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卧龙先生

去的地方多了,免不得重复,这次到“太行大峡谷”就是第二次了,所以,再次游览了“桃花谷”和“王相岩”。王相岩用自身的景点向游客“讲述”了殷高宗武丁与宰相傅说的传奇故事。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1)

王相岩

商朝第22个国王武丁,少年时被父亲小乙送往商都西部的林虑山和平民奴隶在一起生活。武丁生活在下层社会,学会了耕作和劳动本领,养成了简朴的生活习惯,很快就和奴隶傅说交上了朋友。傅说觉得武丁虽是商王的儿子,却没有贵族的高傲,能和平民平等相处,很赞赏武丁,而武丁觉得傅说很有雄才大略,可惜是个奴隶,无人能重用他。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

武丁与傅说

武丁继承王位后,他很想用傅说,但傅说是个奴隶,无法说服群臣。于是苦思冥想,谋划出了一条妙计,利用人们的迷信心理,演出了一幕威震文武百官的哑剧。一天武丁对大臣们说:"我当了国王,希望有一个大才大德的人帮助我治理国家,请大家举荐。"大臣们议论纷纷,挨个把王公贵族的名字数了个遍,武丁总是摇头叹息,蓦然间竟晕了过去。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

王相岩

经过一阵抢救,才慢慢醒来,却一言不发。就这样,武丁在宫里整整昏睡了三年。三年后,一天大臣们正在议事,武丁突然大笑起来,大家都惊呆了。武丁说我们朝有希望了,我梦见先王,他给我推荐了一位大圣人,名叫傅说,说这个人定能辅佐我治理好国家。大臣们信以为真,立即按武丁指的方向去找,最后在林滤山找到了傅说,并把他接到商都王宫。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4)

傅说像

武丁见到傅说,喜出望外,连连点头。于是赶快让傅说换了朝服,拜为宰相,并让大臣们尊称为"梦父"。傅说就任宰相后,竭尽文韬武略之才能,利用三年功夫,辅佐武丁把朝政治理的井然有序,使商王朝达到了空前发展。历史上称之为"武丁中兴"。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5)

故居

人们为了纪念他们,把他们居住过的崖洞称为王相岩,并在这里建立了傅说的塑像。绝壁崖头上的千年石橡树,称为王相树。这个小村就叫“王相村”。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6)

故居

后来,《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7)

故居

《古文尚书》里有《说命》上、中、下三篇。《说命》(上)是君臣的进谏及王、傅说的答辞与武丁的文告。《说命》(中)是傅说向武丁的进言。《说命》(下)是《说命》(中)的延续。《说命》叙述了武丁与傅说的故事,再现了一段圣君贤相的佳话,颇具传奇色彩。

傅说的事例(傅说举于版筑之间)(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