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初中开始写日记,坚持了近十年时间不中断。

此后则断断续续。不写的时候,感觉是混日子,好像缺少什么似的;如果要坚持写,时间精力有时不允许。

最后找到一个折衷的办法:写得简单点。

一件事要长时间坚持做,简化是非常必要的。中年后看《春秋》,其极简的写法,由衷赞叹。有点后悔没有早点看到这书,在求学期看到的话,对写日记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这是在经历了工作和生活的繁忙,无法写成一篇像样的日记后的一个感叹。

写作是一种快乐的事情,其它的事情和娱乐都无法取代。在空闲时间,我会以一种很放松的心情来写,就像拉面一样,故意来拉长。在学生期,有时间和精力,就愁找不到一个表现的地方,日记正好提供了一个无拘束的表达环境。

生活在变化,工作后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了,必须做出调整,写简短些。

契科夫说:“简洁是才能的双姊妹。”

要做到简洁,并不很容易,必须通过大量的练习和思考。古诗那样精炼,谁敢说写诗很容易呢?!

现在所看到的《诗经》三百多首,是经过孔子去芜存菁选编的;《春秋》也削掉了一些内容,做到极简。

对着一本大部头的书,即使是好学的人,也难免会有点畏难心理。只有简化,才能流传和普及。春秋的史鉴意义才才不失其价值。

这正是夫子的伟大和深通人性之处。

朱熹从夫子学来这招,从《礼记》中选取其中两篇单独成书,这就是《大学》和《中庸》。

司马光来说在花费多年的时间编撰成《资治通鉴》后,他感叹这大部头,又有谁能耐心来读完呢?

可能在这个时候他才懂得夫子的不凡之处。

简洁是一种境界,值得花费力气去做。把它作为一个原则,帮助我们以最快的时间把握到事物的重点,不单单是用在写作上。

日记简化后,感觉轻松很多。

有时会这样写“某某来访”,至于谈话内容,省略。

一个人不至于喜欢阅读和思考,他今天说的话和十年前,五年前,没啥区别。话语词汇在变,思维永远是停滞。俗话说:三岁定八十。

摸到这个规律,就省下了很多笔墨和时间。

从日记变成周记甚至月总结,不断简化,或者说偷懒吧。现在每个月摘出一些重要的事情做简单个记录,就算完成。

这个写法和地方性的“年度十大新闻”一样。

一年的要事只是一页纸就完成。

多么的简单明了!即使是一年一页纸,也远远胜过一张偷懒的白纸。

这在学生时期,是不敢想象的。

学生时期的日记,作文体较重,现在看来,一样是可喜的。虽然为此而减少去外面玩的时间,反过来说,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时间和精力没有荒废。

如果不是记录下来,很多事情都会忘记了。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多年前的日记,纯属纪实和亲历,读来仍然有点梦幻。

记录的意义在哪呢?

写的时候包括重新翻看,都是件快乐的事情。笔像锄头,它带来必然的、实际的收获,是一种富足。

还有,证明自己生活过,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存在。

这大约也是为什么许多人在吃饱喝足后,要提起笔写点日记或随笔的原因吧,即使是没有一点报酬。

每天的每怎么写好看(生活的写法从繁到简)(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