷六仙在任盈盈指挥下“捣乱”

这里我们需要问一个问题,到底是什么让令狐冲对岳不群和岳灵珊这对父女有着如此之深的羁绊,以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栽在他们手上。我想,主要还是他们给了令狐冲从小缺失的安全感。要知道,金庸先生给令狐冲这个人物定的人设是豪放不羁,似乎什么都不在乎,但他从始至终一直最在乎的都是师父岳不群和师妹岳灵珊对自己的看法,或者说这两个人对自己的“爱”。他在无数事实摆在眼前的情况下依然告诉自己师父是个君子,师妹对自己还是很有感情的,而岳家父女对令狐冲呢?是明知其极度依赖自己而不断伤害令狐冲,这是一种类似于家人之间的互相伤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越亲近的人越容易伤害彼此,就是在潜意识里岳家父女知道令狐冲绝不会伤害自己,所以更加肆无忌惮地伤害令狐冲。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4)

剧中任盈盈扮成尼姑,书中则是虬髯大汉

这种不对等的爱在令狐冲被收养的早期应该就已经形成,所以他一直拼命压抑本性想迎合师父和师妹,但始终不能被他们接受,最终不仅分道扬镳,甚至反目成仇,这种“宿命论”一样的人际关系其实不仅存在于小说中,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也存在,就看我们能不能发现了。

比剑

这回合的主要内容讲的是筹谋已久的岳不群派出岳灵珊一举打败泰山玉音子、衡山莫大先生和一心想哄小师妹开心的令狐冲。从上一回合我们就能看出,岳不群的同意并派显然是有备而来,虽然他给出的理由相比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左冷禅要更有信服力,但他让初学四派剑法的岳灵珊下场比剑还是把他的野心彻底暴露了。作为一名成熟的“野心家”,岳不群自然是知道自己的这招肯定会被人看穿,那他为什么依然选择让岳灵珊出战?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5)

令狐冲道出岳灵珊连胜的关键

我想目的有两个,一是不想提前暴露自己的剑法水平,同时衬托自己这个五岳派掌门的名正言顺(连女儿都已经学会了其余四派剑法,更别说自己这个当爹的了),这在后面林平之控诉岳不群的时候会完全揭晓,二是想借岳灵珊之手打掉令狐冲这个计划中最不稳定的因素,虽然令狐冲已经按照岳不群的计划成功上套,但如果可以靠岳灵珊直接打败令狐冲,则能让这个随时可能成为计划最大漏洞的因素彻底稳定下来。当然,作为读者我们也看到,最终的结果确实如岳不群计划的一般无二。但过程中我还是有些点想多分析两句,一处是令狐冲发现在桃谷六仙背后指挥的人是任盈盈,这时候盈盈给他传了一句话差点让我喷饭,她说“别过来,不可拆穿了西洋镜”,要知道这句民间俗语是有特殊的年代背景的,我国民间出现“西洋镜”最早也在清朝中后期了,《笑傲江湖》虽然是架空时代的小说,但整体上从书中描写的人物造型还是偏向于明朝,突然出现个晚清的俗语让我有点猝不及防。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6)

岳灵珊偷袭取胜后被岳不群打了一耳光

另一处是莫大先生在比武过程中几次三番让着岳灵珊,可是岳灵珊不但不收敛,反而有恃无恐变本加厉,最后靠偷袭取胜,要说这是名门正派的作风我是绝不同意的。所以,这种几乎是出于本能的奸诈狡猾,我觉得可以“归功”于岳不群的基因以及华山派隐藏的“门规”,那就是华山弟子为了门派的荣誉可以无所不用其极,这虽然没有写到书面上,但却是岳不群“言传身教”下的必然结果。原因也很简单,就是华山派到了岳不群这代几乎是走上了绝路,弟子们普遍武功低微,江湖声望也是一落千丈,他们急需一场胜利赢来门派的再次振兴。那么令狐冲为什么会败在岳灵珊手上,我想就不用多说了,对这个自作多情的渣男我已经失去了评价的耐心,大家自己看原文吧。

夺帅

这回合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岳不群用辟邪剑法打败同样学了半吊子辟邪剑法的左冷禅,最终夺得五岳派掌门。前文我们看到,岳灵珊在战胜泰山、衡山、恒山三派后,五岳剑派只剩下的她自己的华山和左冷禅为首的嵩山。这时候左冷禅眼看着自己谋划多年的大计要被一个娇滴滴的后辈破坏,再也坐不住了,他决定出手快速解决掉这个小插曲。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7)

但是有意思的是,岳不群计划每一个环节关键都不在武功上,而是在心理上,对付泰山派他用的是玉音子对自家剑法的出其不意,对付衡山派用的是莫大先生对晚辈的手下留情,对付恒山派用的是令狐冲重归华山的期许,到了嵩山派,岳不群故技重施,他抓住了左冷禅身为一个武林人士特别是一派掌门的思维习惯,让岳灵珊事先讲明在其面前使完十三招嵩山剑法便算获胜,赌的就是左冷禅对失传已久的嵩山剑法的渴望和对岳灵珊武艺的不屑。这一招差点就成功了,好在左冷禅及时醒悟打掉了岳灵珊的剑,这时候岳不群再“勉为其难”上场比试,无论是在气势上还是舆论上都占尽上风。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8)

左冷禅中计

尽管如此,岳不群的表演还没有结束,他故意流露出怯战的状态,让左冷禅麻痹大意。其实我觉得这是属于金庸先生写作时留下的破绽。按左冷禅的多疑的个性,从岳灵珊挑落三大门派高手开始,他就应该对岳不群提高警觉了,绝不可能会相信岳不群会把夺帅的希望放在武功不高的女儿身上。在比武的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左冷禅和岳不群都是初学辟邪剑法,虽然这一回合并没有交代他们各自的辟邪剑法的来历,但按照以往的武功水平设定,左冷禅应该是比岳不群更高一筹的,面对这样的左冷禅,岳不群再次发挥了心理战的特点,他故意激怒左冷禅,让他出现破绽,最后战胜了这个劲敌。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9)

岳不群如愿以偿当上五岳派掌门

值得关注的是,岳不群对于收服五岳剑派有着一套非常成熟的方案,首先他事先将并派这件事拔高到造福武林的“政治高度”,其次,他故意刺瞎左冷禅双眼让他失去威胁而不取他性命,事后又第一时间对嵩山派管理层做了安排,防止嵩山派哗变,最后,他“信守诺言”邀请令狐冲回华山,想要亲自看守住这个随时可能反水的不安定因素。这里的一切几乎都完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但唯一不在他计划之中的因素--任盈盈让令狐冲头脑保持了一定程度的清醒,直接拒绝了岳不群的邀请,这才有了后面真相大白的故事。可以说,金庸先生对整个五岳并派过程的描写环环相扣、精彩纷呈,让人看着眼前热闹、背后发凉,充分诠释了最可怕的不是武功而是人心。

复仇

这回合的主要内容讲的是林平之干掉余沧海和木高峰的复仇故事,与此同时,也借林平之的嘴解释了《辟邪剑法》其实早已被岳不群盗走,而且揭开了东方不败、岳不群、林平之三人“娘化”的根本原因--辟邪剑法第一要诀:“武林称霸,挥剑自宫”。这回合有大量的文戏也有一部分打戏,我们先来看打戏,其中有两处让我印象最深刻。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0)

林平之开始“猫抓老鼠”游戏

第一处是林平之展示辟邪剑法的威力时,余沧海的第一反应是觉得对方内力不深,只是凑巧制住了自己,这个细节我觉得是点睛之笔。余沧海的反应不是自我安慰,林平之本身武功平平,特别是内功造诣不深,修炼辟邪剑法时日也不长,他只是敢于自宫所以能迅速赶超余沧海、木高峰这类二流高手,但若想打败岳不群、左冷禅这样的一流高手还为时尚早。从他被木高峰困住双腿时的慌张反应也能看出,临敌经验也不足,所以才在第一次大规模展示辟邪剑法后就直接被毒瞎了双眼。尽管如此,他依然能在面对青城派众弟子时如狼入羊群,而他报复青城派的过程和当年青城派灭他福威镖局如出一辙--不正面赶尽杀绝,而是盯着自己的猎物,时不时出现一下上演猫抓老鼠的戏码,随时要面对死亡的恐惧比直接被杀更可怕,这就是报应吧。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1)

林平之成功报仇

第二处是林平之逼着余沧海和木高峰联手,最终报仇时三人的状态都极其可怖,余沧海从林平之脸上咬下一块肉,木高峰的驼峰喷出的毒水弄瞎了林平之的眼睛,而这两人的下场自然是死亡。我们回忆一下林平之此前的形象--华衣锦服配上俊俏容颜,活脱脱就是一个养尊处优的高富帅,再看如今,毁容 失明 自宫 神经质,可以说他已经完全被仇恨吞噬。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2)

林平之一心泄愤延误了治眼睛的时机

看完打戏,我们再来看文戏,文戏则比打戏更加精彩。林平之一路上对新婚妻子岳灵珊的态度可以说是恶劣至极,那我们不禁要问,他是真的恨岳灵珊吗?他为什么要一再推开岳灵珊投来的橄榄枝?我的答案可能跟大多数人不一样。我认为林平之对岳灵珊不仅不恨,反而爱的无比深沉。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3)

岳灵珊提议远走高飞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尝试解答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既然爱,为何不救?青城派对付林平之时无意中采用了任盈盈对付东方不败的办法--围魏救赵,群起攻击岳灵珊,眼看岳灵珊抵挡不住,林平之为什么不救人,反而还在嘲讽余沧海?因为令狐冲和恒山派众人在场,令狐冲对岳灵珊的感情林平之心里一清二楚,他有充分的把握这个大师哥会“出手(或者出嘴)相助”,事实也正是如此,令狐冲让任盈盈替岳灵珊解了围。二是既然爱,为何不从?岳灵珊多次提议林平之归隐山林,哪怕他道出自宫的事实后依然不离不弃,这时的林平之为什么不见好就收?因为他原本就敏感的自尊心在经历自宫、毁容、失明等一系列打击后已经脆弱不堪,岳灵珊越是对他好,他就越是不敢接受这份爱,在他心里,自己已经不是那个值得被爱的完整的翩翩少年,而成了一个自己都无法接受的怪物,岳灵珊对他而言成了一面照出丑陋自己的镜子,于是他选择逃避,同时努力想把岳灵珊往“爱她”的令狐冲那儿推。

伤逝

这回合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岳灵珊和宁中则相继逝世,金庸先生在标题上做了点“手脚”,我们平常一般讲“伤势”用的都是“形势”的“势”,但这回合的标题却是“逝世”的“逝”,所以这个“伤逝”其实是两个动词的叠加,宁中则和岳灵珊这对母女可以说都是死在“嫁错人”这个问题上,她们在“逝”前被丈夫在精神上持续“伤”过,换言之,她们都是因自宫练剑而释放内心恶魔的丈夫们的牺牲品。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4)

林平之道出“自宫”隐情

不同的是,宁中则当年选择岳不群,是看中了他为门派担当的这份责任心,也正是这份责任心将岳不群最终吞噬;而岳灵珊选择林平之,则是在“效仿”母亲,因为她在身负灭门之仇的林平之身上看到了父亲的影子。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岳灵珊这个从小在温室里长大的大小姐,在短时间内眼看着自己的父亲和丈夫的形象一个接一个崩塌,她的内心本能的不愿面对这一切,只好选择自我保护,可惜,上天没有给她足够的时间慢慢疗伤,林平之为了取信于左冷禅,直接一剑杀了她。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5)

林平之刺向岳灵珊的一剑

这一剑来的太突然,我刚还说林平之其实是爱岳灵珊的,他表现出的恨更多的是把无法发泄在岳不群身上的怒火发泄在了这个对他来说“安全”的女人身上罢了,没想到他一找到“同道中人”,竟然马上一剑杀了岳灵珊。金庸先生这么安排是不是合理?我认为两说,岳灵珊这个结局最大的受益人不是林平之而是令狐冲,这等于是金庸先生替令狐冲和任盈盈解决了最“可怕”的一个人,因为只要岳灵珊活着,任盈盈永远都排第二。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6)

宁中则万念俱灰自杀

我们再来看宁中则,她先是发现丈夫盗走林家剑谱自宫练剑,再是得知女儿被害,最后亲眼目睹了丈夫“偷袭”令狐冲的小人行径后彻底心灰意冷自杀身亡,那么在这一系列事件中哪个对她打击最大呢?我想应该是女儿的死。从前文我们知道,对于女儿婚事的安排宁中则心里是倾向于林平之而不是令狐冲的,即便她清楚当时对令狐冲的指控并非事实,她依然从坚持按自己的“标准”认为女儿选择林平之会更幸福,这其实是她对自己选择岳不群的心理强化。然而事实上,这对翁婿最终走上的一样的邪路,而心理上崩溃的也不只岳灵珊,更加崩溃的是宁中则,因为她不仅要背负“看走眼”丈夫的责任,还要背负替女儿挑错丈夫的责任。所以,哪怕她没有目睹岳不群“偷袭”令狐冲,最后也一样会走向自杀的结局。

迫娶

这回合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哑婆婆逼令狐冲娶仪琳。这里我们就好好盘点一下《笑傲江湖》中仪琳的奇葩家庭。仪琳是公认的金庸先生最偏爱的女性角色之一,但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人,父母(不戒和尚和哑婆婆)却异常奇葩。

首先,书中没有交代仪琳爹妈的武功来历,但是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位在书中的武功排名上绝对是超一流的,不戒和尚的内力可以独自抗衡桃谷六仙,外家功夫可以轻松拿捏田伯光,而哑婆婆更狠,不用内功可以直接拎着令狐冲的头发玩“无敌风火轮”,把我们这位令狐大侠当自家的猫狗那么玩耍,说到来历,我们只知道不戒大师原先是个屠夫,哑婆婆原先是个尼姑,此外一无所知;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7)

不戒大师随口一句话

其次,这二人的三观与众不同,不戒和尚爱上当年的哑婆婆后为了娶尼姑主动出家当和尚,好不容易追到了这个尼姑生下了仪琳,结果第一次调戏妇女就被老婆撞见,就这一眼,哑婆婆给他定了性(负心薄幸,好色无厌)后一走了之连女儿也不要了,搞得不戒和尚从此踏上了寻访天下尼姑庵的漫长旅途;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8)

懂令狐冲者仪琳也

最后,这对夫妻都爱女儿,却没有一个真的懂女儿,不戒大师粗人一个不懂女儿家的心思我们还能理解,但是哑婆婆躲在悬空寺装聋作哑那么多年,听了仪琳多少心事,她身为人母竟然也不理解自己的女儿(仔细想想也正常,她自己的三观就很奇葩),他们总以为女儿思念令狐冲,那么最幸福的一定就是嫁给令狐冲,殊不知,仪琳对令狐冲的爱已经到了“柏拉图式”的境界了。甚至我们可以这么认为,这本书里对了解令狐冲的人既不是岳灵珊,也不是任盈盈,而是仪琳,仪琳的愿望是“令狐冲能一世快乐逍遥”,这直接点出了令狐冲的终极诉求,就是自由,她在愿望里还补充了一句,希望婚后任大小姐别管着令狐冲,这简直就是点睛之笔。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19)

哑婆婆喜欢挂条幅

那么说完了这奇葩的一家子,我们再来简单看看令狐冲在被哑婆婆胖揍的经历,我是这样理解的,其实金庸先生写到这里,对于令狐冲的感情线也即将收尾,在收尾前,他和我们大部分读者一样,对令狐冲的“渣男”个性嗤之以鼻,所以借哑婆婆的天生神力狠狠走了一顿令狐冲,同时还给他剃了度。而且剃度的这个举动不只是呼应前面不戒大师为了娶尼姑剃度的经历,也是宣告着令狐冲成长的烦恼和过去的仇怨即将被清理干净。最搞笑的是,剃发前,哑婆婆还拿开水烫一烫,这不是宰鸡拔毛的翻版嘛,看到这里我也就对令狐冲的“渣”释然了,终于有人提我们出气了。

聚歼

这回合的主要内容讲的是岳不群把五岳剑派众高手骗来思过崖,用巨石困住他们,林平之趁机带着左冷禅和他的“瞎子军团”在黑暗中团灭了众人。说实话,这个情节在逻辑上讲的不是很清楚,似乎是纯粹“为了使坏而使坏”。按照书中的说法,岳不群因为此前服用了“三尸脑神丹”,如今受任我行指使,用思过崖石壁上的招式将五岳剑派的高手们骗来一网打尽。但问题是如今的岳不群不是华山掌门而是五岳派掌门,这些人都是他的门下之人,把他们杀干净了固然没有人再敢觊觎他的掌门宝座,同时也失去了最根本的群众基础,门派众人死光后,做一个“光杆司令”又有什么意思呢。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0)

剧中将暗语“滚你奶奶的”改为了“去见阎罗王吧”

其次,我们再看左冷禅“瞎子军团”的举动,他们是在林平之带领下通过密道进入思过崖山洞的,那么这里也有个问题,如果岳不群的不正常举动可以用“三尸脑神丹”强行解释的话,左冷禅这帮人是为何而来?仅仅是因为听说这边办Party而且没叫他们?找岳不群报仇?好像都说不通。还有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金庸先生在描写思过崖“踩踏事件”的时候,对于令狐冲的几处心理变化的刻画让我想到了这些年新闻上出现过的各种踩踏事件,人在这样极端环境下,一方面是无助的,另一方面也是很容易暴露兽性的,我们看平时令狐冲对自己有很高的道德要求,但到了这种环境下也几次三番想杀无辜之人。这就充分说明人的心态是会在特定条件下发生异化的。

拒盟

第四十回的标题叫“拒盟”,这里的“盟”有两重含义,一是指的令狐冲拒绝加盟日月神教,二是指的任我行用庞大阵仗压服五岳派的算盘落空。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1)

岳不群被令狐冲用吸星大法制住

这回合有两个人的死非常重要,一个是岳不群,岳不群可以说是整本书中极少数政治和武功均超一流的人物之一,但是他不是死在政治宿敌左冷禅之手,也非死于武艺对手任我行之手,而是死在了武艺不济的政治小白仪琳手中,为什么金庸先生会这么安排?当然首先这结局很讽刺,其次,我们看他拿什么武器对付令狐冲就会发现更讽刺的地方,他“借”来了老头子家的那张网,这不仅意味着他虽然已身怀绝技却在骨子里依然自卑,更重要的是“网”看起来是罩在令狐冲和任盈盈身上,但同时也罩在了岳不群的心上。自从岳不群被任盈盈逼着服下了三尸脑神丹,他的“神功”就已经在心理上失去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2)

岳不群没想到自己会死在仪琳手上

一个人一旦一心求活,身上就是有再强的武功也会变得脆弱,这也是岳不群永远战胜不了令狐冲的最大原因。他追求了一辈子权力,刚刚当上五岳派掌门没几天,结果家破人亡,一夜之间变成了孤家寡人,自己还被迫吃下了三尸脑神丹,夜夜辗转反侧担心毒发身亡。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他变得极度小心谨慎,甚至不再掩饰小人行径玩起了“一网打尽”这种手段。但也就是因为他求生欲太强,竟然对任盈盈提出“用解药炼制方法换命”这样幼稚的威胁,这在以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所以,我更倾向于理解为这个阶段的岳不群已经有点心智混乱了,因此他哪怕一度占尽上风,最终依然无法避免的身死。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3)

任我行最后一次尝试拉拢令狐冲

另一个人则是任我行,书中花了大量的笔墨渲染他如阅兵式般的巨大排场和孔明再世般的智谋计划,任我行也是书中极少数政治和武功均超一流的人物之一,他在西湖底熬了十几年,好不容易大仇得报、夺回宝座,费尽心血“彩排”了一场气势惊人的大戏,却等不到一个期待的“观众”,左冷禅死了、岳不群死了、莫大先生遁走,整个五岳派只有恒山一支听“召唤”,结果来了以后还不配合演出,搞得他很没面子。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4)

“神机妙算”任我行

即使这样,任我行依然凭借自己的智谋将计就计定下了一举拿下少林武当的完美计划,结果金庸先生让他在走上人生巅峰的前一秒死于“心梗”。

曲谐

马上要大结局前,金庸先生还饶有兴致地设计了两个反转,一个是少林武当拿出全部家当(甚至动用两万斤炸药)准备和日月神教拼个你死我活,结果等来的却是日月神教教主换人(任我行死后由任盈盈接替教主职位),不来打仗来会情郎;二是方证大师说自己代风清扬传授令狐冲内功心法帮他化解体内异种真气,最后发现传的其实是《易筋经》。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5)

TVB版的机关椅做的有点敷衍了

后记

在“后记”中,金庸先生毫不避讳地谈及书中的映射,表示最根本的还是反映人性。书中的大部分重要人物都是“政治人物”,而唯独主角令狐冲和任盈盈从始至终一心想做隐士。回望现实,我们也能看到,身边的大部分人都活在滚滚红尘中,我们不一定是政界大亨、商界大佬,但身边的小权力、小利益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引诱着我们一步步走向人性的阴暗面。如何在逐权逐利的大环境中保持自己的立场是一门大学问,因为我们大多数人即没有令狐冲那样的武功,也没有任盈盈那样的智慧,只能看着书中的这些人物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抛下世俗的一切从此归隐山林。但是,我相信的是,一个拥有自我反省能力的人,不一定要归隐山林也能笑傲江湖。

对蔡老先生的评价(老蔡书评笑傲江湖④)(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