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卫计系统启动“五小”竞赛 脑洞大开 小发明解决大问题

有趣的黑科技小发明(小发明解决大问题)(1)

“我们反复试验了很多回,就是想通过这个东西,解决患者因特殊体位要求难以翻身造成的枕部、耳部、足跟部等压疮问题。”8月20日,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护士正在示范他们科室的小创意——“耳部防压疮枕”。

仔细一看,这个“耳部防压疮枕”用纯棉质地的花布,裁剪成花朵形样式,内部充填黍子,做成直径约25厘米左右,厚度为6厘米左右大小的中间镂空……材料轻便可取,正如患者宋铁生所说的那样,护士的一个小发明,解决了他的大麻烦,同时更解决了临床诊疗中的一个大麻烦。

护理小发明,服务患者效果好

这些凝结了医务工作者心血和汗水的小发明和小创新,就像夏日花开,朵朵鲜艳。“我们是农村的,棉布和黍子家里常备,所以做起来也比较方便,给我妈用这个耳部防压疮枕,她感觉很舒适,很凉快,成本低,而且还减轻了母亲的痛苦,使用也方便。”患者家属李二娃(化名)说。

如今,李二娃母亲就医感受的改善,得益于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上下如火如荼开展的“五小”竞赛。正是这些小发明、小创造,让患者的就医、住院变得不再辛苦,像这样的小发明在晋中一院还有很多,呼吸科负压引流装置、产科乳旁加奶器、心胸外科便携式引流瓶套……其中护理方面的作品占到一半以上,有些还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

为激发卫生计生系统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活力,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服务水平,今年4月份以来,晋中市卫生计生系统与晋中市总工会在全省首次创造性的启动了卫生计生系统“五小”竞赛活动,鼓励广大医务人员锐意进取、积极创新。四个月的时间里,晋中市各医疗机构的“五小”竞赛活动全面开花,硕果累累,最重要的是,医务人员的这些奇思妙想最终造福了广大患者。

走访时发现,在各医疗机构里,医护人员的小发明、小创造层出不穷,临床应用效果良好,得到了广大患者的普遍赞许。宋铁生说,护士发明的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套解决了他的大麻烦,以前没有时,下床活动,身体伸不展,老是猫着腰,不舒服,而且胸瓶放在地上,经常担心胸瓶被家里人踢倒,现在感觉放心多了。

让宋铁生赞不绝口的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瓶套是晋中一院心胸外科梁江艳想出来的巧点子。“心胸外科患者需要留置引流管来引流血液、气体等。引流管连接的胸腔闭式引流瓶材质较轻,在临床应用中,易发生倾斜,倾倒可能造成气胸。严重者甚至发生管路滑脱,增加患者医疗安全风险。”梁江艳说某日上夜班时,突发灵感,想着做一个便携式的胸腔闭式引流瓶套,反复试验了几次,还真的成功了,临床应用起来得心应手,患者普遍反映比较好。

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

在“五小”竞赛活动的带动下,晋中市各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无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普遍感觉就诊更舒心了,临床更方便了,疗效与口碑双丰收。“自从开展"五小"竞赛活动以来,医护人员日常的诊疗、护理工作中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医患矛盾明显少了,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让晋中老百姓真正受益。”晋中一院副院长郭卫梅说,这项竞赛在造福患者的同时,还给了广大职工一个展示自己的大舞台,职工的创新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了,职工素质也得到很大提升。“设计产科乳旁加奶器,最初是因为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许多妈妈在产后最初几天,往往乳汁不足,因为担心宝宝吃不饱,经常使用奶瓶加奶,导致宝宝发生乳头错觉而造成母乳喂养失败。”产科责任护士说,她们发现如果将去掉头皮针的输液器软管套在20ml注射器上制成乳旁加奶器,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刚生完宝宝的李鸿雁,产后前两天奶水不够,她说,护士给我使用了乳旁加奶器加奶,每次加奶时宝宝连软管和乳头一起吸住,期间,宝宝也没有不认自己的乳头,自己也没有因为吸吮不足而发生乳房胀痛,真的非常方便。

“看起来不起眼,用起来很方便,实践出真知。”晋中市委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总工会主席杨建平对卫生计生系统涌现出来的“五小”竞赛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小方法大效果,小创新大作用,自“五小”竞赛开展以来,晋中市卫生计生系统医务人员、干部职工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五小”竞赛的舞台上来,并通过不懈的努力,绽放出动人的华彩。据了解,在全市卫生计生系统的“五小”竞赛活动中,仅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就有助行器、呼吸科负压引流装置等100余种小发明小创造,吸引了患者和家属的广泛关注。

“我们要让创新变成现实,让"五小"转化为生产力。”晋中市卫生计生委党组书记、主任连建华表示,“我们开展"五小"竞赛活动,就是要群策群力,从自身岗位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消耗、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增加群众满意度,提高医疗卫生整体服务能力。

本报记者 郭靖 通讯员 郝东亮 赵素萍

【责任编辑 董晓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