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小的生命,是一个家庭的爱与希望。

几层棉布,千针密线,绣出一个栩栩如生的虎头,更藏着一颗爱你的心。

谁家稚子蹒跚学步?谁家祖母夜里挑灯?

穿在脚上的不仅是一双鞋,更多的是满满的爱。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

作为一个90后,我是穿着奶奶做的虎头鞋长大的。奶奶的针脚很好,刺绣也很美,做出来的虎头鞋像是真的一样,威武英气。

妈妈说,小时候,我最喜欢奶奶做的虎头鞋了。然而,我长大了,鞋小了,奶奶走了,我留下了一双虎头鞋,一双奶奶做的虎头鞋。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

虎头鞋是汉族民间传统手工艺制作的童鞋,鞋前脸儿和鞋帮上绣制虎或虎头图案。在小孩一周岁的时候,家中长辈开始为其穿上虎头鞋,既让蹒跚学步的孩子可以稳稳地走路,也祝福孩子平安喜乐,还可以驱鬼辟邪,保护孩子没病没灾,饱含了长辈对儿孙浓浓的舐犊之情。

虎头鞋做工复杂,一双好的虎头鞋必须全部用手工缝制:需要打袼褙(gēbèi)、纳鞋底、做鞋帮、绣虎脸、上鞋帮,最后还要扎上虎须,缝上带子。有些富贵人家还会在虎头上使用刺绣、拨花、打籽等多种针法。虎头鞋面的颜色以红、黄为主,虎嘴、眉毛、鼻、眼等处常采用粗线条勾勒,夸张地表现虎的威猛。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5)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6)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7)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8)

打袼褙

袼褙是做虎头鞋必备的一种材料,鞋底和鞋帮都是用它做成的。首先在一个平面上铺一层纸,再把一层层的碎布用面粉做的浆糊粘在一起,碎布要贴得平整,均匀,这样孩子穿上才会舒服。然后再将贴好的碎布晾干,揭下来的一大张厚布就是袼褙。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9)

纳鞋底

首先用鞋底样做模,剪下做鞋底要用的袼褙,一般一只鞋底用3-4层,做一双虎头鞋就要连续剪6-8片袼褙。然后分别把两只鞋底的袼褙叠在一起,用粗麻绳简单的缝一下,这就是鞋底的雏形了。

包边、铺底都是对鞋底的美化处理,包边所用的布条宽度大约有 2厘米,颜色较淡,多为浅色的小方格布料。剪布条时要格外注意,不要顺着布料的纹理剪,而是要与布纹成45度角,斜着剪,否则布条较窄,容易脱线。包边时要顺着鞋底的走向,均匀而平滑的将布条包在鞋底四周,两侧布条所留宽窄一致,才算是功夫到家了。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0)

铺底就是在做底的一面先铺上两层碎布,再铺一层纯色的软布,这样纳出的鞋底饱满有力、美观大方。铺的最后一层软布,应略大于鞋底,缝制时要将布边向里折进去,使它又略小于鞋底,然后再用细小而匀实的针脚将其缝住。

做好了上述准备工作之后,就开始纳鞋底了。别看鞋底被踩在脚下,只有走路抬脚的那一瞬间,才能露一下脸,可这鞋底的线花却大有讲究。选线要选择与鞋底颜色反差明显,但还要搭配协调的彩线,彩线一般是由多股细线拧在一起的粗线。

由于鞋底比较厚,纳鞋底时还时常会用到针锥,针锥扎孔、大针引线,拉线、紧绳一气呵成。线花还可以纳出各种形状、有斜排列、十字花、菱形,以及能够想象出的各种图案。心思精巧的人,总会纳出与众不同、惹人羡慕的线花来。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1)

做鞋帮

鞋帮同样是用袼褙做成的。用鞋帮样儿做模在袼褙上剪出鞋帮的大概形状,一只鞋帮是由这样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两块袼褙缝制而成的,所以我们要剪四块做鞋帮的袼褙。剪下后简单地与样子缝到一起,再进行仔细的裁剪,去掉多余部分。注意鞋帮的后部和前部要多留一些,大约宽于样子0.5厘米,以便最后缝合。

鞋帮面儿多为绸缎,或红或绿,颜色鲜艳;鞋帮里子则选择棉布,柔软舒适,颜色淡雅。将剪好的面儿和里子用浆糊粘到袼褙上,位置要对准,粘得要平整,鞋帮面可以只裁剪后半部分,前半部分可以不贴,因为这部分将来要上虎脸。贴好晾干后将整个鞋帮裁剪整齐。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2)

绣虎脸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3)

虎脸的制作才是真正的艺术活,由祖辈传下来的经验,加以生活小情趣,心灵手巧的女人信手拈来就是一个生动的造型。女人们将剪好的样子放在用来锈制虎脸的黑布上,用笔描出花型,然后便开始手工刺绣。绣虎脸先从虎的五官开始绣,再绣一个大大的王字,最后再用金色丝线勾边,这样这个虎脸的气势就出来了。最后再扎上胡须,真是一个威风凛凛的百兽之王。

剪下绣好的虎脸,剪成与鞋帮前半部分相同的形状,尔后结合包边把虎脸上到鞋帮上。包虎脸所用的布条与包鞋底的要求基本相同,可再窄一些。将虎脸放于鞋帮前部即上虎脸处,而后把包边布条放于虎脸的上方,对齐边沿,将三者缝在一起。缝制时沿着虎脸的走向,顺序将其缝起,包括两只虎耳朵。然后将布条翻下去,再缝一次,这次针不要扎在布条上,而是细小的扎在绣虎脸的黑布上,这样从正面看上去是看不到针脚的,这虎头鞋也才算做得精致、地道。

上好虎脸后还有一道工序就是掩鞋口。掩鞋口其实就是把鞋帮上留作鞋口的地方,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包边处理,使鞋看起来整洁、美观、大方。这样整个鞋帮部分就算是准备好了。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4)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5)

上鞋帮

待鞋底和鞋帮全都准备齐全之后,就要把它们缝到一起了,也就是上鞋帮。先把鞋帮前端虎脸处对折,缝合。再把留作虎脸的部分紧帖着缝到鞋帮的前端。

上鞋帮时,先从前端虎脸处开始,针脚扎得要匀,线绳拽得要紧。还可以将鞋帮的底边向里折一小溜,以方便扎孔。上鞋帮需要针锥、麻绳和大针相互配合,针锥扎孔、大针引线,拉线、紧绳一气呵成。在两侧都上到中间时,将鞋帮后部比量合适后缝起来,再继续上完鞋帮。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6)

扎虎须

虎须是用彩色毛线做成的。首先选择与虎头鞋颜色协调的毛线,取大约有六七根的一小绺,在手指上绕几圈,剪断后扎在虎嘴的两侧,并修整成绒球状。刹时,这虎头鞋就又多了些灵气。待孩子穿上这虎头鞋,走起路来,这两个绒球做的虎须上下颤动,十分惹人喜爱。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7)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8)

时光流转,虎头鞋的脸部造型变得丰富多彩,有母子虎、麒麟虎、王字虎、雀虎双喜等等,还在虎脸上加了许多其他的小动物,如蝴蝶、蜻蜓、喜鹊等等,花样繁多。

虎头鞋讲究送双不送单,六双、八双十二双,多多易善,寓意孩子福禄双全。每一双虎头鞋都是一份祝福。几缕彩色的丝线来来回回间就变成了一张栩栩如生的虎脸,雪白的寿桃鼻,黑漆漆的老虎眼,粉嘟嘟的莲花脸,都是最朴实而又真挚的爱。

虎头鞋始于民间生活,变成了民间艺术,继而变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它本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是每一对祖孙、每一对母子共同的回忆。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19)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0)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1)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2)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3)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4)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5)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6)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7)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8)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29)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0)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1)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2)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3)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4)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5)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6)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7)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8)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39)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0)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1)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2)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3)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4)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5)

小虎头鞋(虎头鞋记忆中爱的感觉)(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