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山城,重庆还有一个“江城”的称号。长江、嘉陵江把主城区一分为三,北有江北、南有渝中,东有南岸,正是因为这种特殊的地理构造,在还未广泛兴修大桥之前,轮渡曾是重庆人过江渡岸唯一的交通工具。石板坡长江大桥通车后,重庆的过江轮渡航线陆续退出舞台。直到2019年1月,江面被一声汽笛声打破,时隔多年的轮渡又以观光客轮的方式重回人们的视野。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1)

从竹筏船到渔家木梢船

1938年1月1日,重庆主城第一条轮渡航线从储奇门至海棠溪开航,在之后的数十年时间里,轮渡成为了市民渡河首选的交通工具。80年代初的重庆,还只有嘉陵江大桥和长江小南海铁路大桥,人们从渝中区到南岸区、江北区,大部分时候还是要依靠轮渡。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2)

石门大桥

在重庆生活四十年以上的人,不会忘记那些几分到几毛的船票:渝中区朝天门——南岸区弹子石轮渡、渝中区朝天门——江北区江北城轮渡、九龙坡区钓鱼嘴——巴南区鱼洞轮渡、南岸区大兴场——江北区郭家沱轮渡、九龙坡区冬笋坝——江津区顺江镇轮渡、渝北区大竹林——沙坪坝区南溪轮渡、北碚区三圣镇——北碚区水土镇汽车轮渡……一艘艘渡船,让重庆这座“江城”的具象更加清晰起来。

朝天门的两江汇聚,是重庆最具代表性的名片之一。但其实,重庆区县还有三江汇聚的地方。长江流经重庆的部分长达691公里,两大流域较广的支流——嘉陵江与乌江相继在中部与长江汇流。此外,重庆还有众多的江河:渠江、涪江、龙溪河、小江、大宁河、綦江、酉水河,分布在重庆的各个区县,如同一根根血脉,孕育着重庆百姓。密集的江河山川,使得重庆人与船只交往得更加的密切。早些年间,重庆人更愿意把轮渡这样的交通工具,通俗地叫成“过河船”。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3)

洪崖洞

过河需求存在于重庆各大区域,大到城市,小到乡镇,几乎哪里有河流哪里便有船只。依靠智慧,人类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船只——北有羊皮筏,南有竹筏船简易的竹筏船是当年重庆乡下最常见的水上工具,在河道并不宽阔、水流潺潺的地带,常常会遇见一种自助渡河的方式。靠河的竹筏船被拴系在岸边,没有船夫,没有撑杆,渡河仅仅需要两岸横过一条麻花绳前进。到后来,依江而生的渔民用上木梢船,条件稍微好一点有小型机动船,虽以捕鱼为生,他们也抗拒偶尔帮人渡河。遇到重大的节庆日,运气好还能碰见行驶在大江里的小型机动船前来帮忙渡河,有的拉着矿砂,有的装着散货。即便如此,渔民们还是乐此不疲地将过往的人们送临彼岸。

随着轮渡的新兴,大型的客船纷纷出现在重庆江河之上,载客量大、速度快、航线多等优势,逐渐地节省出重庆市民渡河的成本。记忆中的那些满载人情的过河船也慢慢被边缘化,直到完全消失在岁月长河。换言之,这就是“过河船”的转折点。

两岸之间,直线最短

得天独厚的山水美景,趣味丰富的建筑结构,为重庆的旅游业赋予了极为鲜明的色彩。可虽然两江贯穿主城,却并不代表这是一条无法逾越的城市鸿沟,反到因江水的存在,让这座的城市的交通更有趣味。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4)

长江索道

汽车、索道、轻轨、轮渡,形形色色的立体交通工具,仿佛在重庆主城上演着“海陆空”交通演练。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但在重庆,这条直线有4种选择路径,所以生活在这里,人们能够享受到与其他城市大不相同的乐趣。桥梁上穿行而过的车辆,相互打着照面,车流就像重庆商圈那样,有时热闹,有时清闲。桥梁的中间是轨道交通,那里乘坐着赶往下站的乘客,窗外是看不完的风景,而对于本地市民,这些场景已是司空见惯。在天上滑过的“土飞机”(索道),是外来游客最为喜欢的交通工具之一,他们享有上帝的视角,凭栏俯瞰脚下的两岸丽景。只有水上走廊的视角最低,滑过江岸的轮渡,行驶在两岸之间,比在站对岸的视觉来观望洪崖洞,更为亲近。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5)

长江索道

轮渡是重庆人记忆中的视角,千百年的风雨历程,塑造了属于重庆人自己的码头故事。重生而归的汽笛声吵闹着江畔,陪伴着日出一同唤醒嗜睡梦中的人们。甲板上迎来微风,凉爽依旧,水润的空气夹杂了旧时的乡愁,些许的乘客似乎沉醉其中,还在等待靠泊后那一段熟悉的石板路。朝天门—弹子石轮渡正式恢复开航,两岸的建筑、道路却几经换了面容,褪去石壁上的绿衣,杂草、泥土混着水泥砌进了石板之下,一切都在改变,不变的只有地名和记忆。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6)

大竹林轮渡

今年开航的航线中又多出一名新成员。大竹林——朝天门轮渡航线是重庆轮渡继开通朝天门至洋人街航线之后的第二条观光轮渡线路,整个航线一日共有6个航班,12个单程,6个往返。开班时间早上7:30,晚上6:00收班,两艘船舶为姊妹船,分别是交运轮渡06和交运轮渡09,船长43.6米,宽10米,满载吃水1.25米,设计航速21km/h,满载350人。船舶设有两层甲板,一楼为休闲区,设置沙发座椅,二层为无遮挡观景区,布置观景长凳,能满足游客360度观景需要,观景体验良好。

70分钟的水上打卡

大竹林——朝天门轮渡自开航以来,凤栖沱码头、朝天门码头再度热闹了起来,每日早晚高峰,两个码头便成了最拥挤的时候。轮渡在重庆虽算不上主流的交通工具,但居住在大竹林附近的人们,轮渡又是一种可选的交通路径。嘉陵江面河道宽阔畅通,且没有任何拥堵的情况,70分钟预计抵达时间可以说是分毫不差。大竹林一路向东驶向朝天门,沿途涵盖磁器口、洋炮局1862、李子坝轻轨、洪崖洞、重庆大剧院、朝天门广场等多个嘉陵江畔地标和火热景点。这一点是大部分人认为轮渡最为直观的旅游价值,如同大众所评价一样,轮渡可能是继索道之后的又一个爆红的交通工具。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7)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8)

大竹林渡口曾经是一片老厂工业区,陈旧的砖厂、社区是撑起了重庆为数不多的工业记忆。黄葛树、草木生长在江边湿地,码头边停泊的趸船、轮渡似乎把视角又拉回到那个时代。当轮渡驶出码头,挂榜山渡口的渔船和田地是视线最后停留的地方。一幢幢住宅高楼拔地而起,双碑嘉陵江大桥成了城市新旧的分割界限。

沿江前行,磁器口古朴喧闹的情景立现眼前。不过两三层的房舍屋宇错落有致,千呼簇拥着建在江岸上。青砖柱、白粉墙、红漆木楼、花格木窗,以及带有明显刻度的水位线。“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已然被来往的游人磨棱得平滑的坡坡坎坎。磁器口是沙坪坝文化厚重的基石,而类似重庆国际创客港、洋炮局1862等“新生”文创园,在嘉陵江航道也是鳞次栉比。它们都依托于老厂的历史背景,经历着修缮改建,和现代创意美学融为一体。站在船舷边的游客,即能看到一排排厂房和遗留下的工业大烟囱,在这些棱角分明的建筑中,不断地输送着那一股老厂新生的魅力。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9)

磁器口

嘉陵江航线蜿蜒悠长,航道上的风光也让重庆人为之感叹。恍惚间,十年已去,纵然城市的妆容换了一番模样。但在码头上,仍然能看到那些充满童趣的画面,散步、戏水、垂钓、露营的人们聚在嘉陵江的各个码头。在这座因江而兴的城市,重庆人依旧保留着一份对江河的眷恋,每逢春夏,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走到江边,去找找儿时的码头回忆。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10)

转瞬即逝的变化,将江岸的故事一并埋进沙河。头顶上空架了桥梁,轮渡如同一只蚂蚁穿行在桥洞下,经过时的余荫还会让人感到一股凉风。嘉陵江沿岸的十座大桥宏伟庄严,每一座都标志着时代的色彩。牛角沱嘉陵江大桥是重庆主城首座城市大桥,石门大桥是当时国内最大跨径的独塔单索面斜拉桥,还有创下斜拉索吨位世界之最的千厮门大桥……不仅如此,千厮门还凭借别致的外形和地理优势,转型成外地游客眼中极具重庆特色的打卡地标。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11)

轮渡经过大溪口码头后,游人应接不暇,相隔几分钟就会迎来一个标志性的建筑物。直至视野中出现那座吊脚楼群,轮渡的航程才要接近尾声。

重庆的黄金三角区

赤黄的长江水漫过边际,在渝中半岛的中部被嘉陵江抵御在外。此刻,若能清晰地看到重庆两江汇聚的景观,便是说明大竹林——朝天门轮渡已达到了终点,却又是另一班轮渡(朝天门——弹子石)的起点。这一班重生的轮渡早20年前就名声在外,朝天门码头作为重庆最早最大的水运集散地,当时光是这一班轮渡的客流量就达到了几百人,客船上的拥挤程度堪比高峰时段的两路口地铁站。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12)

这条重庆最经典的轮渡线,虽然航程仅有1.5公里(单程),靠泊3个码头,但是承载了重庆人太多的回忆和感情,江北、渝中、南岸的市民主要是通过这个航班来往互通。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朝天门、解放碑就是各地市民最向往的城市中心。鲜香麻辣的美食、琳琅满目的商品、林立的高楼大厦都成“城外人”进城的理由。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13)

洪崖洞

光阴荏苒,岁月变迁。朝天门——弹子石轮渡所途径的地区打造出一个又一个重庆名片,江北嘴、弹子石如今也有了新的定义,在朝天门对面迅速建立起成群的金融大厦,构成重庆经济中心的业态;位于朝天门河流的东北处,又打造出以南山生态沿线的文旅产业。有不少的经济学者,将重庆的朝天门、江北嘴、弹子石,比作上海的陆家嘴、上海港、上海世纪公园,甚至是英国伦敦的伦金融街、伦敦港、伦敦海德公园。每一座城市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中心、枢纽港口和城市绿心,或许,朝天门——弹子石轮渡沿线区域就是未来重庆的黄金三角区。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14)

朝天门

重庆民国老地图(江城轮渡回忆录)(15)

弹子石老街

对于外地游客而言,朝天门——弹子石轮渡沿线是重庆众多著名景点扎根的区域。渝中半岛坐拥历史名城的美誉,从上世纪50年代到抗战时期保存了大量的人文建筑,全国首屈一指的吊脚楼建筑群也完整地复刻在江畔。江北嘴CBD云集世界一线大牌及各大高端购物旗舰项目,不仅有国际化的购物体验,还配备了基督教堂、明玉珍睿陵、三洞桥民俗风情街、重庆科技馆、重庆大剧院、中央公园等文化娱乐及公共设施。而弹子石作为重庆新添的山城文旅圣地,拥有西南地区著名水陆埠口的历史,法国水师兵营、王家大院、百岁坊等开埠文化根脉也融入在弹子石老街境内。在弹子石背后,是坐拥2500公顷南山风景区,景区内有著名的游客打卡圣地——一棵树观景台,在这里可以将万家灯火的山城夜景尽收眼底,那灯火流萤的下面,便是滔滔江水,和一艘艘渡过了时间长河的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