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促招商升级(招商咸宁招商的)(1)

今年以来,紧紧围绕市五届三次全会确立的“推动咸宁率先建成全省特色产业增长极、开启新时代咸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发展目标,全面贯彻落实“一区两带三大四重五城”、“三抓一优”和“一城十区二十景”等工作部署,大力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

一、招商引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至6月,全市新签约项目391个,协议投资总额845.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33个,合同投资额300.8亿元;非工业项目158个,合同投资额544.8亿元。新签约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115个(工业项目66个,非工业项目49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个亿元以上项目的115%,10亿元以上项目21个(工业项目7个,非工业项目14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个10亿元以上项目的210%。全市累积到位资金597.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000亿元的59.8%。

咸宁高新区及各县(市、区)完成情况:咸宁高新区新签约项目31个,合同投资总额94.2亿元;咸安区新签约项目55个,合同投资总额135.5亿元;嘉鱼县新签约项目68个,合同投资总额170.8亿元;赤壁市新签约项目59个,合同投资总额91.9亿元;通城县新签约项目49个,合同投资总额163.8亿元;崇阳县新签约项目51个,合同投资总额133亿元;通山县新签约项目78个,合同投资总额56.4亿元。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工业项目支撑明显。在新签约的391个项目中,工业项目233个,同比增长39.5%,非工业项目158个,同比增长1.9%。工业项目在三个产业类项目结构中占比达到60%,同比增长15.8%。

(二)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在今年签约的115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中,注册的有69个,注册率为60%;开工的有29个,开工率为25.2%;投产的有2个,分别为咸宁高新区投资额3亿元的XS运动饮料一期项目和通山县投资额1.6亿元的洪茂竹制品项目。在2017年签约的401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中,注册的有384个,注册率为95.8%;在今年上半年开工的项目有57个。在2017年签约的82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中,注册的有69个,注册率为84.1%;开工的有36个,开工率43.9%;投产的有10个,包括投资额10亿元的志特智能装配式建筑与新材料科技园、10亿元的维达力电子玻璃产业化赤马港基地、20亿元的华润风力资源投资开发、30亿元的天宝光电、11亿元的中建标准厂房及配套设施建设、200亿元的手机全产业链生产、12亿元的尚禾绿色农业旅游综合开发、15亿元的凯鸿商业综合体、10亿元的燕厦分布式风电、10亿元的九宫山风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等项目。

(三)项目信息储备丰富。截止目前,市直共捕捉有效招商项目信息274条,其中重点在谈项目112个,包括总投资400亿元的华中生态科创谷、总投资额200亿元的恒大养生谷、总投资32亿元的中农批咸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总投资25亿元的正威咸宁文旅综合体及宁威产业园、总投资额10亿元的火火兔产业园、总投资6亿元的奥达科高端紧固件研发制造基地、总投资12亿元的戈碧迦汽车照明玻璃生产、基金规模15亿元的碧鸿资本基金 产业等项目。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三个“不动摇”,做到劲头不减

1.坚持“一号工程”不动摇。市领导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工作,每月听取招商引资工作汇报,亲自部署招商引资工作。在近期召开的市区招商引资座谈会上,丁书记强调“当前要着力抓好经济发展工作,投资是定海神针,项目是支撑,招商是‘一号工程’、‘头等大事’”,王市长要求“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头等大事’不动摇”。

2.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不动摇。一是市县两级领导挂帅抓招商。市县两级领导把项目抓在手上,每月必带队外出招商,每月必来重要客商必亲自接待洽谈。1至6月,市县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80余批次,拜访企业600余家,参与来咸考察项目洽谈540余批次;二是市直部门“一把手”带头抓招商。截止目前,市直相关部门推进了康美大健康产业、航星光电、神雾竹资源利用等24个项目实现签约。三是招商专班驻点抓招商。从去年5月至今,市直招商专班与80余家商协会搭建合作平台,累计拜访客商1500余批次,掌握有价值招商信息400余条,促成三赢兴摄像模组生产基地、杜白环保产业园、路柏思润滑新材料、柔性薄膜晶体管生产、西凉湖生态产业开发等37个项目已实现正式签约,协议投资总额158.013亿元。

3.坚持宣传造势不动摇。围绕五大千亿产业、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等产业,共策划了111个对外招商推介项目,形成了招商推介项目库。更新制作《投资咸宁》宣传册,重新拍摄招商宣传片,在湖北日报、咸宁日报等省市媒体刊登招商新闻50余条,通过“投资咸宁”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密集发布招商活动信息,与《支点》杂志建立合作,借助影响力,强化对外宣传推介。

(二)坚持三个“重点抓”,做到力度不减

1.坚持产业招商重点抓。重点围绕五大千亿产业、大文化大旅游大健康等产业开展产业招商,在食品饮料方面,引进投资3亿元的XS运动饮料生产、年销售15亿元的华彬快消品等项目;在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方面,引进投资21亿元的野马汽车咸宁新能源汽车生产、投资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及职能家用电器生产基地等项目,在医药健康产业当面,引进了投资10亿元的厚福共享陪护椅运营项目,在文旅康产业方面,绿地梓湾、云南城投落雁湖未来城等重大项目落户。为推进产业招商精准化,扩大成效,围绕“一个主导产业,一名市领导,一个工作专班,一支产业基金,一套产业政策”的“五个一”产业招商工作机制,起草了产业招商专班组建方案(送审稿),已报市领导审批,正在抓紧完善之中。

2.坚持经贸活动重点抓。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春季行动”今年以来,已在广州、深圳、北京、上海、天津、台州和市内共举办专题招商引资推介活动近30场。在咸宁本地组织承办全市春季招商推介会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共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额387.1亿元。组团赴海南、天津、苏州参加各地咸宁商会活动,赴北京参加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会活动,结识新企业客商,扑捉新项目信息。

3.坚持季度督查重点抓。密切保持与省商务厅的沟通与对接,主动汇报工作,争取省厅对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大力支持。加强与市发改委、市经信委、市统计局的会商,就省政府季度督查工作进行讨论交流,形成工作合力,做好省政府督查迎检工作。按照“上级督查先自查”原则,联合市统计局每季度组建督办专班赴咸宁高新区、各县(市、区)开展招商项目督办自查工作,推进我市招商引资工作在全省市州的排位竞进。

(三)坚持三个“大提升”,做到质效不减

1.坚持统筹协调大提升。充分发挥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职能,向31家市直经济单位下达“421”的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对其他44家市直单位下达“一对一”项目包保服务任务,健全完善招商引资考评办法,提升考评标准,对招商引资成果和项目建设进展进行评分排名,加大压力传导。着手开发招商项目跟踪管理系统软件,加强对全市招商项目的统筹管理,植入招商引资数据信息报送模块,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数据信息报送体系。

2.坚持服务力度大提升。建立重大项目建设指挥部联合推进工作机制。如云南城投落雁湖·公园城、康美健康小镇和合作办医等重大项目均成立了由市委常委任指挥长,牵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副指挥长,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项目建设指挥部,形成多部门共同对接、专题会议分析、专班密切对接、专人跟踪服务的项目联合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推进项目落户进程。联合“云上咸宁”搭建了“投资者服务”平台,通过多元化的渠道深入了解已落户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相关单位部门为企业做好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确保落户企业“留得住、发展好”。目前,服务平台运行良好,并得到客商们的一致认可。

3.坚持专业能力大提升。科学制定对招商干部的业务培训计划,从咸宁市情、招商引资政策、产业发展、公务礼仪等方面对招商人员进行系统培训,着力打造专业型招商队伍。定期组织全市招商引资业务培训班,邀请市直有关部门专家为全市招商干部授课解惑,全面提升招商工作业务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

(一)力争产业招商成效。抓紧完成产业专班组建工作,按照产业链招商工作要求,在产业规划基础上,摸清我市产业家底,按照延链补链的要求,科学编制产业链招商规划,绘制《咸宁市重点产业招商路径图》,明确重点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企业,建立目标企业库,扩大信息渠道,主动出击,搭建与各类行业协会合作平台。依托各类行业协会、中介招商服务机构,精心策划举办1-2场以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力争产业链招商出实效。

(二)高标准组织好经贸招商活动。大力做实“一季一签约,一月一专场”,深入开展“客商回归”工程,促进资金、人才“双回归”。精心组织举办上海投资论坛、鄂港澳粤、日韩经贸招商活动、厦洽会等专场推介等活动,积极参加央企对接会、全省“三乡”工程招商引资项目对接会等省级平台举办的招商推介活动,紧抓建市20周年、旅游节等节庆契机,举办产业招商推介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举办,为招商引资扩声势、造影响、出实效。

(三)强化招商引资工作统筹协调。一是进一步发挥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建立项目联席会议制度,组织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召开项目联席会议,研判项目,研究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促进项目落地见效。二是加快招商项目跟踪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进程,实现对招商引资项目从跟踪、洽谈、签约到落地、开工、竣工全生命周期管理。三是根据新形势下招商引资工作需要,建立规范高效的数据信息报送体系,制定完善公平公正的招商引资考核评价体系,充分体现考核指挥棒作用,推进工作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中企君荐读

关注两会特别报道之“市长之声”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

本文系《中国企业报》综合报道。编辑:血色白玫瑰。

本平台尊重文章原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原著版权,如您对我们的文章存在异议,欢迎后台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回复处理。

在这个时代,我们以传播信息、分享知识为已任。微信关注中国企业报公号:zgqybnews,关于财经你想知道的这都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