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人都在看,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1)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2)

编者按:回首往事,硕果累累;展望未来,信心满满。值祖国70华诞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描绘浙能梦,助力中国梦,集团政治工作部(新闻中心)特推出“浙能好故事”专栏,用文字和声音讲述我们身边70个好故事。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3)

为有源头活水来

图文/方磊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4)

录音/冷静

后期/边玉颖

现如今,无论生活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只要打开水龙头,自来水便源源不断而来。伴随着城市基础建设的不断提升,“停水”这件事儿,更多停留在很多人的记忆中。

然而,一个不得不正视的现实就在眼前,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比较贫乏,节约用水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绕不开的话题。

今年5月,长江以南地区最大的单体中水回用项目,长电公司中水回用工程已累计回用城市中水超过1亿吨,相当于为太湖流域减少了1亿吨城市污水的排放。

中水的叫法起源于日本。主要是指城市内一个小区或确定的大型建筑物系统内的污水,经处理后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可在一定范围内重复使用的非饮用水。它以水质作为区分标准,其水质介于生活自来水(上水)与排入管道内污水(下水)之间,故命名为“中水”。中水主要用于冲洗厕所、浇灌绿地和树木、清洁道路、冲洗车辆、基建施工、喷水池以及可以接受其水质标准的其他用水。

但是,中水回用在南方的发电企业中并不常见,长电公司是如何让中水与电力生产擦出“火花”,又如何与城市结下了10年的不解之缘呢?

长电公司作为一家内陆火力发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必须的煤炭“口粮”,还需要消耗“海量”的水资源,水量以及水质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5)

长电公司化学专业人员正在检测中水水质

长电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就遇到过“水”的问题。2007年夏天,太湖水系大范围爆发蓝藻,近4个月的时间里,公司的取水口一片油绿,虽然采取多种措施,但仍然难以消除飘散在循环冷却塔周围的阵阵恶臭。河水里含有的大量有机物,经过处理后仍然比平时高出3至5倍的含量,对机组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公司决策层从企业生存和发展考量,必须要痛下决心,寻找可替代的第二水资源,别无他法。

与此同时,长兴县有大量中水无处利用,白白流失,既对环境造成一定影响,又浪费了宝贵的淡水资源。

如何化害为利,变废为宝,高效利用有限的淡水资源,减少污水排放至自然水体,特别是太湖流域,这一课题摆在长电公司和地方政府面前。

当长电公司把利用长电公司资源,实施中水回用工程的设想向地方政府提出时,地方政府领导顿时眼睛一亮,对这个设想非常感兴趣。双方一拍即合,立即着手研究中水回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那时的华东地区,甚至于长江以南地区,都没有电厂应用城市中水的经验,长电公司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其实早在2006年底,长电公司就已经开始周密的调研工作,组织人员北上“取经”。前往河南、内蒙,对同类型机组用城市中水作冷却塔补充水进行调研,走访华能北京热电厂等单位,现场参观中水回用的系统设备,了解有关设备运行、技术参数以及当地政府政策支持等情况。

“当时心里没有底,毕竟北方的气候、水质等条件和南方差别较大。”长电公司总经理张锡根说,“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我们还请专家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验,以验证不同的处理工艺。”

经过多方协商,多轮有关中水回用的调研,2008年上半年,长电公司城市中水回用工程正式获批。采用长兴县污水处理厂的中水,通过提升泵及管道系统输送到电厂内进行深度处理后,补入全厂的工业用水系统,作为电厂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和工业杂用水水源,替代原来从陆汇港取水的净水系统,实现市政污水循环利用。

“我们不仅仅是利用城市中水,”长电公司安健环部副主任雷磊说,“刚打进公司的中水还要进行脱氨氮及沉降处理,去除其中的化学需氧量和氨氮含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如果说一期工程考验的是建设者的智慧,那么二期工程考验的则是建设者的精神。

2012年上半年,县政府与长电公司签订责任状,要求中水二期工程必须在当年年底实现投产。工程自2012年6月开始动工建设,只有半年的时间,困难极大。

“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6月正是江南的梅雨季节,连绵不断的下雨天使施工进度变得缓慢,为了不影响工期,施工人员一到好天气,就加大工作量,见缝插针地进行作业。

雨季还对土方开挖产生不利影响,二期开挖区域土质酥松,北靠一期工程,南临318国道,西边还有个仓库,为了保证安全,工程管理人员多次对开挖、支护方案进行更改,通过打钢板桩来巩固土层。

这还不算什么,最让人头疼的是台风和暴雨。2012年夏天,台风出奇的多,尤其是“海葵”来临之时,风雨极大,工程上采取了各种防风加固措施,项目管理人员都是24小时在现场看护。

为推动工程顺利实施,长兴县政府给予中水回用项目“零价格供水”“零距离送水”“零分歧争取”和“零障碍施工”的政策支持。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6)

长兴发电公司城市中水回用工程全景

2009年8月和2012年11月,长电公司中水回用工程分两期建成投运,实现了长兴县主城区绝大部分城市生活污水和整个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污水的“再利用”。

静下心来算算,这笔账数目惊人。没有中水回用工程之前,长电公司每天消耗的新鲜水全部取自陆汇港,日均消耗量约4.5万吨,一年就是1640万吨;而中水回用工程投运后,公司消耗水量的绝大部分取自长兴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中水,以70%的比例计算,一年利用城市中水达1148万吨,相当于一个西湖的蓄水量。

长电公司中水回用工程,每天吐纳吸收长兴县城6万吨的城市中水,实现污水的重复利用,减少其中的污染物排放。

据长兴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浙能长电公司中水回用二期工程投运后,为长兴县“十二五”期间COD、氨氮贡献减排率分别为14%和13%,成为该县“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减排工程之一。

中水回用工程投产10年来,设备运行高效稳定,功能发挥持续良好,已累计减少化学需氧量排放约3311吨,减少氨氮排放约356吨,有力支持了浙江省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的顺利完成和太湖流域的综合治理,取得了安全生产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效果。

“为保障中水回用工程安全可靠,化学专业人员会实时监控水质情况,定期对其中的酸碱度、氨氮、化学需氧量等进行检测,并有运行巡检人员每天六次开展全面的设备巡查。”长电公司运行部化学专工张佳宁说,“一期、二期工程总计投入资金约9000万元,同时每年的维护管理费用还要二三百万元。”

长电公司的党员们还会定期开展志愿活动,为中水回用项目沉淀池清淤、清藻,进一步保障设备稳定运行。

随着科技持续进步,中水回用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今年,长电公司将通过实施一系列运行优化及扩展应用项目,把中水进一步作为机组锅炉的补给水,每年可减少河水取水费、运行电耗、药剂投加费用、膜清洗费用等合计368万元,届时,长电公司将成为长江以南地区首家实现“淡水零取用”的燃煤发电企业。

从企业的经济意义来看,企业是有边界的。但是,从企业的精神层面来看,企业应该具有无边界的解决问题思维,以及无边界的整合和运用资源能力。浙能长电公司正是利用这种无边界的思维方式,跳出“围墙”,借助所有的内外资源,融入地方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实现转型发展。

静水流深,沧笙踏歌。长电公司将继续按照书记对浙能集团带头践行循环经济的要求,持续践行“两山理论”和“八八战略”,主动融入地方循环经济发展,赴一场与城市发展共生共荣的“绿色约定”。

↓↓↓

回顾:【浙能好故事】序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7)

浙商创业故事体现合作精神(为有源头活水来)(8)

《浙能好故事》有声书陆续更新中……

音频:集团团委新媒体事业部

本期编辑:江 欣 祝益军 陈 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载自浙江能源,所发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010-65367702,邮箱:hz@people-energy.com.cn,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