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编收到了一位声乐学生的电话,交谈中发现这位同学的发声有些异常便询问他,果不其然,这名宝宝这几天很用功导致声带有些受损,既有些耽误每天的训练,自己的嗓子又很难受。学习声乐的宝宝们这种情况是很常见的,尤其正逢初春时节,天气干燥,再加之很多同学过度用嗓或者没有好好保护声带,导致声带受损。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科普三个问题:我们声带受损了该怎么办呢?日常该怎么保护声带呢?以及正确的发声究竟应该如何呢?

音乐生学声乐(学声乐的小伙伴们)(1)

一、我们声带受损了该怎么办呢?

抬头训练

动作:自然站立或者平坐,呼吸自然,全身放松,再抬头到最大限度,然后逐渐张嘴,稍停,嘴逐渐放松闭合,稍停,逐渐将牙咬紧,稍停,逐渐将咬紧的牙放松。如此,一次张嘴—放松—咬牙—放松为四个节拍,重复这一动作,共做二个或者四个八拍以后,再缓慢使头部还原。

发音训练

分别对a、o、e、í、u、ü6个韵母进行发音训练。在对每一个韵母进行发音的时候要比平时讲话稍微再大声一些,进行发音的时间尽量长一些,并且用不同的声调来训练发音。分别对7个音符1、2、3、4、5、6、7进行发音训练。和进行拼音的发音训练一样,进行音符的发音训练的时间也要尽量长一些,只是没有必要用不同的声调来训练。

在进行上述康复训练的时候,特别是在进行其中的拼音和音符的发音训练时,应该先喝一点水或者其他有利于咽喉的饮料,以保持咽喉湿

润,这样更有助于声带功能的恢复。

进行声带功能的康复训练一定要长期坚持。如果急于求成进行超负荷的训练,不但对声带功能的恢复不利,而且会使声带功能进一步受到损害。相反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就起不到康复训练的效果。建议每天进行3~5次、每次进行3~5组的训练比较合适,持之以恒,一定能够使声带功能得到逐步的恢复和改善。

二、日常我们该怎么保护声带呢?

1.不要用嗓过度。用嗓过度是指滥用超过本人能力范围的嗓音(用声)。每人的发声能力有音高(声音频率范围)、音强(声带张力)、音时(发音用声的时间)三个方面,超过此范围将发生声带病变。说话要保持适宜的音量和音调,最好是匀速。用声不要过长、过高、过累。

2.科学发音。高、低、中音交替使用,因为发高音时用声带前1/3,发中音时用声带中1/3,发低音时用声带后1/3。这样发音不但有声有色,还可以使声带交替休息。

3.改掉清嗓习惯。很多人可能经常用这个动作来咳掉喉中的痰或者使自己的声音更加清晰。但这个动作使声带瞬间严重拉紧,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4.及早治疗急性咽喉炎,避免转成慢性咽喉炎。感冒时要注意声音休息,尤其是感冒出现声音嘶哑后。及时治疗并避免咳嗽,以防咳嗽震伤声带。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酒后、感冒后或咽喉炎症时避免大声喊叫或长时间说话,以免形成声带小结。

此外。平时应少吃刺激性食物;戒烟、戒酒;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儿童不要经常大声喊叫,以免声带形成喊叫结节。

5. 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上呼吸道感染的抵抗能力;

6. 少吃刺激性食物,避免用嗓过度,禁烟酒;

早期声嘶患者,应强调声带休息,同时进行积极的治疗。保护声带从正确发声开始。那么我们正确的发声方法是什么呢?

三、学习声乐中正确的发声方法

1. 倒吸气练声法:

① 气息练习:要求身体站稳,慢慢吸气,知道胸腔饱满之后。一方面,尽力保持胸廓饱满,另一方面动用横膈膜和腹肌的额快速收讫进行吸气和呼气。开始练习时,速度可以慢一点,练习时间可以短一点,熟练了之后可以提高速度。到最后的阶段是会感觉腹部疲累,嗓子却很舒服。

② 基音要求用倒吸气时喉部的位置来联系音阶。这种方法可以让声音集中,高音时不费力气。

2. 哇音练声法:

要求身体站稳,模仿国粹京剧中的tang音。从低音到高音,由弱到强,从轻到亮。有同学问小编,怎么有些憋气的感觉啊?其实这是正常现象,经过反复练习,就能很好的改善。

3. 关闭练声法:

① 气泡音练习:吸气放松声带,发出类似水面上冒出无数气泡一般的声音,要求气息平稳,旗袍由大到小。这个练习能提高声带的技能,能使低音更加纯美。

② 退舌骨练习:微笑,张嘴,用中指和食指按住舌骨,将舌头推出,注意这里的舌头自然伸出口外,舌头本身不要用力。这个练习可以改善喉头紧张的问题,使声音更加明亮。

③ 哼咽音练习:收小腹,胸部饱满,微笑露上牙,脖子绷劲,小腹一紧像喊人一样“嗳!”,感觉声音从眉心处发出来,从鼻子后面直通头顶。

④ 张口练习:要求用手固定下巴,颈部稍稍前倾,用抬头的方法促进嘴巴自然的张开,头往上抬,眼睛往上看,嘴巴自然闭合。如此反复,每天练习几十次。这个练习可以解决唱高音时的口型和头腔共鸣,能增大音量,使银色更加甜美。

当然啦,同学们学习声乐还是要有专门的老师来辅导哦,自己用错了方法可能会使自己声带受损,得不偿失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