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学特性

蚕豆根系粗大,居其他豆类之上。主根明显,侧根似弦线状,发生较迟,而且大多为一次侧根。播后20天,株高12厘米,有茎3-5节时已着生根瘤,根瘤菌少,呈圆锥形,常几个密生呈拳状,蚕豆根瘤菌可与豌豆、扁豆互相接种。蚕豆茎方中空,维管束集中在四个棱面上,所以直立不能倒伏,茎除基部发生2-5个侧枝外,上部-般不分枝。

蚕豆种植详细方法(蚕豆种植栽培技术要点)(1)

叶为羽状复叶,由1-3对小叶组成,小叶的数目随着节位而增多。托叶着生于叶柄基部,箭头状。蚕豆花大,常呈紫白色,翼瓣上各有一大黑斑,自第4-5节起各叶腋生2--6朵花成总状花序,自花授粉也能异花授粉,花有香味易引诱昆虫采粉,最大异交率达30%,英果扁圆简形,向上生长。荚到成熟时,由于酪氨酸氧化呈黑色,荚内含种2-7粒,种子扁平,方圆形,成熟时呈黄白色、或红褐色、淡绿色不等,种子生命力强,可保持5-6年,荚壁纤维发达,种子可供食用。

蚕豆种植详细方法(蚕豆种植栽培技术要点)(2)

蚕豆为半耐寒性蔬菜,喜温和湿润的气候,发芽温度要求在8度以上,16度为最适,幼苗能耐-4度的低温,-5~-7度时主茎先端受冻枯死。气温转暖后,可从茎基部发生芽蘖。生育期内20度以下的温度时间长,则分枝多,开花也多。气温在20度以上时,复叶的寿命短,且不发生新叶,生长点常停止生长。开花要求的日均温为10-15度,8度以下和15度以上开的花常为无效花,全生长期约100--140 天。蚕豆苗期耐旱力强,中期耐旱力强,开花期是干旱的临界期。干旱地区的灌溉增产显著,故秋播者,第二年早春的中耕保墒和开花期的浇水,是增产的关键。蚕豆比豌豆耐湿而且耐盐(适宜的pH值为6.2-8)能在水田畦埂上间种,但如土壤过湿,也易发生立枯病和锈病。在有机质多,保水保肥力强而较湿润肥沃的粘质壤土中生长良好。

蚕豆种植详细方法(蚕豆种植栽培技术要点)(3)

(二)栽培技术要点

蚕豆忌连作,轮作年限要求2--3年,北方春播地区的前茬为冬闲地,后茬为夏甘蓝、夏茄子等。在南方多为秋播,前茬作物为夏甘蓝和夏茄子。秋播时间应早于豌豆。蚕豆依种子大小可分为大粒种,中粒种和小粒种。大粒种和中粒种需要肥水较多,耐旱力弱;其中大粒种,豆质较好成熟早;小粒种,种子小,适应性强,多用作间作或绿肥作物,优良的蚕豆品种有大青扁等。

蚕豆种子大,子叶不出土,发芽时间较长,盖土不易过浅,以6-9厘米为宜,粘重土壤中宜浅些,播种方法大多采用点播行距30厘米左右,株距20厘米,每穴2-3粒,每亩播种量为8-12公斤。

蚕豆种植详细方法(蚕豆种植栽培技术要点)(4)

蚕豆的管理大致与豌豆相同。唯蚕豆分枝力强,秋季播种的植株主茎开花结英数少于基部1-2个分枝的结荚数,座荚率也低,因此,摘除主茎及其少量花英,可改善体内营养状况,增加分枝及其花荚数,延长开花期,提高稳荚率。春播的生育期短,主要靠主茎开花结荚。蚕豆由下而上开花结荚,下部豆荚已渐充实时,上部仍继续长叶和现蕾开花,但顶部的花朵往往不能结荚,徒然消耗养分,而且枝叶繁茂,影响透光,所以后期摘心可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抑制向上生长,减少落花,增加茎粗,防止倒伏,促进早熟和使结荚饱满。

蚕豆种植详细方法(蚕豆种植栽培技术要点)(5)

根据蚕豆有6-7个小叶组成的复叶出现时(约在16节左右),是不孕花开始产生的标志的特性,可以在16节左右时摘心,方法是摘去茎顶1-2寸长为度,摘心要在睛天阳光下进行,以免阴天伤口不易愈合而引起腐烂。南方温暖地区4月中下旬,当豆荚充分膨大,豆粒饱满时即可作为采收作鲜食用。收于豆粒者,待大部分豆荚干枯后采收。

以上所述仅供参考,建议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