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外事学校新课改受学生欢迎,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关于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需要有哪些?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参考一二希望能帮到您!

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需要有哪些(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

与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需要有哪些

——宁波外事学校新课改受学生欢迎

“我们的课改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和老师的积极性,成为受学生欢迎的课改,改变学生对生活的认知和期待,帮助学生提升职业素养、人文素养和艺术素养。”宁波外事学校校长俞毅日前这样告诉记者。

作为浙江省新一轮中职学校课改试点单位之一,宁波外事学校目前正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依托现有艺术、多语种等方面优势,外事学校通过多项改革措施,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建立了一套具备现代职教特征,融艺术素养、人文素养、职业素养培养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深受学生喜爱。

建立学生可多次选择的机制

“基于学生生涯发展的选择机制积极回应了学生升学、就业、出国等真实的需求,为学生成长发展搭建起了一座立交桥。”俞毅说。多次选择的机制不仅体现在学生在校学习、选课阶段,而且还延伸到了学生未来就业、创业阶段,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为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一定保障。

根据学生“工学交替”、实习实训、交流学习等需求,学校给学生提供“弹性学制”,可选择延长或缩短学习年限。此外,还建立了课堂学习、校园活动、远程学习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渠道,给学生提供选择学习形式的机会。

另外,学生在选课阶段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每个专业都有必修、选修课程模块,在选修课程模块中,专业拓展、素养提升、职业指导等类型的限选和自选课程资源,供学生自由选择。

搭建全新的课程平台

与传统课程设置不同,宁波外事学校的课堂中出现了舞蹈等艺术性课程。“学生通过在几年时间里不间断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到毕业时,整个人的气质都不一样了。”学校教务处主任刘必庆说。

这也是此次外事学校课改的亮点之一,“打造艺术素养、第二外语等特色化课程”,放大学校在艺术、多语种、国际化办学等领域的领先优势,着力打造艺术体验、第二外语、国际交往与成长伙伴等特色化课程。提供德语、法语、日语等六种外语供学生选择,设置具体教学情境,多角度地带领学生体验国外文化,并在这些情境中学会简单的语言交流。此外,学校还推行“一校一品”体育特色课程建设,开设毽球课等。

据了解,外事学校还极大地拓展了课程的外延,把校园活动等隐性课程转化为显性课程。实现课程形式由课堂学习和企业实习向社会体验、国际交往、信息终端学习等方向延伸。

构建强大的课程改革支持系统

“为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次课改对学分的认定做了较大的拓展。我们将在学分制的基础上建立学分管理中心或学分银行,把社团活动等新课程观下的课程项目纳入学分认定体系,明确学分的类型和有效时段,为弹性学制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刘必庆告诉记者。

目前,学校正在打造以智能化网络平台为载体的智慧校园支持系统。完善学分制管理平台建设,通过远程管理、移动终端建设,拓展教学组织形式,丰富学业考核与评价方式。在学生不能出现在教学现场的情况下,可通过移动终端完成远程学习,教师也可通过智能终端完成对学生远程学习的监控和对学业的考核与评价。

对于这次新课改,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刘希平充满信心:“只要把有利条件用好、放大,逐步地去克服不利条件,把全省的职业教育办得更有特色和水平,也更有竞争力,才能实现课程改革目标。”

目前浙江省共有35所中职学校列入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在课改的全面推进下,未来几年,浙江势必会在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等方面探索出一条新的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