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以前听过一段故事:如果一个人欠另一个很大一笔债,生前还不清,那下一辈子就会到债主家里,直到还清以前所亏欠的债务,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民间故事借债还债?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民间故事借债还债(还债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借债还债

很久以前听过一段故事:如果一个人欠另一个很大一笔债,生前还不清,那下一辈子就会到债主家里,直到还清以前所亏欠的债务。

前一段时间热播的电视剧《欢乐颂》成了办公室美女们热议的话题,虽然我并没有看过,但每天耳濡目染也大概知道了故事情节。每当他们说起“樊胜美”这名字时,我会不由自主的想到我的小姑,一个和樊胜美相似但又相差千里的人。

小姑是我三爷爷家的姑娘,虽然叫小姑但也只是辈分大而已,实际只比我长两岁。三爷家一儿一女,儿子我叫三叔,女儿叫小姑。小姑蛮漂亮的,腿长个子高,算的上村里最漂亮的姑娘。

其实小姑并不是三爷爷家亲生,是在爷爷开煤矿时矿上一对四川矿工夫妇生下的。小姑读书还可以,在镇里读初中也是成绩拔尖的,初中毕业家里嫌去县城读高中费钱觉得姑娘读那么多书没用,无奈,辍学。打工吧,不够十六岁。没地方收,只能到我爹开的酒店做服务员。后来我离家读书便很少见她了,再后来酒店转手,我问小姑哪里了,答曰“早不干了,去了省城”

再见到她的时候是三叔婚礼上,可以明显感觉到她比读书的姑娘们要成熟很多很多。她说在北京做事,毕竟北京大一些,可以挣的更多。后来听长辈们说三叔结婚小姑给了大概两万块,当时觉得小姑挣得真不少,不过也够大方的。

上大学很少回家,她也很少回家,只有在过年时候偶尔才能见到她,每次见她回来都会给三爷爷,三叔一家买好新衣服和年货,但却从未见他们对她说过半个谢,仿佛这都是理所因当。

大四最后一个学期在家实习,有一天堂弟发微信说小姑回来了,晚上叫一起吃饭。吃饭中得知三爷爷生病住院,把她叫回来了,大家都心知肚明,其实就是让姑娘掏钱呗。晚上回家提起,老爹说“他家人每次都这样,一花钱就想起闺女,儿子一毛不拔,就连抓几副中药都找我们不找他儿子,这种事都习以为常了”听罢,无语。又过了一段时间街上偶遇小姑,告诉我已经辞去北京工作,腰疼的厉害,打算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之后忙着毕业工作,再没见到她。

去年有一天突然接到小姑电话,说在省城约我一起吃饭,得知她要回北京,是来转车的,问她你腰好一点没有,答曰还是老样子。遂说“你一个人也不容易,要不别去北京了,在家里某一份工作好啦,饿不死自己就行了啊,你为家里付出的够多了”,小姑笑了笑说“这次回来带了十万已经花光了,回北京能挣啊,你三爷爷病得看呐,后续治疗还需要钱呢。况且我已经习惯了在外边” 说罢轻叹一口气。

那天她和我聊了许多许多。告诉我从开始打工到现在给家里花了二十万,基本是她全部收入了,没有学历只能从事一些薪水不高的工作,可家里有事她爹总是给她打电话,三叔总是没钱。要是没有家里的花销或许也能在在县城买小房给自己陪嫁。说了好久,我第一次了解到了小姑的无奈,无能为力,只能安慰她保重自己。

后来听说新农合报销了三爷爷的一部分医药费,但三叔把报销的钱都拿了起来,三爷爷没吭气,算是默许。

今年对他们家来说很不平凡。正月初三上午小姑发微信朋友圈说准备回家,下午给她微信也没回。说了一句不会出事了吧,没想到一语成谶。傍晚时候爹急急忙忙回家说三叔去接小姑的路上出车祸了,三叔全部责任,疲劳占道驾驶,小姑当场死亡,三叔重伤送医院,三天后三叔宣布死亡。在这期间三婶以保管为名将小姑的物品拿了起来。后来银行卡显示,小姑身上有两万现金,后来没人提也就不了了之。

人都没了,那就安排后事吧,三叔下葬了才想起小姑,那时候已经在太平间冰柜冻了一礼拜,后来托人讲了阴媒,对方给了十五万算是彩礼钱,算是小姑最后给二老的养老钱。

后来听说有人说小姑连累了三叔,害别人失去丈夫,四岁的孩子失去父亲,完全不念小姑一直以来的好。其实最可怜的还是两位老人,瞬间失去儿女白发人送黑发人,只留下两个很小的孙子。

电视剧里樊胜美结局总归是好的,小姑为家奉献了一辈子,最后离开人世。三爷爷后来说对不起闺女,但人都没了还有啥用。我想大概这就是命吧,如故事所说是上辈子亏欠了专门来还债的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