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英年早逝,香港电影界开始寻找下一代功夫巨星。香港电影界捡漏王,自称捧红了李小龙的罗维把在澳洲学厨师的成龙挖了回来。开出了极为苛刻的条件,想要包装成龙,把成龙打造成第二个李小龙。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1)

成龙原来的艺名是元楼,成龙是罗维给他改的,意思就是要把他打造成第二个李小龙。所以当年罗维就让成龙主演了电影《新精武门》,这部电影毫无新意,完全是模仿李小龙的《精武门》。但是成龙的外形条件和动作风格,根本无法撑起李小龙所饰演的陈真那种设定。所以这部电影票房血扑。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2)

第一部电影扑街后,罗维并没有泄气,而是接连又支持成龙拍了好几部模仿李小龙的电影,结果都是血亏。眼见这条路行不通,罗维又想拍当时大火的古龙武侠,成龙的外形条件,动作风格就更适应不了了,所以都是票房惨败。罗维就认为是成龙人有问题,成龙没有火的命,把他晾在一边,不闻不问了。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3)

那些日子,成龙总是担心自己只能回澳洲做厨子了,但是命运女神眷顾了他。那时香港电影界的独立制片人吴思远和还不太出名的动作执导袁和平计划筹拍一部功夫喜剧电影。在选男主演的时候,他们觉得成龙的外形条件和动作风格都非常适配这部电影,所以去罗维那里借成龙来拍摄这部电影。这就是让成龙小火的电影《蛇形刁手》,这部电影票房大卖,让成龙小火了一把。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4)

《蛇形刁手》的庆功宴上,不喝酒的吴思远和袁和平看着喝得微醉的成龙,步伐摇摇晃晃,却又始终不倒,觉得很是有趣。就想着能不能拍摄一部讲述醉拳的电影,他们两人一商量,觉得这个肯定有搞头。问成龙的意思,成龙和罗维拍了那么多部电影,就是火不起来,和袁和平拍了一部就火了,心里自然很愿意。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5)

就这样,吴思远和袁和平又去找罗维借人,但是眼看成龙已经小有名气。罗维就想着利用成龙给自己赚钱,说什么也不愿意再借成龙给他们。交涉了很多次,每次都不能成功。袁和平想放弃,另外找一个人来演,但是吴思远很坚持。他决定去罗维家里,和罗维做最后一次谈判,如果还不成功,就换一个新人。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6)

但是吴思远不知道罗维家在哪里,询问成龙。成龙就干脆把吴思远带到了罗维的家门口,还给吴思远按响了门铃,然后才一溜烟地跑了。一见面,吴思远还没开口,罗维就一口拒绝。吴思远就说,你先别拒绝,我们今晚去饭店再谈一次,我会给你开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如果你还拒绝,我就不来了。

其实吴思远也不知道是啥无法拒绝的条件,但是为了可以谈,就先吹了一个牛。离开罗维家后,他就开始想怎样说服罗维。还真让他想到了,吴思远和台湾的片商很熟。晚上见面的时候,他就带上了了这些片商。给罗维保证说,如果他肯借人,罗维接下来的戏,不管好坏,这些片商都会买。如果不借,那也就算了,罗维想了想,觉得这个买卖合算,也就松口借了人。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7)

几经波折,吴思远和袁和平终于可以用《蛇形刁手》原班人马开拍《醉拳》。成龙也很拼,拍戏期间从来不谈什么时候收工,只要觉得还能拍,就一直拍下去。电影拍完后,所有人都认为这部电影能成功,但是没人知道会这么成功。电影上映后,在香港收获了680万的票房,一举打破了李小龙的记录。

醉拳国语版(成龙醉拳背后的故事)(8)

不仅如此,这部电影在日本,韩国,东南亚也大卖,打破了韩国影史票房记录,并且保持了6年之久。影响了日本漫画界,《七龙珠》的诞生受到了《醉拳》启发,《拳皇》里使用了袁小田的形象。所有人都知道,继李小龙之后的又一个功夫巨星诞生了。随之而来的,就是旷日持久的成龙争夺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