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载饥饿的记忆(饥饿的记忆)(1)

这几年,每到夏天,我都要买几袋西瓜。装西瓜的塑料编织袋,我们叫“鱼鳞袋子”。这些袋子,每一次用过后,都不舍得扔。我把它们洗干净了,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储物架的最高处。总想有一天装满了粮食,像父母那样,一袋袋地码放在我家的西屋里。

父母这辈人,稀罕粮食。他们害怕饥饿,害怕没吃的。他们说,六零年“人饿”,树皮扒光了,野菜挖光了,粮食,咋那么缺?孩子们营养不良,野菜填胀了大肚子,肚皮薄得透着菜青色。没有吃的,只能挨饿。饿死的人解脱了,活着的人没力气抬远,就近掩埋。我听到这儿,总是收紧了心,恐怖得不行。

关于缺吃的,我略微有些记忆。儿时去四妗子家,吃草种子面做的饼子,坚硬,难以下咽,不消化,便秘。你又必须吃,不吃就得挨饿。

对于饥饿,我有两次深刻的感受。

小学四年级的秋天,校田里的豆子熟了。高年级的学生去收豆子。天刚蒙蒙亮,我们已经到了地里。五年级的大孩割豆子,四年级小一点的孩子运豆子,老师们装车。

我是班里的好孩子,这样盛大的集体活动,当然不能落后。自己鼓励着自己,加油干,别人运两趟的空儿,我争取运三趟。老师火眼金睛,看我每次抱的豆子多,走得快,及时大声表扬我,要求同学们向我学习。我干得更起劲了。

等到装完最后一车,我已经精疲力尽,从没有过的饥饿感,从肚子里传遍全身,两腿不听使唤起来。我想舀碗绿豆汤喝,桶里已经见底了。老师组织同学们往回走,我却迈不动步。那时虚荣心强,不向老师报告,也怕同学们说我不坚强。于是,我精心选择了一条独自回家的路线,没有路,穿过一片花生地,还能路过生产队的瓜园。

我故意落在后面,逐渐脱离“大部队”。大家都累了,饿了,没有多余精力管别人。我走进了花生地,用尽最后一点力气向四周看看,庆幸没有被老师和同学们发现,我坚强能干的光辉形象还在。

在饥饿面前,我顾不上好孩子的名声了,决定做一次坏事。我坐在地上,手抓着花生秧,却怎么也拔不下来。

我不知道是怎样晕倒的。当我微微睁开眼睛的时候,阳光刺得不行,马上闭了,用手遮住。顿了下,知道自己倒在地里,回想起自己是饿晕了。慢慢爬起来,就近拔了一棵花生,拨开花生壳,一粒一粒地吃起来。吃了两棵,感觉好了些,起身向前走。路过瓜园,还想偷个甜瓜吃,可实在没有力气与看瓜人周旋,只好作罢。

现在想起来,有些后怕。经过这次历练,我慢慢养成了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以后遇到艰难困苦的事,都能应付自如。只是,那时我该听老师的,带上一块干粮。

第二次是去求学的火车上。淄博火车站上,人山人海。我能坐的车次全是过路车,来一趟,人挤上去一些,又挤下来一些。挤下来的,又开始改签,等待下一趟。我改签了一次,终于挤上了车。

同行的伙伴被挤散了,我非常懊恼。两次挤车出了两身大汗,耗尽了体力,肚子咕咕地叫起来。嘈杂的车厢里响着服务员的声音,“有需要用餐的旅客,请前往餐车就餐”。唾沫不停地往下咽,肚子叫得更响了。有人高喊着“挤成相片了”去餐车方向,我也跟着蠕动。

挤了两节车厢,虚汗一个劲地往外冒,感觉身体就要虚脱了。我停下来,正好靠在一个椅背上。座椅上有个大哥,正在吃面包。面包的香味打穿了污浊的空气,钻进我的鼻子里。长这么大,第一次闻到这么香的味道。唾沫不停地下咽,肚子里的咕咕声更大了,隆隆的火车声掩盖不住它。大哥一定能听到的。我有些不好意思了,可是饥饿又顾不上这些,任由肚子叫着。

大哥吃饱了,剩了小半个,正欲放回袋子里。饥饿却驱使我不能让他这么做。一向羞于求人的我,扔了往常的面子,拉下脸来,攒足气力,求他说:“大哥,我饿坏了,实在没力气了,能把面包给我吃吗?”

他有些诧异,没有说话,把面包递给了我。我接了,一股暖流顿时涌满了全身,遇上好人了。我连声说谢谢,大口地吃起来。现在想想,那时的狼狈样,一定可怜至极。他又递给我半瓶水,依然没有说话。我接过来,再次连声说谢谢。

他长得很高很帅,穿着得体,该是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不久的样子。他一直没有说话,或许他知道饥饿处境中的感受,不必多言;或许他责怪我准备不足,也是年轻人,竟在火车上饿得乞讨,无言了;也或许他不想再多事,善举已行,不必纠缠;或许…反正他没有说话。

默默祝福他,好人一路平安,一生幸福!

有了这样的经历,我对父辈人稀罕粮食,备足吃食,有了更深的理解。

最近看俄乌战争的新闻,传出引发了粮食危机,不禁又想起了忍饥挨饿的岁月。庆幸生活在伟大的中国,享受着和平的生活,经过全国人民多年的努力,粮丰食足,饭碗牢牢端在了自己手里。现在各大商场、粮油店里,米面堆得小山似的,我们购买方便,心里踏实。各种特色小吃,各样高档菜肴,应有尽有,吃饭提档升级了。

我的鱼鳞袋子成了摆设,不需要装满粮食码放在西屋里。可我还是稀罕它们,喜欢保存它们。把它们干干净净、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心里,纪念丰收,纪念饥饿。

(摄影 刘文明)

作者简介:左岸青士,山东利津人,文学爱好者。偶来小感,为诗为文;偶见报端,欣喜不已。功底粗浅,灵感驱笔;以文娱心,与人共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