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八师名人录(铁道兵五师英雄谱)(1)

原创:刘林林

梁作栋,1944年入伍,在参加解放大西南的战斗中是西北野战军七军19师(铁道兵五师前身)56团1营副营长,在四川重花堰镇战斗中立了功成了全国战斗英雄,我19师部队歼灭国民党部队骑兵第二旅一个团。抗美援朝到朝鲜任营长,回国后铁道兵五师到福建光泽县,部队改编成5团制,没有营的编制,梁作栋当了一段时间的团后勤处长,1956年以后升任铁道兵五师23团副团长,21团团长,24团团长。1962以后率五师24团修建中尼公路,修好后24团没有归建铁五师,回到北京修地下铁道,归铁12师领导,24团改编为56团,驻石景山磨石口。后梁作栋团长离休回到山西洪洞县。

临战果断决定,身先士卒、作战勇敢成战斗英雄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五日,我西北野战军七军在甘肃天水及其以南的秦岭山区与兄弟部队一道,完成了对胡宗南集团战略性的牵制任务后,在军长彭绍辉将军的指挥下,挥师南下。19师作为军的前卫部队,冒着风雪严寒,激战疾进,快速挺进。战秦岭,越巴山,经过连续二十二天的行军作战。

1949年12月22日,我西北野战军七军19师(铁道兵五师前身)侦察得悉敌骑二旅(说是骑兵,其实无马)正在四川剑门关以南地区抢粮捉夫,部队顾不上吃早饭,立即奋起直追,团王风参谋长带领侦察排天不亮就先行出发,二营梁作栋副营长带领四连为部队先锋,三营、团部机关为中,一营为后尾。当行进至重华堰镇附近时,在一山庄捉获一名身背卡宾枪的敌人,经审问称是敌骑二旅一团副的护兵,得知敌约一个团正在重华堰镇休息吃饭。此时王参谋长和梁副营长商量,若就以先头部队之兵力发起攻击,可能会把敌人赶跑,达不到全歼之目的,若等部队主力赶到,又怕被敌发觉组织抵抗或逃跑。

经简单研究后决定:一是立即派骑兵通讯员返回通知部队轻装跑步急进,二是由王参谋长带领侦察排由左边沿山迂回插入敌后断其退路,正面由二营四连隐蔽搜索前进监视敌人。当行进至重华堰平坝一小桥时,被一正解大便的敌人发现,提起裤子急向集结地跑去。梁副营长觉得情况紧急,如再迟疑会被敌发觉组织抵抗,即率四连吹响冲锋号猛扑上去。因敌人早饭后正集合在河滩讲话,未曾想到解放军这么神速,火力又猛,瞬时部队一片混乱,不成建制,在河滩上像遇到狼的羊群一样到处乱跑。此时三营主力亦全体甩掉背包,轻装跑步赶到,就来了个集团冲锋,到处是“缴枪不杀,优待俘虏”的喊杀声。经过近两小时的激烈战斗,全歼敌骑二旅一个团,毙伤27人,俘敌700余人,我亦牺牲了两名战士。

战后总结时,梁作栋副营长因临战决定果断、身先士卒、作战勇敢而被评为战斗英雄。 

梁作栋率五师24团修建中尼公路

1962年6月,铁道兵五师二十四团奉命修建中国至尼泊尔的公路。24团当时的团长是梁作栋、政委林植、副政委王家魏、军务股长籍茂林。

施工在海拔4000至5000米以上的西藏雪山,空气稀薄,气候恶劣,且地势十分险要。设备、材料、生活物资靠人力背到现场。至1963年3月,部队英勇顽强地完成任务。二十四团三营九连获铁道兵授予的“雪山铁九连”光荣称号,荣立集体二等功。

中尼公路起自西藏拉萨,止于尼泊尔的加德满都。中国段西藏境内485公里,由铁道兵、工程兵、步兵及藏胞等修建。1962年7月,梁作栋率二十四团(后整编为十二师五十六团),分三批入藏,10月开工,1965年完成任务:粗通公路171公里,加宽公路53公里。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不长的一段公路,也浓缩了铁道兵施工的“艰苦卓绝”。公路穿越海拔4500-5200米高的雪山,空气稀薄;铁道兵施工的地段,有二十多处从三四百米高的峭壁通过,施工人员系保险绳、安全带作业,战士上工攀峭壁,爬软梯,走独木;建筑材料、生活用品靠人挑肩扛…… 筑路大军的革命英雄主义事迹,是数不胜数的。铁道兵二十四团从云南长途连续行军开到西藏定日,部队进入4000米以上高海拔地区后,干部战士普遍有高山反应,有的头痛呕吐,吃不下饭。紧接着,梁作栋团长率领这支部队担负起为整个筑路队开辟通路的任务。特别是在海拔5300多米的业里雄拉山顶,部队高山反应更加厉害,他们顽强地坚持,苦战了4个昼夜,胜利完成了任务。进入聂拉木至友谊桥段工地后,他们又一直担负着最艰险地段的施工任务。

铁道兵二十四团一个连队开凿的一段绝壁,从开挖线最高点到路基面有49.5米高,路基面到波曲水面深达300多米。他们挑选了18名勇士组成突击队,在绝壁上大显身手,一个半月时间,用排炮和葫芦炮将半截石壁掀入深谷,每工日平均完成28.8立方。有的连队在粗通路基外侧三分之一的地方,先放一排小炮,炸出向外倾斜的自然坡,使加宽时炸下的石块有80%可以自动滚下,减少了大量清碴用工,工效提高到国家定额的261%。有的连队导引一股水冲刷土夹石地段,工效达到定额的601%。有的单位就地采集竹子编成竹轨道,用大土箕滑运土石,原计划半个月的任务,7天就超额完成。

在开展工程民主高潮中,普遍使用自制的木质双轮车、铁木轨道滑板、刮土板、滑车等器具代替了肩挑背扛,工效成倍地提高。3年当中推广应用先进经验400多项,采纳合理化建议上千条。不断地改进施工工具和作业方法,对于保证质量、提前超额完成任务起了重要作用。3年当中,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其中有被铁道兵领导机关命名的“雪山铁九连”。

战斗英雄梁作栋战争时期能打仗,建设时期能修路。虽然梁作栋前辈前些年已经离开了人世,他的名字或许早已不被人熟悉,他的事迹已被岁月的尘埃掩埋,但是他和战友们为祖国立下的功勋,永远为人民所怀念!(本文有些资料来自许江叔叔、苗廉前辈、铁道兵著名记者梅梓祥老师)

铁道兵八师名人录(铁道兵五师英雄谱)(2)

吕良叔叔回忆全国战斗英雄梁作栋

吕良叔叔,原西北野战军七军19师老战士,19师文工队队员。前段时间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慰问了抗美援朝老战士吕良叔叔。

吕良叔叔对英雄梁作栋的回忆弥足珍贵。谢谢吕梁叔叔。以下是吕良叔叔的回忆:

“孤胆英雄”梁作栋

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表彰在革命战争与生产建设中做出巨大贡献的优秀分子,1950年召开了首届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都是经过层层选拔出来的佼佼者,一般说来一个师能有一个就了不得了。可是1野7军19师竟有3位同志出席了这次大会,即:阎三毛眼、徐二毛蛋和梁作栋。

我对梁作栋的印象是从他在全师开庆功会和大型活动中整队的能力开始的,他不仅身材魁梧,而且嗓门特大,那时有没有麦克风和扩音器,但他那浑厚、嘹亮的口令,能把成千上万人的队伍调动的整整齐齐。

他骁勇善战的神奇故事,则是从战友们口口相传和深入联队搜集创作素材中得来的。

据说他1945年在洪赵游击大队反扫荡时,就在赵城县高崖村打死过两个日本鬼子,挫败了敌人扫荡。

1947年在洪洞县杜孰村,他带的一个连被敌人一个团包围在一个地主家的大院里,激战一天敌人都进不了院子,黄昏时分,他组织部队突围,先扔出十几颗手榴弹,硝烟中他端起机关枪扫射前进,带领全连杀开一条血路,毙敌无数,冲出包围安全脱险,与接应队伍胜利汇合。

1948年洪赵大队(55团)合并为56团编入七纵队十旅后称29团。在太原战役中,梁作栋任一营一连连长。一次在夜间观察地形时,发现山下有个洞,像是一条排水沟。他判断有可能与敌营有关,便派人向上级报告情况,并请缨进洞深入侦察,让部队做好随时战斗准备。得到上级允许后他独自弓腰钻进一股臭气的黑洞,后来洞穴越来越小,他只能卧倒爬行,五尺大汉的他爬呀,爬呀,浑身湿透,满脸污泥,终于爬到了洞口,探出头一望,原来这是个古庙的厨房,看样子确是被阎匪军所用。

正要进一步摸索,一个伪军半夜饿得睡不着,悄悄来伙房偷吃的。一见洞口这个黑脸大汉,惊呼:“有鬼!有鬼呀!”梁作栋当机立断,喝道:“不许动!”,那家伙吓得抱头鼠钻,高叫:“共军来啦!共军来啦!”梁作栋紧跟其后,来到一座殿堂,大喊:“缴枪不杀!”那些正睡得迷迷糊糊的士兵,吓得“炸了营”,顾不上穿衣带帽,抄枪瞎打,乱成了一锅粥。我们的战士听见枪声,立即投入战斗,冲上前来,不多时,攻入大庙,夺取了这块阵地,俘虏敌军200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梁作栋因此被称为“孤胆英雄”。

铁道兵八师名人录(铁道兵五师英雄谱)(3)

前排左一为老前辈闫德生这张照片由铁五师老前辈许江叔叔提供。由铁五师铁二代刘闽安加工。

铁道兵八师名人录(铁道兵五师英雄谱)(4)

这张照片由铁五师老前辈许江叔叔提供。由铁五师铁二代刘闽安加工而成

铁道兵八师名人录(铁道兵五师英雄谱)(5)

这张照片是我用ps软件上色制作

来源:老兵原创之家公众号

编发:铁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