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1)

图片来源于微信

当你的生命底色是光明,不管前路崎岖抑或漫长,你的眼神永远清澈。当你的生命底色充满灰尘,双眼被蒙蔽,顺风顺水的索取终将被欲望的大坑吞噬。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2)

戏里戏外

鲁迅在《无常》、《社戏》中所讲的目连戏是以宗教故事“目莲救母”为题材,保存于民俗活动中的古老剧种,被誉为中国戏曲的“戏祖”。戏中是故事而戏外则是鲁迅幼时之人生,编演目连戏的老艺人又将一百二三十折耳闻目睹的“恶事”编进戏中。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3)

图片来源于百度

佛的大弟子目莲到阴间去救母的故事在明末是极受欢迎的,据史料记载可以演三天三夜。可到了20世纪初,也便只能演差不多一整夜了。

那时候老人和孩子们更爱看的是诉说着他们心事的“恶事”。把“恶事”以讽喻喜剧形式搬上台,也是穷苦大众的无奈和洒脱。果真是每个时代都有各自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不同时代,戏剧艺术的命运也不尽相同。

可有趣的是,正因为鲁迅喜欢看戏,为了去赵庄看目连戏。文学史上便诞生了佳作《无常》,而语文课本中也收录了《社戏》一文。鲁迅这样的安排,真可谓巧妙。关于儿时的回忆是鲁迅作品的母题之一。在《社戏》中那时的风都有水草的清香,夜渔的老渔夫也是那般可爱,孩子们是活泼的,人是朴实的。“我”和“下等人”坐在一起欣赏着自己喜欢的戏剧。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4)

匕首

可随着年岁的增长,面对吃人血馒头的悲剧和“上等人”对于鲁迅的抨击。鲁迅匕首般的作品又刺穿了你和我的灵魂。

他执笔拷问,是否我们也是看客?是否我们也曾双手沾满了鲜血?是否我们也只是个不如鬼的人面东西?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5)

剧里剧外

马丽的小品《走过场》对于形式主义充满了讽刺意味。马丽扮演了一位欺上瞒下的领导——马主任。上届领导为了营造绿化氛围把假山刷绿漆,下马了。

马主任再接再厉为了迎接上级领导,特意安排因刷漆甲醛中毒的王铁牛继续装病。已经痊愈的铁牛演不好这场戏,马主任便坐在床上教铁牛演戏。这时,上级郝科长闯入把马主任误认成了铁牛。误会、巧合充斥着这个小品。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6)

图片来源于截图

谁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郝科长更是演戏的高手。他认错了人可以按回放键重新来过,没人表扬可以自带表扬的绶带,领导没到场拍照他主动给领导留下空位等待后期P图,真可谓彩虹屁满天飞,群众难题无所谓。小品的结尾是正能量的,可试问各位,这波神操作是不是也似曾相识?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7)

图片来源于截图

小品运用喜剧元素讽刺的不务正业之人,是没有社会良知的人面东西。与之相反的是鲁迅这样的国之栋梁,鲁迅在临去世前两天还写出了《女吊》这样的佳作,他的两次“死亡体验”造就了两段写作的高峰。

戏里的人生,是鲁迅对女性和群众的悲悯。戏外的人生,是他铮铮风骨和铁汉柔情的表白。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8)

人间清醒

有人自编自导着一一套套滑稽之谈,有人群策群力着一段段动人的佳话。有的人,病不大也要装一装,为了获得怜悯或者荣誉。有的人,已经病入膏肓还要继续奋斗,为的是自己的梦想和社会责任感。前者如马主任、郝科长之流,后者如鲁迅、屠呦呦、袁隆平。

病的哪里是人?是心。

戏里戏外还原百态人生(戏里戏外都是人生)(9)

功勋

近期热播剧《功勋》揭开了屠呦呦和各路英模的神秘面纱,无论在剧里还是剧外,他们都是生活的主宰。

当命运不公时,低头前行;当峰回路转后,低调前进。荣誉永远不是别人颁发的,勋章存在于自己和人民的心中。

戏里戏外演的都是每个人的人生,人是将来的鬼,鬼是现在的人。

剧开剧散,说的都有你我的故事,开场是舞台,散场是生活。

人生从来都马虎不来、虚伪不来,千万别做那些人面的东西。

(图片来源于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