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行业有许多概念,看上去有点相似,但实际的意义却截然不同。如果不小心理解失误,轻则贻笑大方,重则损失惨痛。

一、糖色与沁色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1)

糖色是和田玉山料,因山体环境中各种元素侵染所产生的次生色,一般以黄褐与红褐两色为主。

沁色是和田籽料,因河道中致色离子的沁入使玉色发生改变,颜色的种类较为多样。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2)

两者最直接的区别,就在于山料与籽料的根本差异,从身份上就已经划清了界限。

而沁色的油性、细度、玉质结构,一般也都高于糖色,价格上也明显高出一头。

二、脂份与脂粉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3)

脂份是和田玉老玩家特别喜欢用的一个词汇,用来直观表现和田玉的油脂感以及油润度。

脂粉则相对冷门,主要是用于描述和田玉内部悬浮的颗粒状态,是一种非常微观化的比喻。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4)

两者虽然都用于形容玉质,但脂份集中于表象,倾向于直观体现油性与润度特点。脂粉则存在于内部,更注重对玉质细节的客观评价。

从理解难度来说,脂粉要高于脂份。但从现实情况来看,脂粉的使用似乎更有参考价值。

三、秋梨皮与窜脏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5)

秋梨皮是籽料皮色中的一种,因其色彩与分布特点神似秋梨表面,因此被称为秋梨皮色。

窜脏是和田玉常见缺陷中的一种,一般是杂质从玉质裂隙侵入,所产生的脏杂与黑点。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6)

两者虽然都是其他物质侵入所产生的变化,但秋梨皮是致色离子的作用,窜脏则是杂质矿物的污损。

如果从形态上观察,秋梨皮的皮色过渡自然,老熟舒服。窜脏常分布在绺裂缝隙中,只会让人觉得碍眼。

四、山籽与山流水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7)

山籽原本的含义就是“像山一样的籽料”,是用来形容那些体量庞大,块度惊人的大件籽料。

山流水是山料原生矿剥离山体,滚落到河道之中。但因为流水冲刷时间有限,没有完全形成籽料形态的和田玉石。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8)

两者原本风马牛不相及,但因为山籽的书面意思有些类似“半山半籽”。而这其实是山流水料的最大特点,所以才会被很多人误解。

山籽是标准的籽料,山流水则介乎于山料与籽料之间,记住这个就不会再搞错了。

五、红、黄沁籽料与红、黄玉籽料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9)

红沁与黄沁籽都是籽料中的沁色料,成色属于一种次生致色,是自然环境沁色的产物。

红玉与黄玉籽则是籽料中的有色玉,属于原石本身的原生玉色,是原生矿天生的自带色彩。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10)

两者虽然外表相似却区别极大,红、黄沁就像是在白纸上涂色,而红、黄玉原本就是一张红、黄纸。

总体看沁色相对较多,原生料则极其稀少。区分时需要注意色彩走向是自外向内还是自内向外,以及玉石的底色是否与表面一致。

六、蒙头料与外蒙料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11)

蒙头料最早出现在翡翠档口,是指完全没有开窗,甚至连皮壳都被包住的原石。后被原籽市场引用,代指赌性极大的石包玉。

而外蒙料就非常坑人,虽然听起来有点像外蒙古的料,但实际意思却是“蒙外行的料”,属于低端造假的一种统称。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12)

两者虽然都存在风险,但风险的程度却完全不同。蒙头料鱼龙混杂,输多赢少。外蒙料有假无真,直接骗傻。

说直接点,如果蒙头料是蒙头给人一闷棍,那外蒙料就像是在高呼:“我是假的,买我的是不是傻”?

和田玉的基本知识有哪些(和田玉知识小科普)(13)

傻,真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