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

1.穴所在,主治所能

腧穴都能治疗所在部位及邻近器官的病证,这是腧穴的近部主治作用。例如,鼻区的迎香、口禾髎以及邻近的上星、通天等均能治疗鼻病;分布在耳区的穴位多能治疗耳病,分布在肩部的穴位多能治疗肩部病证,分布在躯干部的穴位,由于邻近脏腑就能治疗相应部位内脏的病证。

特定腧穴歌诀(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1)

2.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腧穴能主治所属经脉循行部位及其深部组织、器官的病证,这是腧穴的远部主治作用。在十二经脉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中,腧穴的远治作用尤为显著。例如,列缺不仅能治疗上肢病证,还能治疗头顶部、胸、肺、咽喉以及外感病证等;阳陵泉不仅能治疗下肢病变,还能治疗胁肋、胆、肝、神志病以及痉挛、抽搐等筋的病证。

十二经脉中,手三阴经都联系胸部,分别主治胸部心、肺的病证;手三阳经都联系头身部,分别主治头面、头侧及头项部的病证;足三阳经联系头身部,分别主治头身的前、侧、后部的病证;足三阴经都联系腹部,分别主治腹部内脏的病证。

特定腧穴歌诀(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2)

3.特定腧穴,特定主治

特定穴不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还有独特的主治作用。如背俞穴、原穴主治五脏病证;募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病证;郄穴主治急性、痛性病证;八会穴主治慢性、虚弱性病证等。

4.同一腧穴,双向主治

腧穴治病具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机体在不同状态下,同一腧穴会表现出两种相反的治疗作用。如足三里穴、天枢穴,在腹泻时起止泻作用,当便秘时又起通便作用;内关穴可使心动过缓者心率加快,使心动过速者心率减慢;合谷穴在解表时可以发汗,在固表时又能止汗等。

5.主治相同,疗效有别

某些腧穴在主治病证上具有相同性,但其临床疗效并不等同。例如,二间、三间、合谷、阳溪均可治疗牙痛,但以合谷疗效最好;艾灸隐白、太白、三阴交、少商、至阴均有转胎作用,但以至阴穴疗效最好。

特定腧穴歌诀(腧穴主治的基本规律)(3)

6.主治要领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经脉所过,主治所及;本经腧穴主治本经病,表里经腧穴配合治疗表里两经病;邻近经穴,治疗作用多相近;四肢部穴,以分经主治为主;头面躯干穴,以分部主治为主。

以上节自石学敏教授的《实用针灸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