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的这一生(荷花的风骨)(1)

人间有情百花开,荷塘清趣照影来。

心香一缕寄万里,风痕烟雨洒九台。

蜻蜓归来不忍去,翘首尖角几徘徊。

留得芳馨跨寒暑,一梦飞渡秋池怀。--题记

这几天石家庄花卉园正值荷花盛开时期,每天来此观赏或扛着长枪短炮摄影器材来拍摄的游人络绎不绝。满眼是含苞待放的荷花,蜜蜂在荷花上飞舞采蜜。含苞待放的荷花和小莲蓬格外打眼。倒映在水中的荷花蜻蜓又是亭亭玉立另一番美景。一群花枝招展的大妈在荷花池边翩翩起舞,舞姿如风过荷塘,摇曳生姿。

古人称荷花为芙蕖。芙蕖花期很长。“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问之秋矣。芙蕖则不然。芙蕖自荷钱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

荷花的这一生(荷花的风骨)(2)

文人李渔认为炎热夏季是太阳的天下,惟荷塘之侧乃避暑圣地,塘边“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荷花还有营养价值,“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

荷花错过花季老去即便面枯颜衰,也有用途。“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旧时用荷叶包熟食,无论是卤肉、糟鱼,还是包子炒菜,不但保鲜,食之口颊齿间还有淡淡的荷香。

荷花的这一生(荷花的风骨)(3)

荷生者娱人观赏,死去可被家常之用,“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芙蕖“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荷一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怠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荷花的这一生(荷花的风骨)(4)

荷花对于生长条件的要求极低,就是在污泥中,也可以茁壮成长。荷花池中,一塘相对稳定的静水,不爱涨落悬殊的流水,所以,荷花总给人一种清新、淡定、高雅、平和的感受。荷花不像别的花那样张扬,她是谦恭,安静的,即使生长在淤泥中,人们依然喜欢它。

荷花象征着纯洁。荷花是友谊的象征和使者。中国古代民间就有“春天折梅赠远,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

荷花的这一生(荷花的风骨)(5)

人说寒梅傲骨,而挺立水中的荷花同样是坚强不屈的。自古以来,我们中国就有不少具有荷花品质的人。陶渊明就不是傲骨,而是“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的文人。

陶渊明出生于乱世,从小家境贫寒,但他对中国文学的造诣却很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就出自他的笔下。正是这样乱世“淤泥”,才造就了文学史上的陶渊明,他如一朵白莲,挺立于淤泥之中。这成就了陶渊明出淤泥而不染的性格,成就了他一生的造化。

荷花的这一生(荷花的风骨)(6)

“弄篙莫溅水,畏湿红莲衣。”唐朝王维曾题过这首诗。划船过荷塘,就怕弄脏了这圣洁的荷花。

荷花,让人怜惜,让人感悟她的纯洁。荷花圣洁美丽,她出污泥而洁白无暇,洒清香而一枝独秀,极玲珑又纯洁谦恭,亭亭玉立,招人待见。

荷花的这一生(荷花的风骨)(7)

荷,是太阳下的一根反骨,这污塗跋涉的苦行僧,不从秋风,不从众,一生,一个信仰,一世,特立独行。

人间清芬是正道。如果必须对尘世的所有纯洁分类,我依然会首选那冰清玉洁的莲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