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眼科的门诊和病房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显著增加。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害如何?处理方法有哪些?新冠感染与其是否存在关系?本文现就上述问题通过全面的文献检索并结合临床实践进行系统解答。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是指由于房角关闭引起眼压急性升高的一类青光眼,正常眼压为10-21mmHg,急性发作期间眼压可达到60mmHg,眼压的急性升高伴随持续时间的延长可能会造成眼内各组织的不可逆性损伤。

急性PACG年发病率在欧美国家为2.0/10万~8.3/10万,在亚洲国家为10.4/10万~12.2/10万[1],其中女性的年发病率多于男性,随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上升。

1、急性PACG的原因

通常来说急性PACG可能由下列因素导致,如使用扩瞳药物致使瞳孔散大,或随着年龄增长晶状体前移或厚度增加,都有可能阻塞房角,妨碍房水循环,可引起PACG急性发作。此外,情绪激动、长时间在暗环境工作及近距离阅读、气候变化、季节更替等都是其急性发作的可能诱因。

目前尚没有科研文献支持新冠病毒与急性PACG有直接联系,不过近期出现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疫情期间居家体位变化,仰卧位时长增加,使眼压升高;(2)户外时间减少,室内光线较弱,且屏幕使用时间增加;(3)由于新冠而产生的担心焦虑情绪也是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紧张情绪产生心理应激,激活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释放儿茶酚胺和皮质醇,引起心率加快和血压升高,进而刺激眼压升高[2]。

此外,患者服用抗咳嗽和感冒药物,内含胆碱能和肾上腺素等也可引起瞳孔散大,增加患PACG风险[3]。

2、急性PACG的主要表现

急性PACG早期可能为间歇性发作,如患者劳累、长时间在暗环境中工作或近距离阅读后,出现轻到中度眼球胀痛、一过性视矇,经休息或睡眠后自行缓解,有时可出现虹视。

若没有引起重视,小发作会逐渐频繁,最终急性发作,进入危重阶段。此时主要症状为高眼压表现,大部分患者出现视物模糊,剧烈眼痛及同侧头痛,常合并恶心、呕吐,有时可伴有发热寒战、便秘以及腹泻等症状。随着眼压持续升高,还可能出现结膜及巩膜出血。骤然升高的眼压还可能造成眼底损伤,如对视神经的损害、视盘充血水肿、视盘周围血管出血等,若高眼压状态持续时间太长,将会留下不可逆性严重损害。

如若在急性发作期未能得到及时恰当处置,病情迁延不愈发展为慢性症状,甚至失明。因此,早期防治对于急性PACG患者格外重要。

3、特殊时期怎样预防急性PACG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首先要尽量保持自身身心舒畅、情绪愉悦。在此基础上,避免长时间疲劳用眼,尽可能在亮度适中环境中阅读工作,保持良好的用眼习惯。当出现眼部不适时,一定要引起重视,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定期进行眼科体检。

4、前房穿刺术——

一种安全有效的眼压快速控制法

一旦确诊急性PACG,患者大部分会先接受药物治疗,目的是尽可能降低眼压,主要药物包括高渗剂、碳酸酐酶抑制剂、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药等。当眼压得到控制后,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激光或手术周边虹膜切除治疗。

“前房穿刺术”,简单来说,可以理解为在角膜上做一个切口,将房水引流出来,从而降低眼内压力。

目前,《中国青光眼指南(2020年)》指出对于急性PACG发作期、角膜水肿影响进行其他治疗操作的强烈建议先行前房穿刺术,但尚为专家共识,缺乏研究证据。已有学者报道了急性PACG行立即前房穿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种方法相较于单纯药物控制起效更快,且经临床研究证实安全有效,穿刺2小时内患者眼压均能显著有效降低,症状也得到缓解[4]。

立即行前房穿刺术,除了能快速降低急性PACG患者眼压,还具有其他优点,例如在紧急情况下,该手术需要的设备器械相对简单,且不会涉及到激光,更为便捷。但由于这种方法降眼压的效果是暂时的,后续仍然需要联合局部和全身抗青光眼药物应用。

不过,立即行前房穿刺术用于急性PACG眼压控制,也会有一定风险,例如:

1、可能使前房变浅,从而导致青光眼加重,要联合其余药物降低这种风险;

2、可能造成虹膜睫状体损伤;

3、可能损害角膜内皮或晶状体,导致角膜失代偿和白内障;

4、行穿刺后眼内压急剧下降可能增加脉络膜出血或积液的风险,分步穿刺,每次释放少量房水更为安全;

5、作为一种眼内手术,有细菌感染风险,无菌操作及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综上所述,急性PACG不容小觑,拥有对疾病更充分的认知和知识储备,有利于我们更好应对。前房穿刺术作为一种眼压控制手术,在治疗急性PACG中的应用被证明安全有效,这为广大患者在临床上提供了更多选择。未来我们也将持续深度关注急性PACG的研究进展,探索青光眼治疗的更多方向,为广大群众的眼健康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林思耕,林舟桥,梁远波,瞿佳.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及致盲率[J].国际眼科纵览,2018,42(02):73-77.

[2]酆欣婷,魏伟,张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心理因素与新冠肺炎疫情的关系[J].江西医药,2021,56(08):1304-1308.

[3]Au SCL, Tsang A, Ko CKL. Ocular events following the surge of cough and cold medications use during the Omicron outbreak in Hong Kong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2 Apr 7].QJM. 2022;hcac096.

[4] Lam D , Chua J , Tham C ,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mmediate anterior chamber paracentesi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 a pilot study.[J]. Ophthalmology, 2002, 109(1):64-70.

\ 专 家 名 片 /

眼科罕见疾病有哪些 近期这种致盲眼科疾病多发(1)

毕燕龙

眼科 主任医师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专家门诊:周一下午、周四上午

擅长角膜移植、复杂白内障手术(如角膜移植后白内障、高度近视白内障、青光眼白内障等)、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糖网病、PVR、视网膜脱离等)、黄斑界面手术、高度近视眼手术(ICL及后巩膜加固)、眼整形美容(独创微创重睑术、泪道再通术等)等。

德国眼科学会会员、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眼专业分会委员、科技部“众筹科技2035”专家委员、全国智能医学专委会常委、全国智能眼科学组常委、中国整形美容协会海峡两岸分会眼整形专委会副主委、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角膜病学组第十届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整形分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眼科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美容与整形上海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整形美容分会眼整形专委会全国常委、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医美艺术学组全国委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器械管理指导委员会全国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眼干细胞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整形美容协会医美与艺术分会全国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归国项目、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上海市科委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基金项目等评审专家。

网上预约挂号

文 | 眼科易芷竹 邵玉婷

编辑 | 赵思思 王北墨

校审 | 谢壮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