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说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经历了漫长的岁月

人类最终在众多贵金属中选择黄金白银作为货币的材质

期间种种,自不必说

而“银”较之于“金”,自有一番韵味

银之义

银,色白,故称白银

从字义上讲,有“明亮”的含义

自然的纯银闪耀着美丽亮白的颜色

散发月亮般的光辉

人们也常用银字来形容白而有光泽的东西

如银河、银杏、银幕等

作为货币

银主要表现为银元宝、银角子、银条、银锭、银铤、银币等形式

古代小说里经常出现散碎银子的称呼

而到了清晚期

中国开始有了机制币也就是现代意义的银元

如“龙洋”、“大清银币”、“光绪元宝”等等

最著名的就是“袁大头”

最值得收藏的三种银币(工艺科普古风雅韵)(1)

建国后新中国开始发行自己的现代金银币

内容体现了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

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纪念币在铸造工艺方面也更加先进

不断迭代的设计理念

使得我国的贵金属纪念币精品不断、

层出不穷、屡获大奖

日常所见的平面镜面、喷砂、反喷砂、异形、加厚、彩色

更有双金属镶嵌、隐形雕刻、微雕、激光全息等等

而今天想给大家分享的是一种特殊的表现工艺——“仿古”

银之古

金银都有着异常的光泽而闻名

通常我们看到的银币都有着明亮的色泽

甚至为了强调它的色泽

铸币技术还会应用镜面等工艺去增加光泽亮度

然而再贵重,银也是一种金属,会发生氧化

在常温下会与硫元素发生化学反应,硫化银呈现黑色

所以很多出土的银质器物显现出黑色

一些古银元、古银器表面还会出现特殊的包浆

呈现一种独特的美丽,这些都是硫化的结果

这种古旧陈老的颜色虽然遮盖了银本来的光芒

但是这样独特的色彩让器物有了一种穿越历史的厚重深沉和古朴雅韵

仿佛岁月的沧桑凝聚到了那些乌暗黑色的银质上

映照出历史的沉淀和故事

近些年国家造币厂也开始在一些银币项目上采用了仿古做旧工艺

仿古工艺的使用是在铸币流程的后端

使用的是已经压制好的正常银币

仿古的基本流程是:

将压印好的银币放入药水中浸泡

浸泡好的银币会呈现全黑的效果

这一步被称为“上色”

之后每一枚银币都要经过老师傅的巧手进行“打磨”处理

使银币的不同部分有明暗的对比

打磨好之后,经过“清洗烘干”

最后对银币进行喷涂保护

用特殊的漆喷涂在银币上

给银币品相和效果提供保护

与普通工艺相比

经仿古工艺处理的币不但古朴典雅

最大的特点是可以用手把玩

而不会对其表面造成破坏

另外,仿古工艺比较适合表现在历史题材上

成熟的外表 年轻的心

仿古工艺的纪念币由于其色调和工艺的特殊在

中国现代金银币中其实是比较小众的家族

到目前总共发行仅7枚,虽然数量不多

但每枚都各具特点

每枚都让人过目难忘

最值得收藏的三种银币(工艺科普古风雅韵)(2)

2001北京国际钱币博览会1盎司银币

最值得收藏的三种银币(工艺科普古风雅韵)(3)

青铜器(第2组)商·司母辛觥5盎司银币

青铜器金银纪念币(第2组)商·司母辛觥银币采用通体做旧

已积淀了几千年的青铜气息扑面而来

这也是青铜器题材与仿古工艺的首次结合

由于设计及工艺独特,大受市场欢迎。

央美建校100周年的2枚银币全都采用了仿古工艺

从1918到2018,时光列车穿越阳光风雨,奏响了百年华章!

中国最早的公立美术学府中央美术学院迎来建校100周年

百年风雨、百年华诞,光阴有迹,岁月留痕

先生后生,生生不息

仿古工艺与题材配合,可以说是巧妙绝伦。

仿古工艺的应用,恰到好处地把各种美术工具

各种工具采用浮雕突出,并且打磨变亮

在深色背景的衬托下更显立体醒目

最值得收藏的三种银币(工艺科普古风雅韵)(4)

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30克银币

最值得收藏的三种银币(工艺科普古风雅韵)(5)

中央美术学院建校100周年1公斤银币

仿古银币系列以沧桑的外表体现了一种国人向往美好生活年轻的心

近几年,中国现代金银币在创新上给了收藏爱好者很多惊喜

除了运用了凹面、异型、双金属、双面隐形雕刻等创新工艺外

还在画面设计、题材等方面也不断更新

通过科学的规划,加上设计师、雕刻师

反复构思设计和国家造币厂的精益求精

把题材内容、艺术表现形式和造币工艺完美结合

使得中国现代金银币呈现出别样的风采

小小的金银币

承载大美中国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