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这个春天,大四学生何梦(化名)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大悲与大喜。

其中,有得知考研失利时的失落,有临时转战春招海投50份简历的彷徨,有经历十场面试后的自我怀疑与迷茫,以及一路披荆斩棘终于拿到了心仪offer的欣喜……

2022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毕业生规模首破千万、经济发展压力增大、新冠疫情持续……多重因素叠加之下,大学毕业生们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复杂严峻。

作为这求职大军里的千万分之一,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大四学生何梦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但这份幸运离不开她在就业竞聘时的积极态度,也离不开学校、机构等多方提供的帮助。

今年,国家连续推出多项举措促进就业,坚持把就业摆在“六稳”“六保”首位。教育部、人社部等陆续推出助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举措。与此同时,不仅高校在努力访企拓岗促就业,职业教育培训机构等也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助力,践行企业责任。

“生涯规划”进学校,弥补学校资源缺口

今年2月,得知自己的考研成绩与国家分数线差了三四分,何梦花了些时间收拾心情,便赶紧投入到春招的竞争中。

海投50份简历、10次面试,从站到陌生人面前说话都哆哆嗦嗦,到成功拿到offer,这个20出头的小姑娘在求职中经历了蜕变和成长。

“面试时是三个面试官对我一个,他们对我做公众号的事情非常感兴趣,我给他们讲了如何运营公众号才能保持用户黏性,如何让内容和定位匹配等。我想是这些打动了他们,觉得我是踏实肯干的人。”何梦笑着说。

游刃有余的面试背后,离不开“小马生涯工作室”的学管老师在简历挖掘、企业选择和面试中的贴心指导。

起初,何梦在简历中只提到了曾经给班级做了公众号,学管老师建议她把公众号的文章数量、内容和点击量补充完整,尽量突出自己的软性能力;并针对面试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做了针对性指导,帮她理清面试问题的回答思路……

在小马学长学管齐梦莹看来,这些细节可以帮助学生们在求职中“四两拨千斤”。齐梦莹常看到毕业生在写简历时虽然洋洋洒洒一张A4纸,但对于一些重要经历却是蜻蜓点水。针对这些问题,她会建议学生们在写简历时一定要把工作内容特别是自己负责的部分具体化,“有的同学实习内容是负责整理财务报表,那就要具体写明用什么工具完成了多少份报表,是否得到了认可等。”

和何梦一样,在实习、就业中获得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还有很多。

2021年12月,高顿教育旗下职业发展服务品牌“小马学长”与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达成合作,共建“小马生涯工作室”。作为高顿教育与高校合作共建的校内咨询活动基地,“小马生涯工作室”着眼于中国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同时也利用自身的商业优势为毕业生提供求职指导。

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谢桂庆介绍,学院依托“小马生涯工作室”创办“如鲸入海”生涯规划工作室,共建通过课堂教学、团队辅导、个体咨询构建三位一体的学业生涯规划模式,通过职业测评、实训营、生涯嘉年华、校外导师长期咨询平台构建多维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为学院全体学生择业就业保驾护航。

据谢桂庆介绍,受疫情影响,活动改为线上,从去年12月至今年5月,已经开展了校外专家“一对一”的生涯咨询累计有21次,开展线上面试指导5次。此外,还依托高顿教育的企业资源开展了两次企业“云”参访活动。

“我们的辅导员和老师在校内,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并不是特别了解,小马学长给了我们专业化的力量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谢桂庆认为,依托“小马生涯工作室”的资源,在学生面试指导、简历精修和校企对接方面有了针对性补充。

小马学长负责人肖金菊介绍,如今,小马学长已经和三十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小马生涯工作室”也逐一在高校内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教师来到学生身边,为他们今后走上工作岗位铺路。

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组合拳(打一场促就业攻坚战)(1)

小马生涯工作室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给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指导。 受访者供图

像“学姐”一般,全方位陪伴学生成长

从今年三月开始,齐梦莹每天的工作计划会精确到小时。

从早到晚,每个细分时间段里要完成哪些任务,她都做好了详细的规划。因为,她要和团队成员们一起打一场促就业“攻坚战”——帮毕业生顺利拿到工作offer。

目前正值春招的尾声,这段时间以来,每天开完早会后,齐梦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跟进找工作学生的最新情况,确定下一步的求职安排。

“每天都有新的招聘需求出来,我会看这些公司开了哪些岗位,岗位在什么地点招聘,再‘一对一’推荐给有相应需求的学生们,还要和负责对接企业的老师们开会,梳理一下目前学生的求职状态,并根据同学的进度调整同学每天的求职任务。”每天结束工作已是晚上六七点,睡前,齐梦莹还要解答一些同学私信求助的困惑。

以前,作为小马学长的学管,齐梦莹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帮助大学生做内推、实习,丰富学生的个人履历。从去年“秋招”开始,她多了一项工作——帮助大学生精改简历、做面试辅导、对接企业,任务量大大增加。在安排低年级学生内推和寒暑期实习的工作之余,她还会推介手里的企业资源,帮毕业生做岗位的筛选、匹配和推荐工作,积极推进他们的投简历进度。

肖金菊介绍,去年,“小马学长”将几千名学管和几千名销售顾问全部培养成简历精修师和职业规划师,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求职就业提供辅助。“我们称之为‘生涯规划’,老师全方位陪伴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最终完成就业目标。”

投入到秋招和春招的工作中后,齐梦莹感受到了比以往更强的工作压力,尤其经历了去年底的秋招,很多企业在此次春招释放的岗位相对较少,加之考研失利和留学回国的学生转战职场,给她的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

“冲一冲”是齐梦莹回复毕业生们最多的一句话,因为不少商科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比如进“四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证券公司、世界五百强企业、互联网大厂……但作为学管,她会建议学生不仅要“冲一冲”,也要投一些保底企业,“就像我们填志愿一样,第一志愿会选择‘冲一冲’,但也要有稳的志愿。”

在和同学们的一遍遍沟通与交流中,齐梦莹更愿意把自己定位为“学姐”。“他们没走过的路我都走过一遍,尤其是我基于职业能力和经验,对什么样的简历更好,企业需要什么样的学生最为了解,作为过来人,我想像‘学姐’一样给他们的职业发展提供引导,交流中,他们也把我当大姐姐看待。”

借商赛“练兵”,助大学生积累实战经验

“职业规划还是要尽早,不能在毕业时才思考想要找什么样的工作。”在促就业一线奋战的经历让齐梦莹对此深有感触。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提前准备,希望通过有效途径提前积累经验、丰富履历、提升能力,帮助自身明确对未来职业发展的规划,为就业做好准备。

关注到了大学生这一现实需求,在企业实习内推、职业生涯指导等服务之外,高顿教育连续六年举办“名企挑战赛”,为高校大学生培养商科意识和商科专业技能,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大学学业和时间,同时,也为未来职场积累实操经验和作为职业技能的启蒙。

5月16日由微软和高顿教育联合主办的《2022年Youth-storm微软商业分析挑战赛》正式启动,面向全国大学生开启线上报名。掌握商业分析方法与工具,培养商业洞察力,建立商业世界底层思维,与大咖导师“1v1”沟通,给表现优秀的学生出具推荐信……商赛提供的各种资源对大学生颇具诱惑力。

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组合拳(打一场促就业攻坚战)(2)

2022年Youth-storm微软商业分析挑战赛参赛学生现场答辩。 受访者供图

高校毕业生稳就业组合拳(打一场促就业攻坚战)(3)

2022年Youth-storm微软商业分析挑战赛嘉宾评委现场点评。 受访者供图

“今年的规模和影响力更大,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过程中发现了学生走向职场时遇到的困惑和问题,愿意和我们解决这些问题。”微软商赛负责人侯佩表示,大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对自己所学专业在就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甚了解,通过联合企业给学生创造职场环境,可以让学生对所学有更深的理解。

在肖金菊看来,早期的职业规划最终将服务于就业。“我们做的事情不仅仅是为了最后‘临门一脚’就促就业了,更希望提前给予他们学习的理念,明确‘我想要干吗,我能够干吗’,提升学生和未来岗位的匹配效率。”

新京报记者 刘洋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王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