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颖颖 牟静萍

10月28日,“太阳照在黄河边”——第十五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颁奖典礼正在山东大剧院紧张彩排,现场绚丽的灯光、青春洋溢的舞蹈以及振奋人心的歌声,给次日的正式演出以更多期待。

山东省会大剧院首场演出 一场展现青年力量的盛会将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1)

以青年人为中心的盛会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山东省舞蹈家协会副会长傅小青为本次颁奖典礼的总导演,带领着一群青年演员们反复打磨每个演出细节,力争呈现出一场精彩、充满青春力量的盛会。

傅小青执导经验丰富,代表作众多。有舞蹈《闯关东》《娘的眼泪》《鼓子少年》《岁月》《又见沂蒙》《牵》,舞剧《乳娘》《挑山》等。他说,每导演一次晚会或者创作一台舞剧,都能够带他全新的感受。“这次是创作一台以青年为主题的颁奖典礼,我觉得从中受益匪浅,从很多年轻学子身上也学到了青年人的朝气,我想这可能就是‘青春无敌’的最好诠释。”

从9月初开始,傅小青以及主创团队就开始为10月29日的颁奖典礼做准备。在节目设计上,无论是舞蹈还是歌曲,每个节目都与展示青春力量的电影相关联。有抗美援朝时期十七八岁青年保家卫国的青春力量,也有当下青年人抗击疫情的青年力量。

据山东省电影家协会驻会负责人杨峰介绍,这次颁奖典礼把青年人的感受作为关注点,是希望获奖的青年通过大赛和颁奖典礼感受到艺术的魅力,感受到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以及山东省电影家协会对青年电影人的关注和期待,并从中汲取更多力量,在未来的艺术创作中更加坚定、更加灿烂地绽放。

“量身定制”,体现青春力量

除了经典节目的创新演绎,主创团队还专门为颁奖典礼量身定制了原创节目。

开场节目歌舞《未来有我》,在“炫酷”的背景灯光下,一群青年人身着“马卡龙”色调上衣,跳动在舞台;结尾歌舞《一路向前》,展现出年轻人的朝气蓬勃、勇往直前。此外,还有原创舞蹈《灯·等》,演绎了沂蒙老区人民点着灯等待奔赴战场的亲人回家的情景。无论是光影效果、演员的肢体语言还是感人至深的背景音乐,都展现着对亲人的期盼,以及那奔涌着的青春力量,令人动容。

傅小青介绍,为了控制演员数量,舞蹈演员们大都承担了多个节目的演出,高强度的排练、彩排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大家都毫无怨言,这同样也是青春力量的展现。

山东省会大剧院首场演出 一场展现青年力量的盛会将在山东省会大剧院上演(2)

从节目单上可以看到,舞蹈演员力量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的学生们为主。傅小青认为,通过参与这次活动晚会,对学生们的学业、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比如说我们当中的一段歌舞叫《英雄赞歌》,是发生在抗美援朝时期的故事,通过编排、创作、表演,给孩子们一个心灵的洗礼,让他们了解了那段历史,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希望能通过这场为青年人做的颁奖典礼,给所有的年轻人带来一股正能量,让他们感受到不同时期的青年身上散发的青春朝气。我也期待29日下午这台演出,给全国、全省各地的电影工作者以及青年人来带来不一样的、震撼的视听享受。”

用电影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是经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批准,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山东省电影家协会承办的全省微电影艺术领域的专业权威赛事。大赛自2008年起每年举办一届,迄今已成功举办十四届,挖掘出众多优秀影视人才,有“青春的舞台 影像的盛宴”之誉。

杨峰介绍,“太阳照在黄河边”——第十五届(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共收到来自北京、上海等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余部作品,经过评委会认真严肃、公正科学的评审,最终确定获奖作品115部。这些作品紧扣大赛主题,着力讲好黄河故事,从不同侧面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充分彰显了广大人民群众追梦逐梦的时代风貌。

杨峰说,无论是办比赛还是颁奖典礼,主旨是以青年人为中心,用电影艺术感召青年人,引领他们用艺术的手法讲好中国故事、讲好山东故事。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中国(山东)青年微电影大赛将按照的指示,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培养人才,让青年电影人贡献自己的力量,进行更多的精品创作,发展电影事业。

,