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老师,教的是同一个道理,但每个人学到的就不一定一样,而行出来,可能就千差万别了。由教到弟子成才,其中经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不同规律,而教授者,需有教无类,言传身教,因材施教,相机说法,对于四个阶段,不可不知。

人与人本不同,根器、天性各不相同,境遇、基础、环境、动力也各不同,对自身的了解、智力的高低、理解力的差异,都会构成影响一个人仁学实践的影响因素,因此,同是从事仁学,实践仁学,其所得到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正如春秋时期,诸子同宗,百家同源,皆说一也,一者易也。然所针对的群体不同,关注点各异,兴趣爱好禀赋差异,所得出的结论也各不相同。即便是儒学,同宗孔子,然仍分八家,正应此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1)

9.30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

[参考译文]孔子说:“可以同他一道学习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可以同他一道取得某种成就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可以同他一道事事依礼而行的人,未必可以同他一道通权达变。”

此章中的共学、适道、立、权应采用整体解释的方法,否则,易生分歧。何谓学者,《学而篇》对其下过定义,当采用此定义,即“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何谓“适道”,即行进于仁学之道中,即采取适宜于自身的内外一致、文质彬彬的方法,从共学到适道,是个飞跃,正所谓:“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2)

而从知仁适道,到能够安身立命者,又是一个飞跃,正如本篇所讲,仁学实践有两大陷井,:“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并非能够行君子之道者,即能实现仁。“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

而能够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者,能够恰当地依据大变动社会的特点进行权变,则又是一个飞跃。权是仁学的精华和核心,恰如仁学实践好比登堂,仁学权变好比入室,此飞跃是从登堂到入室的飞跃,才算真正掌握了仁学的精华。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3)

对于此章所表述的仁学三大进阶,历来学者均无疑异。

此章讲的是敏于行的四大进阶和三大飞跃:“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都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都能够随机应变。” 这种飞跃并非人人都可实现。对于这种仁学实践的飞跃的分析,则较为单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4)

第一次飞跃:从“共学”到“适道”

第一次飞跃是从“共学”到“适道”,即一道学仁习道;适道:适,往赴义。同一向学,或志不在道,如学以求禄之类。故可与共学,未必可与共适道。仁学理解容易,但实践难,难在不可须臾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仁学之难,在于其藐视贫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能够做到此两点者,世间能有几人?

钱穆在《论语新解》讲,“同一向学,或志不在道,如学以求禄之类。故可与共学,未必可与共适道”,共同向学的人,有些人其志不是在于对真理的追求,比方说有些人只是想通过学习,用以求取荣华富贵,所以说可以共同向学,但未必能共同向道。如古时管宁和华歆本是同窗好友,经常在一起读书学习,但是他们两人一个是真心为学,而另一个却是为了功名利禄。两人虽是共学,但不适道。后来,管宁成了一名德高望重的学者,而华歆则踏上了仕途。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5)

其实, 仁学的理解并非难事,但仁学的实践却非易事。即便孔子在世,诸弟子中也只有颜回能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之矣。可见仁学实践之难。多才多艺如冉求者,也以力不足以由而不求仁道。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勇猛如子路者,也只是登堂,而未入室 。子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而有着瑚琏之才的子贡,则不受命。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由此,孔子自己的感叹,子曰:“已矣乎!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可见,仁学实践之难。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6)

因此,从好学中对仁学的认同,到实践中立于礼对仁的遵循,其实实现了仁学实践的一大飞跃,即实现了生活方式彻底革新,实现了“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第二次飞跃:从“适道”到“安身立命”

第二次飞跃是从“适道”到“安身立命”,成为自己生命的基础。立:强立而不反义。知向道,亦有中途见夺者。以“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大家虽然可以在一起学习,但却未必会朝着同一个志向而努力。既然大家的志向各异,无论如何都是无法走到一起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7)

从仁学中对日常生活之礼的遵循,依照仁学的要素来进行实践,但是,产出是什么,却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适道者,谓之君子,但是,君子能否成就仁者,却是未知。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要达到“安身立命”的仁者状态,确实不易。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8)

能够立于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大变动社会之中,仅仅是适道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有相应的生存智慧。如强大的行动能力,即敏于行,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没有强大的行动能力,美德并不能自行抵抗大变动社会所带来的扭曲和压力,因此,敏于行是仁学的基本要素,不仅仅包含在好学中,也包括在君子的人格要素中,成为了大变动社会应对礼崩乐坏的基本法则。

要以美德安身立命,仁学还需要实现以友辅仁,即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来共同应对礼崩乐坏的大变动社会的挑战。将礼乐和仁学从原先的贵族社会引入到庶民社会中,很大的原因是在贵族社会中无法实现辅于友,而在庶民社会中,这种仁者抱团共渡危机的可能性大大提升了。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9)

没有相应的、有效的克服美德所产生的高昂的生存成本的生存策略,要让美德存续于礼崩乐坏之中,天下无人讲礼乐,而仁者独自讲礼乐,这种孤独的状态是不能维持多久的。

第三次飞跃:“与立”到“权变”

第三次飞跃 是“与立”到“权变”,即一道事事依礼而行,能够在大变动社会中便宜行事。权:称物之锤名权。权然后知轻重。“可与立”中的“立”字的意思,就是“三十而立”的“立”字,并不是成家立业的意思,而是立志于追求道,也就是立志通过学习追求真理,信念坚定,不动摇、不违背。即使是知道求学的最高境界是什么,也有些人并不能持之以恒,正如钱穆所注“知向道,亦有中途见夺者”。孟子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权也。”《论语》曰:“立于礼”,然处非常变局,则待权其事之轻重,而后始得道义之正。但非义精仁熟者,亦不能权。借口适时达变,自谓能权,而或近于小人之无忌惮,故必能立乃始能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10)

最终也是最难达成的阶段是“与权”,即一道通权达变。“与权”,始能知轻重。对于“未可与权”一句历来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比方说也有将这句话解释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或“未必能采取同样的权宜之计”,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引用程颐的话,“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故有权变权术之论,皆非也。权只是经也。自汉以下,无人识权字”,明确了反经合道并不是权。

反经合权(合道、合义)的争论

“权变”的概念在孔子乃仁学思想体系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一个人面临危机情形却又不得不做出取舍的时候,则需权其事之轻重,始能悟得道义之正。但是“权”的正确运用并非人人皆可做到,“非义精仁熟者,亦不能权”,否则就会沦为小人肆意行事的借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11)

对于何谓“权”者,历来争议不断,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近世解经者多以为非,这些论述以程子影响为巨。程子曰:“汉儒以反经合道为权,故有权变权术之论,皆非也。权只是经也。自汉以下,无人识权字。”

焦循《说权》:说者疑于经不可反。夫经者,法也。法久不变则弊生,故反其法以通之。不变则不善,故反而后有善;不变则道不顺,故反而后至于大顺。故反寒为暑,反暑为寒,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乃为顺行,恒寒恒燠,则为咎征,礼减而不进则消,乐盈而不反则放,礼有报而乐有反,此反经所以为权。又曰:权之于称也,随物之轻重以转移之,得其平而止。物增损而称则长平,转移之力也。不转移则随物为低昂,而不得其平。故变而不失常,权而后经正。

汉儒以“反”通“返”,意为遵循,宋儒以下以“反”为“违反”,由此,何谓“反经合权”,莫宗一是。何谓权者,也是历来众说纷纭,其实,这在《论语》编辑之时业已出现,而这正是《论语》在后面诸篇中需要着力解决的。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12)

仁学来解释经典,可以填补《论语》篇章间的空隙,让我们了解到完整的仁学,同时也能够见识到仁学的强大解释力,同时,也可以丰富仁学的内涵。如果需要进一步了解仁学的内涵,敬请加入视频慕课《论语启蒙:论语的法典化解读》,或参考《仁者无敌:仁的力量——大变动社会的生存之道》(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中人人格论:论的法典化解读》(光明日报社,2020)。以下是《论语启蒙》的课程简介。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识点总结(行之四阶与三大飞跃)(13)

现代世界被认为史上罕见之大变局,当今中国也处于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之中。身处大变动社会之中,需要有相应的生存与发展之道,与中国传统大一统社会的生存方式相异。中国传统以儒家为中心,而仁学是儒家的核心,是孔门弟子为全面阐述仁学编纂而成。它是处于春秋礼乐崩坏大变动社会条件下的“仁魂义行”的生存智慧,提出在礼崩乐坏之下,遵循真理其实是可行的(“志于道”),但需要遵循仁学的生存和发展之道,其要点为尊重人的自然属性(“兴于诗”),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立于礼”),需要有遵循美德的技巧(“据于德”),能够克服遵循美德所带来的高昂成本(“依于仁”),强大的行动力是根本应对之道(“敏于行”),这样,就能够化解礼崩乐坏带来的惧、忧、虑(“成于乐”),这对于身处目前改革开放的中国也同样适用。本课程通过法典化解读《论语》阐述大变动社会生存智慧,即“志于道、据于德、立于礼、依于仁、敏于行、成于乐”,以此作为安身立命之道。


作者原创申明:本头条号的所有文章系作者独创,享有著作权,请勿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