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居士我在之前一篇文章(满族、蒙古族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岳飞、文天祥还是民族英雄吗?)中说过,虽然金人的后裔已经融入了中华民族,但抗金名将岳飞仍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南宋杰出的统帅,先后参与、指挥大小战斗数百次,取得了非凡的胜利。岳家军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差一点就收复旧土,还于旧都。可惜的是,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诬陷入狱。1142年1月,岳飞与长子岳云、部将张宪一同遇害。

网上很多人说,岳飞不懂政治,他要迎还二圣,又建言立储之事,遭到赵构的猜忌,因此被杀。还有人说,南方人不愿打仗,赵构维持了国内的和平稳定,他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些都是无稽之谈、无耻谣言,且听居士我一条条反驳。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1)

一、岳飞被杀是因为喊出“迎还二圣”的口号吗?

“岳飞因为力主迎还二圣而被杀”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谣言。

第一,迎还二圣的口号,是赵构首先提出的。赵构刚上台时,立足未稳,便提出了“迎还二圣”的政治口号凝聚人心。一次,金兵打来,赵构撒腿就跑,金人撤兵后,大臣们向赵构称贺,赵构说:此不足喜,迎还二圣还于旧都才足喜。

第二,在金人准备立“丙午元子”即钦宗之子以动摇赵构的合法性时,岳飞便已经不喊“迎还二圣”的口号了。岳飞是很有政治敏感性的,此时他提出的政治口号是把徽宗的遗体迎回来,并顺便把“天眷”(即钦宗)接回来。

第三,就算迎回了二圣,也无法动摇赵构的皇位。徽钦二帝丢失半壁河山,自己做了金人的俘虏,高宗赵构收复河山还于旧都,如果你是宋人,你会支持哪一方?如果赵构真做到了收复故土迎回二圣,绝对被当时的人吹捧为千古一帝,徽宗、钦宗两个死老虎怎么敢同他争?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2)

有人会举出明朝“夺门之变”来反驳我,明代宗朱祁钰接回了被瓦剌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镇最终趁着朱祁钰重病的机会,成功复辟,但是这两件事完全不同。

首先,明英宗只是自己亲征做了俘虏,而徽钦二帝是丢了半壁河山。英宗与钦宗的名声不可同日而语。

其次,明英宗时的大臣将领们都在朝中为官。而徽钦二帝的亲信大臣全都做了俘虏,南宋的大臣将领们都是被赵构提拔起来的。

最后,明代宗当年登基时,曾与群臣约定立英宗的儿子为太子,结果后来代宗毁约,废了英宗的儿子改立自己的儿子,这就在道义上站不住脚了。但是高宗已经先立了太子,就算钦宗回来也无话可说。

宋高宗当时的状况,倒是和唐肃宗李亨相似。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逃亡四川,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遥尊玄宗为太上皇。李亨平定了安史之乱,接回了玄宗,玄宗只得安心做他的太上皇。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3)

二、岳飞被啥是因为建言立储吗?

有人说,岳飞以武将的身份建言立储,犯了宋高宗的忌讳,所以被杀。其实这是一个谣言。

事实是,当时金人准备立“丙午元子”来对抗南宋,而高宗又丧失了生育能力,这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此时建言立储并不是什么敏感的问题,而是利国利民的国家根本之事。

况且,当时赵构已经在事实上立了太祖后人赵瑗为皇储,只是尚未给他一个名分。后来赵构还专门让岳飞见了赵瑗,于是岳飞便上疏请求赵构给赵瑗一个皇储的名分。也就是说,岳飞根本不是建言立储,而是建议确立皇储名分。因此,岳飞此举非但没有犯赵构的忌讳,反而是会看皇帝眼色的表现。

况且,不论是要迎还二帝也好,建言立储也好,就算触了高宗的忌讳,但是后来岳飞已经被剥夺了兵权,转型为文官。拥兵自重也好,威胁皇位也好,都与此时的岳飞完全无关了,赵构秦桧杀岳飞唯一的理由,就是金人要杀岳飞。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4)

宋高宗赵构杀岳飞,是维护和平之举吗?

有人又说,赵构杀岳飞议和,维护了南宋的和平安定与繁荣发展。当时的南方人并不想打仗,岳飞一意北伐是穷兵黩武。

果真如此吗?

相信大家都听过一句话: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不要指望在谈判桌上拿到。如果不能在战场上把金人打服打怕,而相信他们会老老实实地遵守合约不侵犯南宋,这可能吗?

所以当时南宋虽然已与金人议和,但仍要在宋金边境驻兵,边境的人民也无法安心生产。仔细看看宋金边境在哪里——就在江淮一代,这里可不是什么崇山峻岭穷乡僻壤,而是很适合发展农业的地区。因为宋高宗不愿北伐,不仅使一大片膏腴之地处于战争边缘,而且整个南宋都处于战争的危险之中,要维持大量常备军,谈何繁荣稳定?更别说南宋每年都要向金国纳贡了,这些钱不都是民脂民膏?事实是,绍兴议和之后,百姓的税赋不减反增。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5)

况且,难道北方的人民,就不是大宋子民了吗?赵构继承了宋朝的皇位,就有义务救北方人民于水火之中。当年九一八以后,如果政府以关内人民不愿打仗为由放弃东北,全国人民会愿意吗?

更别说当时的金国已经完全陷入内忧外患中,内部统治者们争权夺利,政变不断,外部义兵蜂起。如果南宋政府给力一点,宋军完全有可能直捣黄龙。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6)

赵构、秦桧杀岳飞的唯一理由,就是金人害怕岳飞,在议和之前提出了杀岳飞的要求,也就是说,只有杀掉了岳飞,金人才肯议和。

岳飞被杀,完全是因为赵构软蛋,秦桧无耻。

赵构完全被金人吓破了胆,他只要安享自己的荣华富贵就够了。百姓被金人奴役也好,父兄在金国受苦也好,都与他无关。恰好他又没儿子,他死之后大宋国运如何,赵构并不担心。

秦桧则完全是金人的带路党,他为金人除去了岳飞这个心腹大患,金人在与宋人议和时定下条件,不许南宋朝廷罢免秦桧的相位。从此秦桧当上了终身宰相,直到他死后,赵构才长出了一口气,说从此不用在靴子里藏刀子了。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7)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我是梦露居士,为你解读国学经典。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岳飞之死的历史影响(尽忠报国的岳飞为何被杀)(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