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阅读的痛点

我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是,阅读时感觉写得极精彩,深受启发和触动,或者故事情节很打动人,但过了一段时间后,书中内容却往往遗忘殆尽。

虽然阅读时也会在精彩段落处划线,有的读完后还写了读书笔记,但似乎都作用不大。

对照“输入-处理-输出”模型后我意识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在阅读的处理和输出环节投入不多,没经过认真思考,没跟自己紧密关联,所以,阅读的内容可能存入大脑了,但很难再提取出来。

阅读时写知识卡片,就是为了消除这个阅读的痛点。

2 知识卡片模板

我在写知识卡片时,采用的是古典的SS卡的模板,其中“SS”是“善思会写”的缩写。

模板如下:

卡片标题

#内容出处(书名或文章名) #卡片编号

【原文摘录】摘录书中让你印象深刻的一段话,可以介绍一个概念、一个观点、一个方法、一个案例,可以讲一个故事,也可以是金句或段子。

【概念转述】如果摘录的原文介绍了某个概念,在此用自己的话重新表述一遍,这样可以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

【个人体验】写一下阅读至此你的感受和体验,可以包含个人经历。写这一段是为了跟自己关联,便于知识的提取。

【行动指引】写下自己“当……的时候,我要……”的行动提示,对未来自己遇到类似的事如何处理做出设想。

阅读卡片的习惯(阅读时的称手工具)(1)

3 知识卡片实例

羊群效应:没有自己的分析判断,就跟羊群无异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02 #知识卡片 018

【原句摘录】

天刚破晓,圣地亚哥便赶着羊群朝日出的方向走去。这些羊永远不需要拿什么主意。他想,也许这就是它们一直跟在我身边的原因。羊唯一需要的就是食物和水。只要他知道安达卢西亚最好的草场,羊群就将永远跟随他。

【概念转述】

不需要自己拿主意,只需要跟着牧羊人和头羊走,根据羊群的这个特点,人们发明了“羊群效应”一词,又称为“从众效应”。

【个人体验】

羊群效应不仅在某些动物身上能看到,在人类也经常能看到,不管是企业还是个人都不能免俗。

2020年,新冠疫情伊始,口罩供不应求,价格暴涨,有些企业看到有利可图,虽然本不属于这个行业,但还是竞相买进设备和原料,投入口罩的生产。结果,产量大增导致价格很快回落,进场晚的企业损失惨重。

在股市里,当某只股票价格上涨时,往往会吸引不少人跟风买入,造成股价进一步上涨;相反,股价下跌时,人们往往会争先恐后卖出,结果,股价跌得更厉害了。

羊群效应之所以会在人类身上一再发生,除了因为信息不充分,还在于缺少自己的理性判断,被他人的意见所左右。

【行动指引】

收到信息后,不要凭直觉和他人的意见马上行动,而是应该从更多渠道搜集信息,然后根据自己的判断分析,决定下一步怎样做。

阅读卡片的习惯(阅读时的称手工具)(2)

4 怎样用好知识卡片

一般情况下,读完一本书,可以收获几张或十几张卡片,具体数量因人而异,不必刻意追求。

写完的知识卡片可以集中保存,用于搭建个人的知识体系。我习惯把卡片内容保存在印象笔记里,便于日后查询。

知识卡片还有一种用途,那就是写文时用作素材,据说,三至五张卡的内容就可以写一篇文章。这方面我还没试过,等尝试以后再做分享。

我感觉,知识卡片确实是阅读时的称手工具,也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