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也是"战国四将"之一,并且位于四将之首(其余三人是李牧、王翦、廉颇)。被世人封为"战神"、"杀神"。也是敌人眼中的"人屠"。然而,就是这么一位优秀、霸气的将军为什么会被赐死呢?

白起为何被秦王赐死的对话,战神白起战无不胜(1)

一、先看看战神的赫赫战绩。

1.伊阙之战,白起"杀神"之名传遍六国,并从此开始了自己的"人屠"之路。

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 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2.鄢郢之战 ,白起因战功卓著被秦昭王封为武安君。

白起率军伐楚,攻破楚国别都鄢(今湖北宜城东南)、都城郢(今湖北江陵西北),重创楚军主力的大规模作战。

在战争中,秦将白起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

白起为何被秦王赐死的对话,战神白起战无不胜(2)

3.长平之战,秦国一强独大的格局,从此完全确立起来了。

白起率军在赵国的(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一带同赵国军队发生的战争。赵军最终战败,秦国获胜进占长平,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

此战是、赵两国之间的战略决战。战争中的赵国由于连年战争,国内粮草消耗严重。秦国方面虽然战线更长,但国力远强于赵,赵王怕再拖下去对赵更加不利,遂弃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颇,而起用代替廉颇;赵括遵照赵王意图,变更了廉颇的防御部署及军规,更换将吏,组织进攻。秦国暗中换帅名将白起,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

赵国经此一战元气大伤,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战国历史的最后转折,至此秦国的统一只是时间问题。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大型。

白起为何被秦王赐死的对话,战神白起战无不胜(3)

二、被赐死原因猜想。

长平之战后,白起本拟乘胜灭赵。昭王四十八年十月,秦再次平定了上党。之后军分二路:一路由王龅率领,进攻皮牢(今河北武安);一路由司马梗统领,攻占太原;而白起自己率军围攻邯郸。韩国和赵国惊恐万分,派苏代用重金贿赂秦相范睢,说一旦"白起得胜、赵国灭亡,其地位必在范睢之上;不如让韩、赵割地求和,不让白起再得灭赵之功"。于是范睢以秦兵疲惫、亟待休养为由,请求允许韩、赵割地求和。昭王应允。白起闻知此事,从此与范睢结下仇怨。

当年九月,秦又发兵,正赶上白起有病不能走动,即派五大夫王陵攻赵国邯郸。第二年正月,王陵攻邯郸不大顺利,秦王又增发重兵支援,结果王陵损失五名校尉。白起病愈,秦王欲以白起为将攻邯郸,白起对昭王说:"我军远隔河山争别人的国都,若赵国从内应战,诸侯在外策应,必定能破秦军。因此不可发兵攻赵。"昭王亲自下命令行不通,又派范睢去请,白起始终拒绝,称病不起。

昭王改派王龅替王陵为大将围攻邯郸,久攻不下。楚国派春申君同魏公子率兵十万攻打秦军,秦军伤亡惨重。白起听到后说:"当初秦王不听我的计谋,现在如何?"昭王听后大怒,强令白起出兵。白起自称病重,经范睢请求,仍称病不起。于是昭王免去白起官职,降为士兵,迁居阴密(今甘肃灵台西)。由于白起生病,未能成行。这期间诸侯不断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军节节退却,告急者接踵而至。秦王派人遣送白起,令他不得留在咸阳,并与范睢等群臣谋议处死白起。白起离开咸阳,到杜邮时,昭王派使者拿了宝剑,令其自裁。白起伏剑自刎时说:"我做错什么得罪于老天?竟落得如此境地!"良久又说:"我原本该死,长平之战,赵国降卒数十万人,我骗了他们而后坑杀掉,这就足以死了。"于是自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