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苏行云

今天大清早,我就被手机接收的“卟噜卟噜”的信息声吵醒,一看都是群里众人发的“中元节”祭祀图片,和悼念逝去亲人的文章。我这才注意到,今天是2022年8月12日(壬寅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

“中元节”是中国道教的叫法;阴历七月十五这天,佛教称之为“盂兰盆节”,民间称为“鬼节”,当然,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盆节及其民间的鬼节,既有不同的表达形式,又有祭祀祖先和崇尚忠烈的共同文化内涵。

据《修行记》记载:“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间善恶,道士日夜诵经,饿节囚徒亦得解脱。”因此,在中元时节,古人都会举行隆重的祭祀和道场,以祭拜地官大帝及历代宗亲。而民间风俗按例要祭祖,小秋时节若干农作物成熟,用新米等物品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收。所以,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缅怀逝者。

中元节,我当然要按民间习俗为父亲焚烧祭品。我询问妹妹,中元节烧祭品的时间是在白天么?我记得去年“中元节”烧祭品就是在白天。而冬至和过年时烧祭品都是在夜晚的。妹妹回复说:按风俗要在中午12点之前烧掉。近期高温暑热,找个沿河边三岔路口焚烧。焚烧时要注意防火防风。

于是,我起来梳洗一下,就出门去杂货店。一路上看到路边墙边、沿河道路边到处都是一堆堆烧过的灰烬。我让小店老板给配两份一模一样的焚烧祭品。于是他将各种票面的冥币、路路通、金元宝、金砖,黄纸钱等等配装了两大包。

一份要烧给我的父亲,另一份烧给孩子的爷爷奶奶(虽然他们早已不是我的公公婆婆了)。

我在三岔路口的路边上找了个适当的地方,用粉笔画上一个留门的大圆圈,写上父亲的名字,在里面焚烧祭品,一边烧一边告诉父亲来取。据说这样可以直接快递到父亲手中。高温酷暑桑拿天,火一烧起来,烤得我汗如雨下,眉毛都挡不住汗珠子,流到我眼睛里淹了。我一边往火堆里烧着冥币祭品,一边嘴里念叨着好像很懂一样:愿父亲在天堂一切安好,女儿给父亲奉钱来了,不要舍不得用啊,尽管用随便花。女儿对父亲的崇敬怀念都在我写的文章里,都在这燃烧的祭品火焰中,祈求父亲在天之灵保佑我们家族兴旺,儿女后代平安。愿父亲安息!不要挂念母亲,家里一切安好。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1)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2)

以前,我是不懂这些传统节日的,从小我就过集体生活,三岁就上部队院里的全托幼儿园,长大了又住寄宿学校,当知青插队和参加工作后都是自己在外地。一般情况下,我自己是不过节日,也不过生日的。

自从父亲走了,我便对生命的逝去,对这些传统节日仪式的意义所在,有了进一步的认知。

七月半“中元节”,在民间祭祀中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再一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这全是从慈悲为怀的角度出发,很有人情味。所以,不是所有的民间仪式都能用“封建迷信”一棍子打倒的。应该跳出来看, 这其中有对生命的悲悯,对生死的沉思,对皇天后土的敬畏。民间相信,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需要祭祖。

就其文化内涵而言,七月半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文化,这一传统伦理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感德祖先、追怀先人。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3)

回老家看望母亲的时候,我才会真的意识到,父亲是真的走了。父亲离开我们已经四载了,家中除了母亲房间迎门挂着的父亲的两幅大照片,关于他的痕迹越来越少。父亲读过的《求是》、《红旗》、《人民日报》的党报党刊,被小弟媳擅自当废品处理掉后,母亲和小弟两口子爆发了一场大战。对他们来说那就是过期的旧报纸杂志,然而对母亲来讲那不是一般的过期报刊,那是父亲生前的生活,是父母相伴生活的生命痕迹,是父亲的遗物纪念品。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4)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5)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6)

父亲虽然走了,但给后辈留下来的纪念物,是他在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战打下的功劳证和5枚纪念奖章。

父亲留下的红色遗物,我认为是后辈应该传承的信仰戎耀和军魂精神,其一直在激励着我。我回赠给父亲的是永久的崇敬和怀念。

在我去大别山那些天,参观鹞落坪红军二十八军纪念馆,我脑海中几次浮现出父亲戎装的样子。我都分不清是因为思念父亲触景生情,还是父亲在天之灵在佑护着我。父亲音容笑貌如此清晰显现,如真似幻,不像梦境。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7)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8)

我是相信宿命的,相信前世今生的因果,也相信平行时空的存在,对万物有敬畏心。

我内心是个很传统的女人,年少时随父亲去贵州高原“支左”,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过,那里原始村寨的民俗风情对年少的我影响深远。我的性格和审美不像个生活在城市文明中的汉族人,更像个生活在原生态少数民族地区的女子,单纯质朴,敢爱敢恨,低物质欲望,没有什么功利心。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中,我的心仍然是可以静的、可以沉浸在文学艺术里。我活得比较小众文艺,童心未泯,我常常被那些真诚的东西打动,可以完全把自己交给自然和命运。

我是家中的长女,从小被父母洗脑教育成贤妻良母型的“家中天使”,单纯善良、谦恭忍让、相夫教子。现在我老了,貌似母系社会中的老祖母,在不熄的火塘边,使命般的守护着一个家的传递。我认为这是一种女性力量精神信仰的美。

从成家开始,我都是早起给家人做早饭。儿子从小到大,在结婚离开家之前,每天早上,我都会亲手给儿子做早饭,不管他吃不吃,我都要早起做好早餐。想象一下,当你每天早晨醒来时,特别是在冬天最冷的时候,你就坐在妈妈的旁边,吃着热乎乎的早餐,让自己的生命在清晨苏醒过来。感受到妈妈纯粹的爱和母子之间最朴素的生命连接。

我认同这样的观点:“一个家族的兴旺,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这个家庭里的男性,而是“女人”。有人说,女人是家庭的风水;也有人说,娶一个好女人,至少能兴旺三代,反之,则毁三代;还有人说,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总会有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一个家庭的荣辱兴衰与女人息息相关;男人的成功,能光耀门庭,但,离不开一个旺夫的女人。如此可见,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在家庭的重要性。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9)

(2017年我陪父亲过的最后一个中秋、国庆双节,父亲提出的拍照,留下了这张照片)

我自认不是个聪明的女人,但是别人常常赞我是个智慧的女人。

我希望自己的归途能自己选择。我在2021年3月经历了一次大的手术之后,感觉伤了元气,身体像花落那样迅速凋零。各种疼痛不分昼夜,绵长不绝地侵蚀着我的生命。我常常浑身不舒服,据说,人老了身体就是这样莫名的难受。

我不忌嘴,若成天想着这不能吃,那不能吃,那活100岁有什么乐趣可言?不如不活。

在我眼里,死亡未必是悲伤的事。但是,我也不知道那一天真的到来时,我会不会真的不害怕,我不知道有没有能力自己选择离去。

人生短暂,除了生死,其他都是闲事,今生要当三生过。有时候,我就很放纵地吃甜食巧克力,感受幸福的滋味,活得很快乐!

人过花甲,我不避讳谈生死,很多事情说出来反而百无禁忌。

将来我生命凋零飘落后,我不需要墓地,不需要墓碑,不需要骨灰盒,就用个塑料袋装着焚烧过的骨灰,树葬,水葬都可以。成为一棵树,成为一江碧水,总之,就是不留骨灰。

将来我用自己写就的一本书,建成我的墓地,埋葬我的今生,我的灵魂就在我的文字中,我生命的风景就记录在我的文章里。

我就貌似一个古代的女王,在生前就开始建筑她的陵寝。不同的是皇家用石材金银建筑身后陵寝。而我用文章构建我的墓地。

我的生命,我的人生,我的爱与痛,都在我写的文章中,那是我写给人世间的情书!那是我留给后人的生命物语,将来后人或许会回赠我尊敬和怀念。还有那中元节岔路口焚烧的祭品……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10)

姜苏云苏州(姜苏行云敬畏生命)(11)

作者简介:姜苏行云,南京市作家协会会员;在教育系统工作30余年;部队大院子女;从父随军 17年;从夫随军13年;写作初心是为了记录《塞外宣化炮兵城的故事》父辈的、吾辈发小的、生命成长物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