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人需要赞美、喜欢赞美,这是企求上进、寻求理解、支持与鼓励的表现。

父母经常赞美孩子,会使家庭和睦欢乐;领导经常赞美下属,会调动和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可是,在不绝于耳的赞美声中,人往往又会飘起来。别人的赞扬和吹捧会使人变得虚荣,而虚荣很可能会变成一把置人于死地的匕首。所以,面对赞美吹捧之词,不能忘乎所以,而应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所动。

爱慕虚荣才是人的本性(爱慕虚荣是人生的陷阱)(1)

邹忌是战国时齐国人,齐威王时任相国,他倡导“择君子”“修法律”“督奸吏”,尤其是劝说齐威王奖励臣民进谏,用群策群力的做法,使齐国强盛起来,更是成为千古美谈。

邹忌身长八尺,相貌俊秀。一天早晨,他穿戴整齐,对着镜子问妻子: 我和城北的徐公比谁更漂亮?

妻答:徐公哪能和你比呢,当然是你更漂亮了!

城北徐公是齐国著名的美男子,对妻子的回答,邹忌表示疑惑,又问了他的小妾。结果小妾也说徐公不如他。

这时,正好有客到访,聊天时,邹忌又问客人同样的问题,客人也答:徐公哪里能比得上您呢!

次日,徐公恰好来找他有事,邹忌仔细端详徐公,又对镜自视,觉得自己比徐公差得很远,还是人家更俊美!

夜深人静的时候,自思默想,感悟颇多!

次日早朝,就这件事与齐威王分析说: 臣本来没有徐公漂亮,而臣之妻偏爱臣,臣之妾惧怕臣,臣之客有求于臣,所以他们都说臣比徐公美,可实际上臣相比于徐公,确实差很多。

今齐国地域纵横千里,宫中的妻妾和侍臣,没有不偏爱您的;朝廷众臣,没有不惧怕您的;四境之内,没有不有求于您的。所以他们都夸您英明正确,没有缺点。可事实上您真的就没有缺点吗?如此看来,您受到的蒙蔽比我还厉害呢!

爱慕虚荣才是人的本性(爱慕虚荣是人生的陷阱)(2)

齐威王深以为然。于是下令:群臣吏民,凡能当面指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劝谏寡人者,受中赏;在公众场所批评寡人,被寡人听到者,受下赏。

法令颁布之初,面谏上书者络绎不绝,门庭若市。正确的谏言得到釆纳并及时纠正了错误,各受所赏。一年来,谏言不断。到后来渐渐的就鲜少了,因为齐威王知错即改,几乎让人找不出来毛病了。

由于齐威王广纳谏,集众智,所以国力日渐强盛,燕赵韩魏因之畏服,都来朝见齐王,推举齐国为盟主,以期共御强秦。

齐国靠修明内政,使自己强盛起来,不战而取胜于别国。

邹忌如果很虚荣,听信妻妾和客人的赞美之词,真的认为自己是齐国第一美男子,无疑将会贻笑大方。正是因为他有自知之明,不轻信、不盲目,从而现身说法,进而引以为治国理政之策。

人很容易掉到自己设置的陷阱里去,一般这个陷阱都是由虚荣心造成的。

有些人,只要有人随便给他一点虚荣,他就会象无头苍蝇一样飞来飞去,盲目自大起来。本来自己的举动没有任何实质意义,解决不了任何实际问题,但他还是想显示给别人看: 我是个重要人物。无疑是自欺欺人罢了。

爱慕虚荣才是人的本性(爱慕虚荣是人生的陷阱)(3)

一个小男孩到一处风景秀美的山上玩耍,山上住着一个非常爱慕虚荣的人,看到小男孩后,老远就大喊: 终于有一个仰慕者来拜访我了。在他的眼里,所有上山来的人都是他的崇拜者。

小男孩走到他面前,觉得这个人好奇怪,个子本来瘦且高,还戴着一顶很高的帽子,感觉很是滑稽。说道: 你的帽子好奇怪啊!

这人觉得终于有人注意到他的帽子了,非常得意地说:这帽子是别人向我喝彩时,我就用来脱帽致意的,可惜这里很少有人来。

原来是这样啊。小男孩嘴里这么说,心里却在想: 这人有点不正常啊!

突然,这个人说道: 快点拍手呀,你怎么不拍手呢?

小男孩不知道他为什么要让自己拍手,但为了不使他失望,还是软绵绵的拍了拍手。结果,奇怪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人立即脱下帽子,谦恭地向小男孩点头哈腰行起礼来。

小男孩觉得这个人很好玩,又多拍了几次手,结果这人又不停地向他脱帽行礼。

时间不长,小男孩开始厌恶起来,问道: 要怎么做,你才会把你的帽子扔掉呢?

这个人没有听到小男孩说的话,因为爱慕虚荣的人,只能听到赞美的声音。问道: 你真的很崇拜我吗?

崇拜是什么意思?小男孩问。

崇拜就是你认为我是这座山上最帅,最会穿衣服,最有钱和最聪明的人。这个人说。

可是,这座山上就你一个人呀!小男孩说。

这个人着急了,恳求道: 你就帮我一个忙,崇拜我一下嘛。

小男孩看他难受的样子,有些同情道: 好吧,我就崇拜你一下。说完转身沿原路返回。

爱慕虚荣才是人的本性(爱慕虚荣是人生的陷阱)(4)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爱慕虚荣的人,总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确切地说是活在自己的想象里。在他们的眼里,似乎所有的人都应该是他的崇拜者,因此,他们往往会茫茫然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虚荣是一种诱惑,诱惑越多,虚荣心就越强。如果一个人能够淡然地面对诱惑,那么他也就能摆脱虚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