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用古文笔法翻译欧美各国小说的林琴南林纾,著有《春觉斋论文》一书。书中谈到古文家的风趣诙谐时,举了《史记》《汉书》中的“一字成趣”的例子。

窦皇后是汉文帝的妻子,她弟弟窦广国,年幼时被人虏去,转卖过十多户人家。后来听说姐姐被立为皇后,就上书陈明经过情形,当即被召到长安来,同皇后见面。见面时,姐弟两人想起从前的事,都哭得厉害,连皇后身边侍候的人,也都伏在地上哭了起来。可以想象出来,这些侍候皇后的人并不是真的悲伤痛哭,而是为了讨好皇后才故意装出来的。所以《史记》在叙述这件事时写道:“侍御左右皆伏地泣,助皇后悲哀。”这里用一个“助”字,就是“一字成趣”,尽显司马迁的风趣幽默。因为悲哀是发自内心的,别人是无法相助相帮的。“助皇后悲哀”,当然不会是真的悲哀。读者看了这个助字,就会感觉到这“助悲哀”助的虚假可笑。即使是九泉之下的窦皇后,看到这段记载,想到这个“助”字的妙处,大概也会破涕为笑吧!

汉朝有个陈万年,一次他生病了,把他儿子陈咸叫到床前听教训。他讲呀讲呀,一直讲到半夜还没讲完,儿子听得厌倦了,便打起瞌睡来,头一下子撞到了屏风上。陈万年顿时大发脾气,要打儿子,说:“老子教你做人的道理,你居然不听我的话,倒打起瞌睡来了,这是为什么?”据《汉书》记载,儿子是这么回答他的:“咸叩头谢曰:具晓所言,大要教咸谄耳!”意思是说,您讲的我都明白了,无非是教我巴结逢迎拍马屁而已。这里在“教”字下面用一个“谄”字,也是“一字成趣”。不但揭穿了这番教训的老底,而且通过儿子的回答,显示了父亲的虚伪面貌。真不知陈万年这位假道学先生,当时听了这话,心中作何感想?

由以上两例,我们可以看到:在生活中,幽黙无处不在,即使一本正经,一脸严肃的史学家也会突如其来冷不防地“幽它一默”!

管仲列传加点字解释(幽黙无处不在史记汉书中的)(1)

管仲列传加点字解释(幽黙无处不在史记汉书中的)(2)

管仲列传加点字解释(幽黙无处不在史记汉书中的)(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