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大丈夫到底是什么)(1)

在《孟子·滕文公》中,孟子给大丈夫下了而这样的定义:“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要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实行这个原则;高官厚禄不能动我心,家贫位卑不能改变我的行为,权威武力不能挫我志向,这才叫做大丈夫。

当文天祥面对死神,潇洒题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谭嗣同即将被押赴刑场,铮铮气骨不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就连一向柔婉的女词人李清照也在诗词里钦佩项羽的大丈夫气骨:“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无论何时再读这些字词,胸腔中总有一股豪迈在涌溢,气冲霄汉,令人激动不已。

大丈夫即使身心受创,仍能愤然而起,成就一番事业。

大丈夫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大丈夫到底是什么)(2)

年轻时的司马迁为继承父亲遗志,计划写一部全面记述中国历史的“史书”。在他进行了长达二十年的知识积累,开始写作这部历史巨著的时候,李陵事件发生了。当时朝廷专管刑法的廷尉杜周,为了迎合和讨好当朝皇帝,竟给无辜的司马迁判了“腐刑”。按照当时汉朝的法律,被判了刑的犯人是可以用钱来赎罪的,但是司马家世代为史官,根本拿不出赎金,因此他只能屈辱地受刑。

遭受如此酷刑,是人生的奇耻大辱。正直清高的司马迁本来已经没有勇气再活下去了,但是,自己用一生的精力搜罗的材料,以及成“一家之言”的理想还没有实现,难道一切都撒手不管了吗?他不甘心!

大丈夫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大丈夫到底是什么)(3)

经过了无数个日夜的痛苦煎熬,他终于豁然开朗——周文王被纣王关在羑里,写出了《周易》;孔子一生困厄不得志,但他孜孜不倦地教育学生,并且写下了《春秋》;左丘明眼睛全盲,以巨大的毅力写成了《国语》;屈原遭人排挤诬陷,流放他乡,却写出了名著《离骚》;孙膑遭朋友庞涓陷害,被砍掉了两个膝盖骨,他还能忍辱负重,写出了《孙子兵法》。中国历史上的这些伟人给了司马迁莫大的鼓舞,他决心抛弃个人的悲痛与屈辱,效法这些古人,完成自己的宏愿。司马迁出狱后,汉武帝让他当了中书令。他以巨大的毅力忍受着朝廷上下投来的鄙视与嘲讽的目光,经过了十数年坚忍不拔的艰苦努力,终于完成了空前的历史巨著——《史记》。

大丈夫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大丈夫到底是什么)(4)

司马迁虽遭人生奇耻大辱,但他并不因此而屈服,终成一家之言而青史留名,这就是真正的大丈夫。

古人尝言,大丈夫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创不世之基业,立不世之奇功。这是真正的大丈夫,但其标准之高,也让当今之人望而却步。其实修大丈夫之道是从生活中开始,这是一种内在的修养,是一种气质。

黄宗羲的《宋元学案》说得好:“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利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真正的大丈夫能做到以“仁义”为先,是一个注重道义的人,讲究的是要有骨、有气,要挺起胸膛,正直无私,具有顶天立地的骨气。正是:玉可碎,而不可以改其坚;兰可移,而不可以减其馨。此乃真正的顶天立地大丈夫是也!

大丈夫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大丈夫到底是什么)(5)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欢迎您在留言区交流。您的认可和鼓励,是我们精进的最大动力!恳请您把今天的内容转发给您的亲朋好友。不胜感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