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

下面来给大家揭秘一些

电影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小知识


电影《黄金大劫案》中男主角用一罐“王水”竟然将保存在金库里的黄金全部溶解。这其中有什么样的化学原理呢?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1)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2)


这其中的奥秘就是王水。王水,又称王酸,是一种腐蚀性非常强的液体,是浓盐酸和浓硝酸组成的混合物,盐酸与硝酸的体积比为3:1。它是少数几种能够溶解金的物质之一,虽然王水的两个组成部分无法单独溶解金,但它们联合起来却可以溶解金,这其中的原理是:硝酸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氧化剂,它可以溶解极微量的金,而盐酸则可以与溶液中的金离子反应,形成氯化金,使金离子离开溶液,这样硝酸就可以进一步溶解金了。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3)

致命毒药

007是风靡全球的谍战系列片,最新一部热映的是《大破天幕杀机》。剧中的大反派曾因执行任务失败,而吞食氰化物毒药,却没有身亡,之后怀着报复的心理,策划了一系列恐怖活动。如同电影中所描述的那样,从二战时期开始,间谍就常在口腔内装上一颗含有氰化物的假牙,一旦事情败露,就咬碎假牙自杀。

看完这些,大家能猜到这部电影里的致命毒药是什么吗?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4)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5)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6)

答案当然是电影中提到的氰化物。氰化物可以通过接触皮肤和腔道粘膜、呼吸吸入、口服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然后解离出氰基离子(CN-)。这种离子能与人体中细胞色素酶内的三价铁离子(Fe 3 )牢牢地结合,使得它不再能变为二价铁离子(Fe 2 ),导致细胞内一系列的生化反应不能继续进行,使细胞不能再利用血液中的氧气而迅速死亡。同时,因为缺乏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ATP),中枢神经系统会迅速丧失功能,继而使人体出现呼吸肌麻痹、心跳停止、多脏器衰竭等症状而迅速死亡。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7)

(致死剂量的氰化物)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

别离开,下面这部电影带你回忆起那段悲壮的爱情!

电影《泰坦尼克号》里那艘豪华的巨轮撞击了大海的冰山,沉入了海底,撞击后的冰块都漂浮在海面上,冰漂浮的原理又是什么呢?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8)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9)

其实,这是由于水分子间存在较强的氢键。水分子间通过氢键缔合成较大的水分子团,在液态水中,水分子通过缔合成的分子团比较小,且都是平面结构,空间利用率很高,所以分子间的间隙也比较小,排列的比较紧密,使得总体积较小。当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由于之间的氢键,呈现正四面体的空间结构,由于正四面体是一个立体结构,形容网状结构,空间利用率很低。冰中的水分子间的间隙较大,排列的比较松散,使得总体积较液态水大,才导致了冰浮在了水面上。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10)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11)

血痕检验—鲁米诺试剂。

在美剧《CSI》和TVB的《法证先锋》中,常会出现检验犯罪现场或一些证物上的血迹的情景。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12)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13)

这是利用了鲁米诺试剂——鲁米诺与双氧水混合,血液的血红蛋白中含有铁,而铁能催化过氧化氢的分解,让过氧化氢变成水和单氧,单氧再氧化鲁米诺让它发光。在检验血痕时,鲁米诺与血红素发生反应,显出蓝绿色的荧光,这种检测方法极为灵敏。犯罪分子即使清理了犯罪现场,或者血迹风干很长时间,也依然能够有反应现象。

电影里有关的化学知识(电影中的化学知识)(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