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儒林外史》中,作者吴敬梓在描写范进中举的故事时,为他安排了一个十分强大的配角——他的丈人胡屠户,他的戏份,简直和故事的主角范进不相上下了,成为了整部小说中的最佳配角。

以范进中举为拐点,胡屠户对范进的态度前倨后恭

前倨后恭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苏秦和他嫂子之间的一个小故事。苏秦想用连横的方法来游说秦惠王,结果一败涂地,只好垂头丧气地回到家乡洛阳。他的家人纷纷讥笑他,亲嫂子连饭都不给他做。

后来,苏秦刻苦学习,再次出征,成就了六国合纵抗秦的计划。一次路过家乡,苏秦的家人在面对他的时候,纷纷换上了另一幅面孔:“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着问他的嫂子:“何前倨而后恭也?”嫂子回答说:“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儒林外史最佳主角(儒林外史中的最佳配角奖)(1)

只要能够变得“位高金多”,就连最亲近的亲人,对自己的态度也会有180度的转变,对于苏秦来说,这是多么痛的领悟啊:

“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范进是一个读书人,他肯定是知道这个故事的,中举之后,他自己还有了切身的体会。

中举之前,范进是丈人胡屠户眼里的“现世宝穷鬼”

范进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考取了童生,但从此就困顿在这个节骨眼儿上了,始终没能进学考取秀才,一直等到他五十四岁的时候,遇到了他科场中的贵人——周进,才在他的手里考取了一个案首(第一名),总算是圆了自己一个做秀才的梦想。

这是范进人生中的一大步,但他的丈人胡屠户却不这么认为,秀才的身份固然是不错,但也入不了胡屠户的法眼,他到范进的家里去给他贺喜,但主要的目的,却是要好好地教育教育范进,免得他将来给自己丢人:

“你如今既中了相公,凡事要立起个体统来。比如我这行业里,都是些正经有脸面的人,又是你的长亲,你怎敢在我们面前装大?若是家门口这些种田的、扒粪的,不过是平头百姓,你若同他拱手作揖,平起平坐,这就是坏了学校规矩,连我脸上都无光了。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儒林外史最佳主角(儒林外史中的最佳配角奖)(2)

这时候,范进只能是“唯唯连声”地听着,等胡屠户吃饱喝足了走的时候,范进一家人对胡屠户“千恩万谢”的。

范进想要一鼓作气,接着去参加乡试,当他到丈人胡屠户那里去借路费的时候,却被他骂了个狗血喷头。

范进长得比较瘦,这在胡屠户的眼里,就成了“尖嘴猴腮”了,远不如他所“熟知”的那些老爷们“方面大耳”的有福相,而且像范进这样的穷酸相,胡屠户认为他根本没必要用镜子去照,只需要“撒泡尿自己照照”就能看的一清二楚了。

人们都说有痴心妄想的人,是“癞虾蟆想吃天鹅肉”,可是在胡屠户的眼里,范进想要考举人,那简直就是“癞虾蟆想吃起天鹅屁”,天鹅的屁比天鹅的肉更加的难以捉摸,如“水中月、镜中花”,胡屠户这话说的可真是够尖刻、阴损的。

儒林外史最佳主角(儒林外史中的最佳配角奖)(3)

中举之后,范进成了胡屠户的“贤婿老爷”

作者为了增加故事的戏剧性,特意安排了范进中举之后疯了的情节,而要想让范进明白过来,就需要他平日里最怕的一个人来打他一下,大家一致认为:“范老爷怕的,莫过于肉案上胡老爹。”

要是在以前,胡屠户做起这种事儿来可是绝不含糊的,可现如今不同了,虽然胡屠户还是那个胡屠户,可范进已不是原先那个范进了,他现在已经考中了举人,用胡屠户的话来说,已经是“天上的星宿”了,是打不得的。

在众人的哄劝之下,胡屠户喝下两碗酒,为自己壮了壮胆,然后一边打了范进一巴掌,一边狠狠地骂了他一句。结果范进倒是好了,可胡屠户的那只手却早已颤了起来,隐隐地发疼,他抬起手来一看,发现那只手掌已经是弯不过来了,恐惧之余,赶忙向郎中讨了个膏药贴上。

经过胡屠户的“治疗”,范进肯定是彻底明白过来了,因为当他看到胡屠户的时候已经知道害怕了,胡屠户连忙上前解释:“贤婿老爷!方才不是我敢大胆,是你老太太的主意,央我来劝你的。”

儒林外史最佳主角(儒林外史中的最佳配角奖)(4)

“贤婿老爷”,胡屠户真是一位创造词汇的好手:“贤婿”,是丈人对女婿的敬称,这样可以表明自己与新中举人的亲戚关系,而“老爷”,却是奴才对主子的称呼,充分表现出了胡屠户的奴颜媚骨。这个词汇的创作水平,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见到警幻仙子后,叫的那一声“神仙姐姐”有的一拼,简直是“千古未闻之奇称”。

离开范进家的时候,胡屠户拿着范进送给他的六两银子,千恩万谢地“笑眯眯”地走了。

胡屠户虽然庸俗势利、尖酸刻薄,但也并非一无是处

疼爱女婿

胡屠户虽然经常骂范进,但那也只是他的言语粗鲁、尖刻而已,实际上,胡屠户还是很疼爱他的这个女婿的。

儒林外史最佳主角(儒林外史中的最佳配角奖)(5)

范进考中秀才之后,胡屠户拿着一副大肠,一瓶酒来范进家祝贺,据刘禺生在《世载堂杂忆》中记载,这是清朝的一个风俗:

清朝俗例,如已订婚或结婚者,应由岳家赠贺。此童生入学最得意之一幕也。

可见,胡屠户还是一个很讲究的人,虽然礼物不多,但也愿意来女婿家凑个趣,大家一起热闹热闹。

范进瞒着丈人到城里去参加乡试,等他回来的时候,家里已经是饿了两三天了,“被胡屠户知道,又骂了一顿。”

这事儿胡屠户怎么知道的呢?不用说,肯定是范进又去丈人家借钱、借粮去了。

胡屠户对范进说:“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看来自从女儿嫁给范进以后,胡屠户还真是没少帮衬着女婿家过日子。

勤劳务实

儒林外史最佳主角(儒林外史中的最佳配角奖)(6)

范进中举那天,胡屠户“从五更鼓就往东头集上迎猪”去了,可见他是一个很勤劳的买卖人,只是挣得银子并不多,“一天杀一个猪,还赚不到钱把银子”,所以说,当范进来向他借路费的时候,胡屠户的愤怒也是情有可原的。

而且,胡屠户说的话,细想想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为了考这个秀才,范进足足蹉跎了三十四年之久,现在刚考中了秀才,居然还想着再去考举人,在外人看来,范进能考上的几率恐怕是微乎其微吧,不过是白白地浪费银子罢了。

胡屠户早就给范进想好了主意,“明年在我们行事里,替你寻一个馆,每年赚几两银子”,就范进当时的境况来说,其实这才是一个比较稳妥的计划,说明胡屠户还是一个比较务实的人。

屠夫这个职业的社会地位,在宋朝时还是不错的,《水浒传》中的郑屠,就不但很有钱,而且还有一个“镇关西”的称号,但是到了元代,屠夫的社会地位就急转直下了,和猎户、铁匠一起成为了下下等人,性命仅仅等价于一根草绳。

到了明、清时期,屠户的社会地位虽然有所改善,但仍然是比较受人歧视的,所以作者就为这个滑稽的人物安排了一个屠夫的身份。不过,胡屠户虽然庸俗势利,言语粗俗,但他却诚实直率,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比起那些心口不一,虚伪做作的人来说,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