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1)

今天是5.12

母亲节与护士节完美相遇

母亲,是生命的缔造者

护士,是生命的守护者

母亲有千万种身份

在今天,她是护士

......

“正常的孩子不知不觉的就长大了,学会了一项又一项的技能。而有些孩子不是这样,他们需要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训练,依然可能学不会一项技能。”5月8日,在第108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映象网记者走进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带您了解“不一样”的白衣天使。

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2)

“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可能是每一护士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儿童康复科,这八个字被展现得淋漓尽致。护士王婷婷已经来到河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已经十年有余了,这十年里,她见到过无数接近崩溃的父母,在他们眼中充满了无助和绝望。

“我还清楚的记得我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有一个母亲带着孩子来看病,医生告诉他孩子可能发展为脑瘫,当时并没下达一个确切的诊断。这位母亲抱着孩子呆呆的坐在医生办公室门口,痛哭流涕,那种痛苦和无助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从那后我就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去帮助像他们一样的孩子和家长,尽可能的减轻他们的痛苦!”

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3)

“作为儿童康复科的护士,我们的护理对象比较特殊,他们不管是运动语言或者智力都相对于正常的孩子要落后,我们又称这类的孩子为折翼的天使。”

“正常孩子1岁2月左右就能学会人物称呼,比如爸爸,妈妈,再见等,2岁左右就到了语言爆发期,社交是没有问题,但我们这里的孩子不会说话或者吐字不清。我们通过相处建立亲密感和信任感,通过助力成长课我会根据每个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诱导他们发音,把很简单的两个字发出来,这都是很困难的,我们要一遍一遍的,不厌其烦的去教孩子,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爱护中成长。”

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4)

“前不久,有个八岁孩子来到我们医院接受康复训练,他得脑炎后浅昏迷躺在床上,来时还带着胃管,他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我全权负责。他来一两周病情允许后,我向医生建议把胃管拿出,按需喂养。比如孩子十点需要吃奶再插胃管,下午两点吃奶时再下胃管,可有效的预防并发症。”

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5)

“我们尝试了三次拔胃管,效果并不好,经过很多次的尝试,吞咽功能慢慢就恢复了,我们为他制定饮食计划,食物的种类、每次吃的量,孩子需要摆什么体位,都是需要慢慢摸索。孩子可以改变体位后,为了符合生理脊柱弯曲,我把被子叠成梯形状,慢慢让他从30度坐到90度。会坐以后,我又给他练习床椅转移,后来就开始锻炼他慢慢学会走路。”

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6)

“我们医院后面有个学校,每当10点多我去看他时,他就会特别急张,面色潮红,身体僵硬的情况。有一天我把窗户关上后,他就慢慢放松下来,他的意识里是渴望上学的。每次看到他,我就想一定要帮助他,帮助他尽可能的恢复健康,重新走进校园。”

王婷婷告诉记者,孩子出生满42天,会有一次体检,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就会发现。三个月之内,治疗效果比较好,“希望家长早发现早治疗,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7)

“作为一个护士,我希望及时让宝宝在正规的医院得到就诊,作为一个母亲也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母亲能给予更多的陪伴。但是,所有的医护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却比较少。”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孩子的健康是承载所有美好愿望的基础,然而有很多孩子受到脑瘫等疾病的侵害,对孩子的美好未来造成严重的影响。来到这里的孩子不会竖头,不会翻身,经过治疗,经过护理,离开的时候学会了很多技能,我觉得比做一次成功地手术更有成就感。”

母亲的人生经历(母亲有千万种身份)(8)

“生活中我是一位母亲,工作中我也把接受治疗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希望通过我们医护技的共同努力让孩子们早日回归家庭,早日回归社会。”

最后,

让我们跟所有的

白衣天使和伟大的母亲

道一声:节日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