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主任,我今年才35岁,以前一直有痔疮,经常便血,自己去药店买了痔疮药,平时也不在意,但上个月吃辣吃的有点猛,开始频繁便血,且大便从每天1次,变成了早晚各1次,还不成形,要不就是前段成形,后段不成形,多是烂泥状,或者水状,有时候还会出现果冻状黏液,在网上查说这种情况是肠癌,非常担心,想请问一下是肠癌吗?没有肠癌家族史。”

最近,类似的粉丝咨询很多,因为便血、大便不成形、水样状大便、肚子咕咕响、常腹胀、脓液便、肛门瘙痒等症状,问是否为肠癌?但仅凭一些不适异常症状,是无法诊断为肠癌的,也无法给您准确答复,还是要完善肠镜等相关检查来确诊。

如果出现以上不适症状,大家也不要过分焦虑,可以先调整饮食、放松心情,注意观察症状是否有缓解,如果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建议及时做肠镜检查明确。

大便前干后稀会是肠癌吗(每天大便2次呈烂泥状)(1)

如何判断您是否患有肠癌?

 1、是否具有肠癌相关症状

一般来说,肠癌早期多无症状,即使有症状,如便血、排便次数增多,也较易被忽略,误认为是痔疮、肛裂或者是肠炎,当肿瘤不断生长、刺激,会出现以下症状,但此时病情多已进展到中晚期。

①便血

粪便带有暗红色血丝、黏液,或是脓血便,出现频率较高,如果肿瘤距肛门较近,粪便通过摩擦出血,多呈鲜红色便,较易误认为是痔疮。

②排便次数增多

便意频繁,有时会排不出来,腹泻便秘交替(时而腹泻时而便秘),有里急后重感。

③大便变细

若肠道肿瘤距肛门较近,体积较大,会出现大便变细、变扁、有凹槽等情况。

④腹痛

随着肿瘤进一步增大,会出现腹部隐痛、阵痛,能在腹部摸到明显包块,有时伴有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等情况。

 ⑤其他

随着病情加重,肿瘤生长,会出现贫血、消瘦、乏力、食欲不振等情况,也可能会引起肠梗阻、肠穿孔、急性大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

 ⑥晚期症状

当肠癌侵犯邻近器官,或发生远处转移(肝、肺、骨),会出现排尿困难、尿频、腰疼、黄疸、胸闷等症状。

以上就是肠癌常见的临床表现,但是不建议对号入座,或自行诊断,增加恐慌焦虑,当出现上述症状,或异常不适后,需注意观察,完善相关检查后明确诊断。

大便前干后稀会是肠癌吗(每天大便2次呈烂泥状)(2)

 2、尽早做检查

①体格检查

▶直肠指检:先观察肛周是否有肿块、结节、溃疡等,进指后可摸到7-8cm直肠,若摸到肿物,应了解肿物大小、质地、活动度、表面情况、位置等,退指后观察指套是否有血、黏液、坏死组织等,能发现大部分直肠肿瘤。

▶腹部触诊:一般是比较晚期的情况,可触摸到较大的腹腔内包块,需配合彩超、CT诊断。

②实验室检查

▶粪隐血试验:如果出现黑便、柏油黑便时,可做此检查,明确是否有便血,但容易出现假阳性结果,如果呈阳性,需反复检测,或完善肠镜检查。

▶癌胚抗原:属肿瘤标志物,可用来常规筛查,简单便捷,但其特异性不高,不能作为确诊依据。

▶循环肿瘤DNA、粪便DNA甲基化等,同样有一定提示、辅助作用,但无法确诊,需要进一步肠镜明确。

▶病理检查:是肠癌确诊主要依据。

 ③肠镜检查

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检查能替代肠镜,可发现肠道内微小病变,同时可直接取病理活检,进行确诊。当然,根据检查肠道部位不同,又包括直肠镜、结肠镜、小肠镜、十二指肠镜、乙状结肠镜、胶囊内镜等,一般建议患者做的是结肠镜。

部分患者对肠镜检查存在害怕、恐惧的心理,可选择无痛肠镜,对于40岁以上人群,建议尽早开始定期肠镜,发现问题可尽早干预处理。

大便前干后稀会是肠癌吗(每天大便2次呈烂泥状)(3)

 ④气钡灌肠

口服造影剂后,分时段拍片,来观察肠管是否有病变、肿瘤、狭窄、缺损、充盈等,但对于微小病变、外生型肠肿瘤,而肠腔无明显改变时,一般检查不出来,还需要追加肠镜。

⑤影像学检查

包括CT、超声、MRI、PET-CT等,能看到肿瘤大小、位置、侵犯范围、是否转移等,对早期诊断、治疗效果、预后等有重要意义。

注:PET-CT,是全身肿瘤检查,费用较高,不建议作为常规筛查,多在确诊后检查看是否有局部、远处转移。

总的来说,对于肠道肿瘤的诊断,需综合各项检查后才能确诊,单纯凭症状是无法确诊的,不要过度担忧,但也不建议忽视。

了解更多“结直肠癌”“肿瘤”相关问题,点击关注【肿瘤专家姜争】进行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