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号,谢先生的朋友给他点了两杯“都可奶茶”,他说第一杯喝到底时,嘴里吃到了异物。

两杯奶茶21块钱,送到了谢先生上班的地方,一杯是双拼奶茶大杯,已经开封了,另一杯是茉香奶茶大杯,还没有开。谢先生拿出了两截“塑料条”。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1)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2)

谢先生:“喝到底了之后,我想吸珍珠和红豆了,吸到底的时候,发现根本就吸不上去,然后我用力一吸,就连着珍珠,扯着红豆,扯着塑料带,就一起进到我嘴里了,我当时也不清楚,咬着咬着,发现怎么咬也咬不断。”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3)

谢先生说,发现问题以后,他第一时间把都可奶茶的工作人员叫到了现场。

谢先生:“吴副店长也明确地跟我说了,这是珍珠的包装,而且她跟我说过,她们员工的标准操作,是要用剪刀剪的,而不是用手撕的,你可以看到这完全是手撕的痕迹,所以导致这个,可能会进到加料里面。”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4)

CoCo都可茶饮杭州城西银泰店 吴副店长:“不好意思,我给我们领导打个电话。”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5)

被谢先生打开的这杯奶茶,当时加了珍珠和红豆。吴副店长纠正,她当初怀疑这是红豆的外包装,不是珍珠的外包装。半个多小时后,这家店的秦店长赶了过来,她出示了涉及到的两款包装袋。

CoCo都可茶饮杭州城西银泰店 秦店长:“这是珍珠粉圆的,这里有写珍珠粉圆,(谢先生:这是双面的,单面的厚度在多少)单面你摸这里(记者:这很硬啊)这是我们红豆的(记者:这倒是有那么一点,看下面行吗)(谢先生:你换个面,换个面捏吧(记者:有没有可能是这里)。”

两款包装袋的材质都是透明塑料,都很难被撕破,和谢先生手上的塑料不同。在店里同意的情况下,谢先生走进配料间检查,由于塑料袋很多,难以辨别。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6)

CoCo都可茶饮杭州城西银泰店 秦店长:“如果这个真是我们饮料里喝出来的,我们愿意赔偿,(同事)当下也有跟您说,是一赔十的方案(谢先生:我接受那个方案,但是后面的事情,你应该清楚了)后面就是您要走公司的账户,然后我们公司确实也是在5月初在休假的(谢先生:这个不是重点)(记者:什么叫走公司的账户)(谢先生:因为我本身是,就像我之前说的,以前也是做过餐饮的出来的,然后我知道门店的一些规矩,然后我不想让店员去承担这种)。”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7)

谢先生说,当时门店主动提供了补偿方案,按照两杯奶茶的价格,退一赔十,他也接受了,但后来公司方打来一通电话,让他感觉不太舒服。

谢先生:“一而再,再而三地问我,之前的工作是哪个品牌的。”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8)

杭州都可CoCo奶茶有限公司 胡经理:“因为他跟我说他是做餐饮行业的,那我顺便就问了一句,我就担心是不是我们的同行,我觉得我就稍微问了一下,我说您也是做餐饮的,您是哪个公司,或者哪个品牌的。”

奶茶里喝出塑料袋(奶茶喝出塑料条)(9)

胡经理在公司分管后勤,她表示当时只是随口一问,并没有恶意,公司方面也愿意按照门店给出的方案处理。不过,谢先生没有接受这些方案,他表示会向市场监管部门反映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