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打的如火如荼,害得高科技出口型企业们被殃及池鱼,投资者风声鹤唳。

是时候转变思路,关注一下内需消费升级产业了。

近段时间,君临关注过经济型酒店向中端酒店的升级,关注过传统文具向时尚创意文具的升级……

你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生活中,正涌现出越来越多的“轻奢品牌”。

这些品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没有奢侈品那么高不可攀,却又带有精致、时尚的独特体验,价格稍微比大路货贵一点,却也能接受,很明显击中了越来越壮大的中产人群的需求。

比如星巴克、喜茶、亚朵、网易严选,无疑都是这股潮流的拥抱者。

而今天的主角,歌力思(603808),同样在此发力。

1

歌力思是一家女装企业,旗下有三条产品线:Ellassay、Ellassay Weekend 和 Ellassay First,分别对应正装、休闲和高级系列。

2013年也推出过一个仅在线上销售的女装品牌唯颂(WITH SONG),主要针对年轻女性的快时尚需求。

如果仅仅如此,歌力思不会纳入到我们的关注对象中来。

为了避免与公司主品牌趋同,保持Laurel的风格度与全球的Laurel风格统一,2016年,公司募投1.66亿元扩建Laurel品牌中心。

他的设计团队也是独立的,一年两次与德国设计团队沟通、培训与学习。

2017年前三季度,Laurel品牌在国内新开设12家店铺,合计一共有29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355万元,同比增长360.19%。

都说法国是时尚的发源地,收购一个法国品牌也就很自然了。

2016年6月,歌力思增持前海上林股权至65%,间接获得了法国轻奢品牌IRO的控制权。

IRO是街头朋克风和时尚风结合的轻奢设计师品牌,其设计理念是“street girls”和“fashionable women”。

带你认识潮牌(引来一众明星追捧)(1)

目前,IRO在全球拥有16家直营店,主要分布在法国、美国、德国、英国、西班牙、丹麦和意大利7个发达国家。

这个品牌的业务规模并不大,门店网络却铺得挺广,原因何在呢?

原来,IRO很受海外网红们的欢迎,包括Kate Moss、Anja Rubik等一些超模都是她的粉丝,

有了粉丝就好办,各种抢购需求自然是一波接一波的。

直营店,其实只是她在所在国的形象担当,更多的业务渗透还是得靠代理商们来实现。

很明显这是一个依靠设计竞争力,轻资产运营的潮牌典范。

也因此,IRO进入中国之后,发展速度极快,目前已经有29家门店了,上海港汇广场、北京SKP、南京德基等高端购物中心都可以见到她的身影。

尝到甜头的歌力思,再接再励。

2016年2月—2017年1月,歌力思先后三次合计收购了唐利国际90%股权,获得美国潮牌ED Hardy(包括其副品牌 Hardy Skinwear、 Baby Hardy)。

你没看错,这次是一个美国潮牌,由美国的纹身设计师创办。

在Ed Hardy的品牌文化里,你经常能看到各种飞鹰、猛虎、骷髅、匕首等纹身图案,还有东方味浓厚的龙、鱼、刺绣泼墨等亚洲元素。

个性如此的张扬独特,自然深得新新人类的追捧。

带你认识潮牌(引来一众明星追捧)(2)

不用担心水土不服,因为国内的明星们对她也是呵护有加。

女星刘嘉玲通过个人创立的华悦国际,持有唐利国际20%股份,而刘嘉玲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Ed Hardy的品牌代言人,新系列Skinwear则由吴奇隆担任品牌代言人。

2017年8月,歌力思再次收购薇薇安谭公司75%股权,获得美国设计师品牌VIVIENNE TAM在中国大陆的所有权。

这个品牌的特点是擅长跨界,经常和一些外部品牌合作,搞搞新意思,像星巴克、微信、迪士尼、文华东方酒店,都曾经是他的合作对象。

又比如2018年春夏时装秀上,VIVIENNE TAM与电影IP跨界合作,将《捉妖记》里的胡巴元素融入设计中,为纽约时装周带来了些不一样的东方味道。

带你认识潮牌(引来一众明星追捧)(3)

你看,上面这一堆设计师品牌,有玩IP的,有玩纹身的,有玩酷girl范的,有玩精致女人范的……

传统的中国女装品牌,可玩不出这么多花样,而如今,她们统统集合到了歌力思旗下,一个轻奢女装时尚集团,正隐然形成。

2

当然了,有了品牌和设计能力,还是不够的。

你还得有快速去货的能力,不然一堆衣服压在仓库里卖不出去,也实在让人烦恼。

去货的本质是渠道创新,传统服装品牌发展缓慢,很大的原因就是玩不转电商,线下渠道又被店铺租金和店员工资上涨挤压,利润缩水严重。

相反,玩得转电商的,这些年小日子过得都很滋润,比如韩都衣舍、裂帛、茵曼,不时传出上市的传闻。

对于歌力思来说,最简单快捷的方式就是收购一个成熟的电商代运营平台。

所谓电商代运营平台,即是指那些没有自己的品牌,主要为其他品牌商提供线上运营服务的公司。

他们的业务包括:商品企划、市场推广、产品包装、店铺运营、售后服务、ERP/CRM管理,数据分析等。

电商兴起十几年来,这已经是一个很成熟的行业了。

他们通常起身于草根,没有自己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大手笔打造品牌的资金,于是和传统品牌一拍即合,专注在电商运营的效率上精细化打磨,也走出了一条生路。

2016年8月,歌力思以2.775亿元收购了上海百秋网络75%的股权。

这是在电商代运营领域里颇有积累的一家公司,曾经服务过30多个品牌,覆盖中高档箱包、高端女装、时尚鞋履、轻奢珠宝等类型。

带你认识潮牌(引来一众明星追捧)(4)

很明显,这正是歌力思所要补足的能力。

3

说到这里,你或许会有疑虑——

这公司说来说去都是靠的收购整合来的一堆业务,这样风险是很大的啊,未来谁知道会不会变成一堆烂摊子呢?

确实如此,从理论上来说,我们更喜欢依靠独特内生增长获得成功的企业。

他们更稳。

但收购也不代表着一定会失败。

本质上取决于管理层的战略,你是头脑发热,收购回来一堆不相干的多元化业务呢,还是围绕着核心战略,不断强化竞争力。

君临观察过国际奢侈品巨头的发展史,绝大部分在成长的过程中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兼并收购。

以今日的时尚界霸主LVMH公司为例。

1987年,LVMH由皮具公司Louis Vuitton和酒业公司Moet Hennessy合并而成,集团涉及领域包括:葡萄酒及烈酒、时装及皮革制品、香水化妆品、钟表珠宝以及线上精品零售。

自成立以来,LVMH从未停止收购的脚步,30年来买下的奢侈品牌高达60多个,平均一年两个。

截止今天,这些奢侈品牌在LVMH的高效率运营之下,通过4000家门店分销出去,合计市值高达1200亿欧元。

歌力思想仿效的,就是LVMH的这套打法——

首先通过收购,获得一个高效运营的线上分销渠道,然后引入各种具有设计感的潮牌,最终打造一个轻奢女装时尚集团。

多年以前,伴随着造房、挖矿带来的经济繁荣,欧美奢侈品牌经历了一段年均超过20%复合增长的黄金时代;

最近的五年,伴随着经济的转型,消费意识的转变,优衣库、H&M、zara等快时尚品牌也享受了一段美好时光;

只不过,这个过程中,本土品牌大多都没能抓住机会。

如今,轻奢潮流蔚然成风,电商渠道本土为王,歌力思似乎已做好了十足的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